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降反增!有企業建了個財務共享中心成本反而飆升?
編者按:該篇內容節選自每刻戰略咨詢部總監王選英《財務共享達到你的預期效果了嗎》直播課程并整理成稿。
現如今,財務共享中心早已不再是超大型跨國企業的專屬,而是已經逐漸走進中大型企業。據統計,在我國,目前已有500多家FSSC 投入運營,地理位置上,也由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向中西部、內陸地區擴張。

再來看一組數據,據專業財務共享服務機構統計,在145家世界500強中國企業中,58%以上已完成或正在建設財務共享服務;而在最新的國資委央企名錄中,98家中央企業中也有超55%已完成或正在建設財務共享服務。
財務共享服務雖然已經是集團化管理的趨勢,但建設共享中心并不是什么易事,在其建設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會面臨很多問題與挑戰。比如,會出現建設財務共享中心后成本反而增加的情況,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案例,因成本問題導致從開始建設財務共享中心到撤銷不過一年的時間。而該企業在當時主要面臨這樣幾個問題:
財務共享業務流程標準無法落地
沒有花費充分的時間去梳理,優化流程并進行標準化流程培訓,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中原各分子公司的財務人員仍然按照各自原來的操作方法來處理原所屬單位的業務,而異地溝通工作難度也加大。
原始憑證掃描、審核和傳遞工作量大
影像掃描工作量大,業務部門反對聲音較大;財務共享服務人員在審核電子憑證(影像資料)后,仍然要審核原始單據,與實施財務共享前相比,工作量不減反增。
檔案異地郵寄和保管工作量大
紙質原始憑證需要郵寄共享中心很麻煩,財務共享同一存檔工作量和難度都較大,導致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單”滿為患。
分子公司領導反對意見較大
分子公司領導、業務人員由于不能像以前一樣與財務人員面對面交流,導致很多問題都難以得到及時、有效地處理,因此也紛紛表示不滿
在這個案例中,相信很多企業都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總的來說,企業想要保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落地效果,就需要確保目標、規劃、系統、實施和運營每個方面都不能掉鏈子。
雖然財務共享服務不僅僅是系統的建設,但財務共享的核心還是在于數據的共享,因此財務數字化是不可避免的問題。譬如上述案例中,在單據、發票審核、傳遞、歸檔等問題都是可以通過數字化方案去解決。
在如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財務引入更先進的新技術去解決傳統的財務共享建設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不斷進階和精進,讓財務共享中心能夠真正地發揮其價值,通過數字化的迭代、補充和后期運營體系優化,不斷完善自身的財務模式進而支撐起企業財務管理的變革。

但同時,我們也需要認識到,傳統的財務共享平臺更像是一個生態孤島,一經定制再難升級,僵化的使用體驗,很高的硬件維護成本,使得平臺一經上線,容易“雞肋”。相比之下,新一代的財務共享模式——SaaS云共享作為未來的趨勢,區別于傳統的財務共享,這種更為平價、效果更為顯著的模式,對于預算及耐心有限的企業,可以幫助其縮短財務共享的建設的周期。在較短的時間內,以較為有限的成本,企業的財務共享建設即可初見成效。而后期的信息及運營系統的不斷地優化,成為企業保障企業規避風險,探索適合自己財務共享模式的有效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