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釘釘、Teambition進入“云釘一體”戰略:商業邏輯是否永遠大于產品邏輯?

宇婷
+ 關注
2021-11-23 15:34
6232次閱讀

產品價值和商業價值到底誰輕誰重?可能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答案。不過一直以來面向用戶免費的釘釘將如何在阿里的飛輪上增值,答案已經初步揭曉。

十一前,阿里巴巴公布將釘釘升級為大釘釘事業部,與阿里云全面融合,并整合集團所有相關力量,確保“云釘一體”戰略全面落地。

對這一改變的業界討論分為兩點。首先,大家對于釘釘、Teambition在阿里大體系內的產品去留很關注;無招、齊俊元這兩位企業級產品人一直炙手可熱,將何去何從?其次,阿里云的全新戰略“云釘一體”到底為何物。

“覺得很突然,也沒有看清楚釘釘下一步會怎樣發展。”一位協同領域創業公司的高管告訴To B新勢力。

當釘釘因為阿里的加持,用免費一騎絕塵時,協同領域創業者們內心忐忑。如今,無招離開釘釘,大家又多了一份矛盾。

在更多的同行心中,對兩款產品都抱以獨立發展,觀望其勢頭的心態。離開無招之后的釘釘是否還是那個曾經的釘釘?Teambition會不會成為阿里云的分銷商?面對釘釘、Teambition整合進阿里云,協同領域的同行們也覺得有一絲遺憾。

幾年前,當企業級成為風口時,釘釘和Teambition都有著強產品屬性和原創精神,并不為追風口而生。

釘一下,名片,硬件創新等等,都是在與用戶共創的情況下,研發出來。釘釘的產品精神里面也有一份執拗,以至于與釘釘合作的企業,甚至會用“強勢”來形容其風格。但也因此,多了一分吸引,比如像藍凌這樣的企業,在合作之后,與之分手,但后來又與釘釘走到一起。

釘釘與第三方合作,幾乎是企業級里最早、最嚴謹的開啟者,而現在,生態已經成為To B企業的必備布局。

而Teambition是因為創始人齊俊元和團隊在創業過程中,出于內部的交互需求,研發出的一款產品。

沒有抄襲,不追風口,對產品有信仰,釘釘和Teambition在企業級的產品中成為一個標桿。
 
其次,釘釘和Teambition都顛覆了只有老炮才能做企業級產品的“詛咒”,讓企業級第一次出圈。

企業級因為有著較高的門檻,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只有大叔才能搞定的創業領域。無招在做釘釘之前,盡管有產品的經驗,但是并沒有企業級的經驗。年輕的齊俊元創業時還在讀大學,不僅沒有涉足企業級,甚至連企業管理也未經歷過??梢哉f幸運,也可以說是天賦,釘釘和Teambition都做成了。

也正是因為有著跨界經驗和新鮮的視角,無論是釘釘一輪一輪宣傳和廣告,還是Teambition在資本圈媒體圈受到熱捧。都推動了企業級開始出圈,掀起中國SaaS的一個小高峰。協同辦公開始被更多的人所認可。

第三,推動了中國協同賽道的命運。
 
不可否認地說,釘釘的出生,拉快了中國SaaS的節奏,甚至改變了一批SaaS企業的命運。比如,如果當初沒有釘釘快速推廣免費策略,今天的紛享銷客等可能就是另外一個樣子。而Teambition也拉高了行業對整個協同賽道的預期。

過去六年是中國To B投資從興起到高潮再回歸理性的過程。這中間,經歷了對收付費模式、大中小客戶的討論,到互聯網的“入侵”,進入資本整合。

釘釘沒有出生在阿里園區,那是一種小心翼翼的出逃,一種隔離式的創新。這其中有一幫人的期望、奮斗和不顧一切。也有搶廁所,摸爬滾打吃苦的決心。

不是每一場創業都幸運地上來就可以成功。即便是阿里的釘釘。2015年釘釘上線,五六年后的幾天,才迎來屬于自己的價值爆發。

如果多次接觸無招和齊俊元,都會感受到這兩位身上有一股勁——一種隔絕外界的評價,沉浸于產品之中的狀態。自信的產品人的眼睛是發亮的。

協同工具的價值在于,讓更多的C端用戶、中小企業老板體驗到了數字化的力量,進而有機會實現數字化。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改變思想。

釘釘和Teambition的上一個里程碑告一段落,而接下來,他們將投入到更為激烈的云激戰中。這也是他們身處大阿里體系的意義。

阿里云推動“云釘一體”的進一步整合,是為了應對從宏觀到微觀的新挑戰。

從整體格局上,競爭對手華為云和騰訊云今年的進展速度非常之快。對于華為云而言,因為有著強企業級屬性,在打法、銷售和整體文化風格上,迅猛突進。加上5G的技術加持,未來不可小覷。

而另外一個對手騰訊云,因為疫情這只黑天鵝,讓冷啟動的騰訊會議快速助跑,進而帶動公有云。加上騰訊已經在產業互聯網賽道上摸爬滾打幾年,現在已經越發褪去互聯網的單一調性,開始發揮自己的優勢,整合資源發力。

反觀阿里云這一次調整中,在大釘釘事業部內,新成立了“智能協同與視頻云事業部”,此前也推出過阿里云會議。顯然在協同、視頻領域的流量,阿里云不想放過。

無論是AI、在線會議、VR等等,這些重要的前端應用都能夠帶動IaaS維度的使用量,同時增加企業客戶的黏性。
 
從微觀上來看,讓合作伙伴與自己緊密耦合,實現捆綁和交叉銷售,PaaS和SaaS的部分都少不了。而PaaS是云生態中最豐富的一個層次。釘釘是一張必打的牌。

近一兩年,釘釘已經開始圍繞大客戶推出定制版。釘釘所服務的不僅僅是中小企業了。此前一位與釘釘合作的第三方企業告訴《To B新勢力》:“面對大型企業,產品可以免費,但服務永遠不會免費。”

這些都是“云釘一體”的重要價值。

從阿里的管理層上看,這一調整也可以看作內部技術線條業務整合的一個標志。這一動作用了兩年完成。2018年,阿里云事業群升級為阿里云智能事業群,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兼任阿里云智能事業群總裁。2019年6月,釘釘合并進阿里云智能事業群。

阿里云與釘釘的關系,與微軟Azure和Office 365的關系有所不同。從阿里高管一系列的采訪流露表明,釘釘并不是一個SaaS,而是期望它成為一個帶有PaaS屬性的載體,耦合更多第三方開發商。如果把釘釘的功能限制在SaaS應用的維度,不僅限制了釘釘的邊界,也會阻礙阿里與SaaS廠商的合作。

在阿里的整個產業互聯網布局中,包括服務于數據、基礎云服務的阿里云;圍繞資金流的螞蟻金服;物流的菜鳥;線上營銷的阿里媽媽以及服務企業業務流的釘釘。想要發揮1+1大于2的效果,整合全集團的資源是一種必然。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宇婷對話TO B 新勢力

專家介紹:

釘釘、Teambition進入“云釘一體”戰略:商業邏輯是否永遠大于產品邏輯?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釘釘、Teambition進入“云釘一體”戰略:商業邏輯是否永遠大于產品邏輯?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資深作者宇婷
0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