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我眼中的中國 SaaS 成功之道

牛透社
+ 關注
2023-07-17 09:56
672次閱讀
高成本,高虧損,盈利難,SaaS 的模式要變一變了

我眼中的中國 SaaS 成功之道

面向大中型企業的 SaaS 公司,延續目前的模式,想實現現金流為正,獲取利潤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編者按

崔牛會分析的 SaaS 周期來看,自 1999 年 SaaS 誕生到現在,經歷了完整的波峰波谷,每十年就會經歷一個周期。中國 SaaS 真正以云服務模式開始要倒推到 2008 年,而現在的中國 SaaS 正在經歷成長的陣痛,這也是一次蛻變。

在今天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當前中國 SaaS 行業的三種成功路徑的思考。第一種路徑是通過提供超低價、簡單和規模復制的產品來迎合中國市場的低端消費實際需求。但需要找到切入點和政策法規強制性需求,并吸引大量用戶;第二種路徑是專注于特定行業或客戶群體,成為該領域的領軍者,從中獲得品牌溢價和護城河的優勢;第三種路徑是將軟件轉型為 SaaS+服務或純企業服務,利用服務業的穩定現金流和客戶粘性來實現發展。

通過類比“賣鍋”的例子,這些路徑得到了更直觀的解釋。第一種路徑是生產廉價、簡單好用的鍋,吸引大量家庭購買。第二種路徑是針對小資情調的家庭或餐飲行業的特殊需求,提供高端、有品牌溢價的鍋。第三種路徑是將焦點放在提供烹飪服務上,而不僅僅關注鍋本身。

正文

我認為當前中國 SaaS 也許有 3 條成功之道:

第一條道路,貼合中國人多力量大,市場主體多,低端消費的實際國情,走超低價、簡單和規模復制的路。

走這條路,要找到切入點非常難,要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機會,最好還要有政策法規強制性需求。成功的案例如早期的用友、金蝶等,是由中國上世紀 90 年會計電算化推動發展起來的;稅友納稅申報系統,是由中國金稅工程推動發展起來的;代理記賬軟件,由中國稅務強制要求稅務申報推動發展起來的。上述企業和產品在中國都有海量的市場和潛在用戶,他們發展起來的統一特征就是簡單、低價和大量用戶。

第二條道路,聚焦到某一個特定行業或客戶群體,做成 No.1,吃品牌溢價。這個道理很明顯,無需低價競爭,甚至還有定價權,有護城河,別人想卷也進不來。成功案例包括美團餐飲行業運營系統,攜程商旅,衛寧健康等。

第三條道路,軟件轉型為 SaaS+Service 或純企業服務。在中國做服務比做軟件的現金流更加穩定,也更加容易發展起來,客戶粘性也更強,還能吃廉價勞動力紅利,這個是眾所周知的。成功案例包括全國多如牛毛的代理記賬機構,工商注冊服務機構,各種資質證書申請機構,勞務外包公司,法律、審計服務等等。

為了讓大家更加容易理解,下面我以“賣鍋”為例來類比 SaaS 產品和服務,說明我的想法。

第一條道,就是說你要是準備賣鍋,你可以做一款便宜,簡單好用的鍋,以此來贏得很多家庭的歡心和認可,然后吸引廣大家庭來采購你的鍋,因為這些家庭要做飯總是要用鍋的 (中國國情決定,要做大規模,就要低價)。

第二條道,你可能覺得做一款超底價,簡單好用的鍋競爭太激烈了,你可能沒有機會了。你看中了有小資情調的家庭,他們偶爾做飯,但是他們想要一口貴的、很有范兒、奢侈的鍋,他們可能主要是偶爾請朋友來家里,這口鍋主要是 show 給朋友看的,或則你發現餐飲行業需要一款特殊功能的鍋,這樣你也可以開發出一片新的領地來 (注定有規模天花板)。

第三條道,你覺得一個需要做飯的家庭,他們真正在意的不是鍋,而是有好吃的飯吃,那么我來用鍋把飯給你做好端給你,這樣你改變了行業玩法,你變賣產品為賣服務了。從企業數字化轉型,未來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人工智能越來越進步來看,第 3 條道路可能更加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除了上述 3 個模式,目前我還沒有看到其他模式可以成功的。面向大中型企業的軟件開發和 SaaS 公司,無論講的是 SaaS (偽),SaaS+PaaS (方便做定制化),輕代碼平臺 (還是方便做定制化,一種效率工具),還是純定制化 (撕掉遮羞布,我就是做軟件開發的) 的故事,延續目前的模式 (相當于你配置好所有的生產設備,去給每個家庭制定鍋),可以說統統都很難,想實現現金流為正,獲取利潤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收不回前期的成本投入,甚至當前的成本投入,賣鍋還要跟著做鍋的師傅)。

這個已經由眾多軟件和 SaaS 創業公司以自己的失敗案例證明了,可以說做的越多,規模越大,虧的越多。(當然這里要排除掉那些靠關系和賄賂等手段與大型國企綁定,背靠國企吃飯,國企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類型,這種類型企業可以歸屬于人力資源外包業務。)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牛透社”(ID:Neuters),作者:崔牛會的朋友,36氪經授權發布。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我眼中的中國 SaaS 成功之道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資深作者牛透社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