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為什么數字化項目的甲方總對交付質量不滿?

蔣祎 Johnny
+ 關注
2024-02-28 15:33
3198次閱讀

靈魂拷問:做數字化的甲方朋友,遇到過超出預期的乙方嗎?

至少小蔣聽到的,更多的都是對交付服務質量的吐槽和抱怨:顧問水平不行、項目計劃延期、交付物質量稀爛、屎山運維優化難度大……

這也是為什么在BEST選型法中會提到:既要選產品(T),更要選服務(S)。

當然,評價服務質量要比評價產品質量更復雜。縱使有關鍵節點的交付物,也可能有過程的服務標準,服務更多時候依然是無形的,客戶對服務的評價也更多是基于主觀的。

為什么客戶會對服務質量不滿?

80年代初,Gronroos等學者就提出了感知服務質量(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的想法,即:

客戶眼中的服務質量 = 客戶感受到的服務 - 客戶期望的服務

當感受低于預期,就會覺得質量差、就會對服務不滿。

圖片

感知到的服務與預期中的服務,差異來自哪里?

80年代末,美國市場營銷專家Valarie Zeithaml, A. Parasuraman, and Leonard Berry提出了SERVQUAL服務質量,并對兩者的差異來源進行解釋:

圖片

我針對數字化系統實施交付服務,對這個模型略做調整:

圖片

圖中的差異5,即是前面所說的客戶感知到的服務質量。

在圖中上半部分——甲方企業側,對于數字化實施交付服務的預期來源于

  • 業務需求:企業對數字化的愿景、業務目標、對項目的規劃、對功能的設想等
  • 與供應商的溝通:系統廠商、實施咨詢公司給出的方案、承諾,產品的市場宣傳等
  • 市場調研:了解市場上供應商的背景、了解同業標桿、真實客戶的實施效果和服務口碑等
  • 過往經驗:過往項目經驗和服務體驗(包括好的體驗和不好的體驗)
在此前的選型分享中,小蔣一直強調甲方企業的預期要合理,為此,甲方企業需要:
  • 在需求管理方面,搞清楚自己的業務需求及緊迫性、重要性
  • 在項目管理方面,要清楚項目范圍、項目計劃對于數字化成功落地的重要性
  • 在產品選型中,將場景驗證做扎實,而不是未經深入交流就輕信廠商的肯定答復
  • 在供應商選擇中,首先要知道完美的供應商/顧問是不存在的,好的顧問是非常稀ang缺gui的;要清楚自身當前更需要的是哪些方面的支持和建議,以及最大的阻力來源是什么?是組織變革、人力業務、功能應用、開發技術還是數據治理?或者其他。但這些問題,基本是不可能能靠單一顧問甚至單一供應商搞定。
  • 在人員投入上,要對本方的人員投入提前做好溝通和準備,最好盡早配備具備數字化落地項目經驗、有乙方背景或者有與乙方合作經歷的人員。

 

在圖中下半部分是乙方供應商,如果由軟件廠商負責實施則是指軟件廠商;如果是由第三方咨詢公司負責軟件的實施交付,則主要是指第三方。
成熟的供應商,都會從實施項目中積累的經驗中提煉出交付方法論、沉淀出交付服務標準
在供應商內部,會有管理層對這些標準的方向、內容進行決策。但決策者能全面、正確地理解客戶的預期嗎?假如不能,服務標準就會跑偏。這也就是差異1:認知差異
假如管理者正確理解了客戶的預期,又能很好地細化成為服務質量標準規范(例如SoW、交付物模板等)嗎?這就是差異2:標準差異
有了服務質量標準,每個項目的實施顧問能夠按標準執行嗎?這就是差異3:交付差異
有了服務質量標準,銷售人員、項目經理能夠充分理解標準嗎?能夠按實際的服務能力、交付水準來跟客戶溝通、宣傳嗎?會過度承諾嗎?這就是差異4:溝通差異
差異1-4都會導致差異5被拉大,造成客戶對于交付服務的質量更為不滿。
為了讓客戶感受到更好的服務,供應商需要
  • 沉淀經驗,深入理解客戶預期,制定完善、可執行、同時有一定靈活度的服務質量標準
  • 讓聽得到炮火的人確定服務質量標準,減少信息傳達需要經過的層級,在內部梳理并分享客戶預期的數據、案例等信息
  • 交付項目遵照服務質量標準來交付,保證服務水準
  • 用科技創新、流程優化、交付物標準化等手段,實現服務質量標準執行的降本增效
  • 招募、培養、保留具備較高能力、素質的服務交付人員
  • 激勵交付團隊提供更好的服務,加強內部溝通分享
  • 懲罰過度承諾,加強對市場、營銷團隊與交付團隊的溝通、加強對實際產品能力和服務體驗的了解。
  • 保證及時的客戶溝通和暢通的客戶投訴渠道
  • 在服務中,強調容易被客戶忽視的投入
  • 通過營銷活動增加客戶可感知的價值,比如客戶社群、交流活動等等。

 

那么,服務質量要如何評估呢
SERVQUAL模型認為應考慮5個維度:
  1. 有形設施 Tangibles,服務供應商的資質強、硬件好。對于系統實施服務,主要包括使用的軟件工具,顧問的硬件設備和精神面貌等。官網做得好、辦公室風景好當然也能加印象分。
  2. 可靠性Reliability,能夠履約,靠譜、可信賴,言必行、行必果,能夠長期提供服務,不用擔心跑路、倒閉。
  3. 響應性 Responsiveness,對于服務及時性和耗時,能讓客戶心理有預期;能夠按標準和溝通情況,及時響應客戶的需求。
  4. 保障性Assurance,員工和顧問值得客戶信賴,展現出足夠的專業水準,包括行業知識、專業技能、溝通能力、經驗和信心,讓客戶放心托付、推心置腹。
  5. 同理心Empathy,能夠從客戶的角度換位思考,理解提出需求的原因,考慮客戶的利益、主動關心客戶,并能夠根據客戶的情況提供部分個性化的服務。
模型還設計了一個問卷,來評估這5個維度。之后數十年,也不斷有學者在SERVQUAL模型和問卷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提出更完善、適合特定服務的服務質量評估模型。
對于數字化系統實施項目,服務質量不只影響這個項目的成功和系統的上線,更會對上線后長遠的運維和優化產生深遠的影響。高質量的交付服務,能夠幫助甲方在運維優化中:
  • 更容易理解當初的設計、回想到當時設計背后的業務需求和業務背景
  • 知道哪些設置的調整要慎重,會有什么風險、有哪些要注意的步驟和要點
  • 形成規范、嚴謹的需求管理、測試管理、問題管理、變更管理、知識管理、數據管理方法和習慣
  • 培養內部人員的系統專業知識和能力
  • 留下系統培訓推廣的基礎材料
  • 提升對企業內對于數字化價值、規劃思路和落地方法的認識
    圖片
在交付項目過程中,供應商服務質量有哪些的具體體現?有經驗、有水平的顧問會注意哪些細節?甲乙雙方如何配合才能低痛、高效實現上線?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討論,大家有興趣未來可以專門再寫一篇~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為什么數字化項目的甲方總對交付質量不滿?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