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爸爸的“網紅化”文案,究竟什么意思?
最近在和許多甲方客戶的對接過程中,經常聽到這樣一個詞——“網紅化”,設計上網紅化一點,文案上網紅化一點。
在甲方爸爸的眼里,從早些年的“小豬佩奇”的網紅手表,到各種海底撈“網紅”吃法,或者琳瑯滿目的“網紅”美食,乃至于今年“網紅”打卡地——淄博。似乎只要加上“網紅”二字,便能成為一種創新的存在,成就業績上的閃光點。
那么,客戶想要的“網紅化”究竟是什么意思,包含了哪些需求?作為乙方社畜,不禁想要探討這個話題。
在甲方爸爸的眼里,“網紅化”大概就是區別于傳統、不拘泥于嚴肅正經,能夠輕松化展示產品,又能夠引起社交平臺傳播的內容。在互聯網上,“網紅”起初并非是一種形式或者內容,而是“人”,慢慢地才擴展到其他領域,形成了網紅模式。
網紅模式依靠以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內容實現和流量之間的連接,傳達感情以實現溝通、互動和交流,最終實現產品銷售。
“網紅模式”的產生不是自發的,而是網絡媒介環境下,網絡流量、網絡推手、傳統媒體以及受眾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體綜合作用下的結果。
乍一看,網紅模式似乎是這個時代新興的一個詞,但其核心內涵,早在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引爆點》一書中就提了出來,書中提出了三個核心法則,它們分別是:個別人物法則、附著力因素法則和環境威力法則。
個別人物法則指通過特殊的人物,對產品進行不斷傳播,而最終帶來引爆點,可以對應網紅模式中的網絡流量,可以是平臺,也可以是人;
所謂的附著力就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人的注意力,并讓人記憶猶新,對于一個事物能否風行起來,只需要把信息進行重新包裝,把復雜信息轉變為簡單信息,它的附著力就會大大提升,這相當于對應了網絡模式中的受眾心理需求;
最后是環境威力法則,對應的是整個流行的互聯網環境。
“互聯網+”的數字經濟時代,必將加速傳統產業向網紅模式轉型、以內容為引爆點的網紅模式全面爆發。所以,甲方爸爸所說的“網紅化”,其實就是要求內容能夠被引爆。
例如近來很火的“來瓶82年的雪碧不再是玩笑”是雪碧致敬1982版本的官方宣傳語,雪碧以幽默詼諧的方式,提高了的品牌的傳播度與受眾性,成為了甲方爸爸眼中“網紅化”的存在。
經過和甲方爸爸的你來我往,斗智斗勇,慢慢摸清了符合甲方口味的一些“網紅化”內容特點。
1.表現形式的和而不同
關于表現形式,可以用“和而不同”來形容,有“看山不是山”的意境。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方式:
一是文隨境轉 ,這種內容一般是在一個特定環境產生,直接使用原始的詞語形式,但卻賦予其新的意義。
比如,現在日子好了,天天活得像過年一樣,所以叫“度日如年”;我們上街,不用拿鈔票了,一部手機掃一下就行,所以叫“身無分文”。就連去年網絡文明宣傳月的時候,官方也曾用過這樣的宣傳內容,以難逃法“網”來指出網絡并非法外之地。
這種內容,相對來說可復制性較差,對其的理解經常需要探究特定環境下所產生的詳細事件。
二是模仿和重建 ,用通假、押韻、白描等修辭格模仿語言的結構特點,形成一個新的語言形式。在廣告文案里,押韻用得也很多,有的甚至成為了經典,如支付寶“生活好,支付寶”,“好”與“寶”押韻,也流傳較廣。再如格力新款柜機“好空調,格力造”,這句經典slogan,將格力推向中國空調霸主的地位。其他諸如 “去征服,所有不服” 就給受眾一種 “動起來,快去” 的暗示;還有 “別趕路,去感受路” 給受眾一個 “感受慢下來,去享受” 的心理指示。
三是諧音現象 ,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產生辭趣的修辭格。相對來說,諧音梗是文案內容用的比較多的一種,比如“上天貓 就購了”、可口可樂的諧音“品味7待”、中國電信的“千里音緣一線牽”、鞋履品牌踢不爛的“我走的時候叫Timberland ,回來時才叫踢不爛”,“踢不爛”是Timberland的英文諧音,融合產品特色,符合國情的接地氣。
2.素材來源的交錯融合
除了在形式上進行“和而不同”,在素材來源上也可以交錯融合,換湯也可以換藥。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平常人說“我家后院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是棗樹”反響平平,但因為出自魯迅,就風靡全網。所以,在素材來源上,我們也可以進行探究創新:
一是在背書內容中創新 ,比如既定的地方方言、古時的詩詞文化、名人撰寫的文案內容等。后兩者已經運用較多,方言文案卻是近年才時興起來的。在內行人眼里,方言是這個區域的文化資產,是品牌與當地消費者溝通的捷徑。
在武漢夏天營銷和長沙街頭營銷中, 小紅書的內容物料中都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方言文案;大潤發超市的方言文案也很接地氣,同樣在互聯網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二是在網絡熱點中創新 ,互聯網為受眾提供了一個針砭時弊的輿論場所,使特定的語言表達特定的意義。
比如最近流行的“多巴胺穿搭”,來源于時尚心理學家道恩·卡倫(Dawnn Karen)出版的作品《穿出最好的人生》,描述的是一種“積極化的聯想”,“把快樂穿在身上”。
再比如特種兵式旅游,指沒時間還想玩的當代年輕人(特指在座的大學生、打工人)開始特種兵式旅游,是年輕游客中興起了一種新的旅游方式,他們挑戰時間和體力極限,即用盡可能少的時間、費用游覽盡可能多的景點。以及“去有風的地方”、“浪浪山”、“顯眼包”等,都是基于熱點產生的引爆文案。
3.內涵價值的干脆坦誠
如果說之前的和而不同是看山不是山,那么所謂內涵價值的干脆坦誠,就是看山就是山。互聯網時代,信息繁雜,受眾的注意力越來越短,這也就使得文案需要簡短直白,而不是讓人思考,畢竟要思考的東西已經很多了。
比如華為廣告“我眼里的好,是我喜歡就好”,宜家活動宣傳語“打折,就是打折”,都是朗朗上口又干脆坦誠,有看山就是山的境界。
在快節奏的時代里,文案要引爆,就要講人話, 一是要快且簡單 ,所謂兩點之間距離最短,重點突出,文字簡單,簡單的文案能被很快閱讀和吸收,又便于記憶;
二是要精準且精煉 ,文案簡單,不代表隨意,而是要準確定位受眾,用精煉的文字快速出擊,如可口可樂的“新春新意新鮮新趣,可喜可賀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百事,正對口味”、麥氏咖啡的“滴滴香濃,意猶未盡”;
三是要強調價值 ,強調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和好處,讓受眾產生購買欲望,比如戴比爾斯鉆石“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光明牛奶“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等。
通過表現形式、素材來源、內涵價值等的和而不同、交錯融合及干脆坦誠,實現甲方爸爸們的“網紅化”內容,做一個盡量過稿容易的乙方吧~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鳥哥筆記”(ID:niaoge8),作者:花花小萌主,36氪經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