“AI+招聘”怎么玩,一份多位CEO大咖參與共創的HR指南來了
生產力的變革,引發組織變革的連鎖反應,HR工作方式也隨之走向拐點。
今年5月下旬,三家HR SaaS頭部服務商密集式推出生成式AI助手,進一步擴展各家AI+HR的版圖,更多的廠商正在AI變革的路上加速推進。人力資源數字化廠商們正期望HR SaaS在AI 2.0時代的“iPhone時刻”早日來臨。
36氪企服點評于2023年5月進行的《風向標》調研顯示,75%的受訪HR認為,自己的崗位會部分被人工智能取代;僅3%的受訪HR認為人工智能會完全取代自己的崗位。人機協同,與AI做同事,將成為HR部門未來的常態。
卓有遠見的企業已經領先一步行動起來。
AI對招聘的優化,首先體現在招聘效率、人崗匹配精準度的提升。
融創中國在校招環節,通過三項AI算法篩選標準,實現76%的招聘命中率;沃爾瑪中國用AI面試官取代人工,在大規模基礎崗初篩環節,支持數十萬人同時面試,大幅縮短業務高峰的招聘周期;美國云服務商VMware利用AI明確崗位需求、提升人才庫使用效率,精準鎖定700余名候選人。
但是,調研也同樣發現,當前,HR對AI招聘的認知主要停留在降本增效層面。調研中,66%的受訪HR希望借助數字化工具提升人效。對于提升員工體驗和幸福感,則排在了次要位置。
一些目光長遠的企業已經行動起來,利用技術來實現候選人及員工體驗的提升,達成更高產出,塑造更具幸福感的職場。在提效的同時,AI也展現出有溫度的一面。
中國一汽校招將線下咨詢搬到線上,AI智能客服機器人支持7*24小時不間斷互動答疑,2022年秋招與2023年春招期間,完成超過14萬人次的咨詢服務;施耐德電氣推出的基于AI算法的OTM內招平臺,在充分提升企業內部人才利用率的同時,給予職場人更多自我探索的空間。
當下,AI招聘的落地,在大中型企業HR部門如火如荼,但這并不意味著小型企業可以置身事外,反而是彎道超車的新機會。
如何更快擁抱AI招聘新技術?企業該如何做好軟件選型?36氪企服點評發布《人機共生下的組織變革與招聘升級——AI+招聘應用指南》,報告匯聚廣大HR聲音,精選多家企業的AI招聘實踐案例,旨在為廣大轉型中的企業帶來可上手的落地指導。
歡迎大家點擊這里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領取指南。
本指南將幫助人力資源從業者和企業高管們了解:
- AI對組織變革與人力資源將產生哪些影響
- AI招聘有哪些具體的應用場景
- 企業如何將AI技術運用到招聘環節
- AI招聘頭部軟件服務商信息與軟件選型參考建議
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i人事創始人/CEO朱德權、北森聯合創始人/CEO紀偉國、薪人薪事聯合創始人/產品合伙人楚亞虹、用友網絡副總裁/用友大易創始合伙人石磊、沃豐科技技術VP郭楊、海納AI創始人梁公軍、施耐德電氣中國區招聘及雇主品牌總監陳澍蘭等多位行業一線專家在報告中給出了真知灼見。
以下是部分報告精彩內容節選:
歡迎大家點擊這里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領取《人機共生下的組織變革與招聘升級——AI+招聘應用指南》。
同時,36氪企服點評HR Tech社群正在招募中,歡迎企業HR、CXO,以及人力資源領域專家加入(領取指南后添加助手微信即可申請進群),一起交流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