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了,阿里想給不爭氣的優酷找個好下家?
7 月 4 日,有市場傳聞稱,阿里正積極推進公司架構重組計劃,開始對其旗下的視頻平臺優酷土豆進行戰略評估,其中一個選項是將優酷土豆注入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影業,也可能讓優酷土豆獨立上市等。
隨后,阿里集團副總裁顏喬在朋友圈辟謠稱“ 假的,沒有的事。這假消息基本邏輯都沒有 ”。
雖已辟謠,但是這樣的關注,也暗合了優酷土豆目前所處的尷尬境地。
今年 3 月底阿里巴巴集團進行了 “ 1+6+N ” 改革,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設立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分別建立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的董事會,對各自經營結果負責。
那么,盈利上表現并不是很好的阿里大文娛,一定會想辦法改善業務。
對優酷土豆這個 “ 賠錢的孩子 ”,有一定的動作,似乎是情理之中。
今年一季度( 2023 財年第四季度 ),阿里巴巴數字媒體及娛樂分部收入 82.73 億元,經調整 EBITA 虧損人民幣 11.02 億元。
其 2022 年一季度經調整 EBITA 虧損為 19.66 億元,相比之下大幅減虧 44%,經調整 EBITA 利潤率從 -25% 收窄至 -13% 。
這個大幅減虧,主要是優酷投資拍片不再大手大腳而省下來的,財報原話是“ 優酷的虧損通過審慎投資于內容及制作能力而收窄 ”。從結果上看,拍片的精打細算沒有影響收入,本季度數字媒體及娛樂分部的收入還漲了 3%,所以潛力還是有的。
但,沒有比較就沒有差距,隔壁百度家的孩子愛奇藝,同樣是網絡視頻平臺,已經開始能盈利了。
優酷土豆在阿里巴巴,已經耗了很久了。
優酷網和土豆網曾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網絡視頻平臺,2011 年前后分別在美股上市。面對持續的虧損以及巨大的內容成本、帶寬成本,優酷土豆于 2012 年宣布合并,土豆退市而優酷保留上市代碼。
兩個同行業、同處于虧損的公司,你不該指望他們合并就會有什么奇跡出現,合并后的優酷土豆集團沒有發生什么協同效應,依然虧損。
到了 2013 年,阿里巴巴成立數字娛樂事業群,是阿里大文娛的前身。
2014 年,阿里巴巴和云鋒基金以 12.2 億美元入股優酷土豆,既帶來了錢,也帶來了電商廣告收入。
次年,阿里巴巴宣布將收購優酷土豆,優酷土豆成為阿里的全資子公司。
但,這也沒能改善優酷土豆的虧損趨勢,一路虧虧虧虧虧到了 2023 年,過起了無限啃老的日子......
現階段,阿里巴巴的主業面臨著拼多多以及直播電商的競爭,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所以讓優酷土豆這個兒子自己出去闖一闖,邏輯上也是很合理的。畢竟幼鷹如果不離開鳥巢,那么永遠也學不會飛翔。
雖然公關口徑已經辟謠,但傳聞中的 “ 將優酷土豆注入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影業 ”,沒準還真是個行得通的辦法。
這也不算是地主把兒子掃地出門,而是讓大哥帶著他做生意。
2009 年,曾投資《 臥虎藏龍 》、《 鬼子來了 》等電影的文化中國通過港股上市公司上聯水泥借殼上市。
2014 年 6 月,阿里巴巴集團出資 62.44 億港元( 約合 50 億人民幣 )收購文化中國 60% 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同年 8 月份,文化中國正式更名為阿里巴巴影業集團,簡稱阿里影業。
隨后,阿里影業持續對電影產業鏈的上下游進行布局。
舉例來說,2015 年 4 月,阿里影業以 8.3 億的價格收購廣東粵科軟件工程有限公司 100% 股權,該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影院票務系統供應商之一;12 月,阿里巴巴集團將淘寶電影( 后來改名淘票票 )和娛樂寶注入阿里影業。
2017 年,優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業( 曾參與制作或投資過《 捉妖記 》、《 萬萬沒想到 》、《 智取威虎山 》、《 師父 》等影片 )被注入阿里影業。
此外,阿里影業還投資了和和影業、博納影業、華誼兄弟、大地影院等電影產業鏈公司。
如今,阿里影業已涵蓋了影視投融資、內容制作、宣傳發行、售票平臺、 IP 商業化等業務,近年來參與投資了《 流浪地球 》、《 我不是藥神 》、《 西虹市首富 》、《 戰狼2 》《 綠皮書 》、《 碟中諜6 》等海內外佳作。
最近熱映的《 消失的她 》,阿里影業也是出品方和發行方之一。
業績方面,2022 財年( 截至 2022 年 3 月底 ),受益于票補降低和疫情下市場費用縮減以及投資收益,阿里影業首次實現扭虧為盈,收入 36.5 億元,凈利潤達到 1.7 億元。
2023 財年,阿里影業虧損 2.9 億,重回虧損,但經調整 EBITA 為 2.95 億元,表現也還行。
如果把優酷土豆也裝進阿里影業,沒準是個好事兒,視頻平臺與優質版權內容、電影與電視劇業務之間,是能產生一定協同效應的。
在國內,萬達電影、光線傳媒、博納影視、華誼兄弟等公司也都同時發展電影與電視劇業務,由于電視劇和電影的編劇、演員可以通用,場景也可以通用,甚至不乏電影與電視劇之間的改編。
比如,華誼兄弟拍了《 唐山大地震 》電影之后,又拍了《 唐山大地震 》電視劇;博納影業先后將電影《 十月圍城 》與《 龍門飛甲 》改編為電視劇,分別于 2014 年和 2015 年播出。
在海外,迪士尼家的漫威除了系列電影,也有《 神盾局特工 》、《 洛基 》、《 旺達幻視 》等電視劇做的比較好。
有同行驗證過,這是一條可能走通的路,阿里影業沒準會讓優酷更高效的產出爆款劇集。
優酷很需要這個能力,你想一想,優酷上一個爆火大出圈的劇,是什么劇?是什么時候?
馬云曾說過,“ 大文娛是給大家帶來快樂的,我們給大文娛的時間是 11 年,中國有好多人都不開心,目前阿里大文娛沒有賺錢的目的,我們希望,10 年以后,阿里大文娛會促進中國與他國的文化交流。”
如果以 2013 年為起點,那么套用最近商業評論文章的一個常用爛梗說法就是:
留給阿里大文娛的時間,確實不多了,留給優酷土豆的時間,也不多了。
聲明:
本文僅供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知危”(ID:BusinessAlert),作者:拾月,編輯:大餅,36氪經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