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老年大學最高薪崗位誕生,K12教育的內卷終局是老年大學?
作者 |孫黎(黎阿姨聊養老)
編輯 |石亞瓊
今天剛剛發布的“月薪60-90K*14薪(即年薪84-126萬)”的老年興趣教育負責人,應該是“銀發互聯網”+“老年大學”組合迄今為止的最高收入職位。
黎阿姨(微信公眾號ID:Agingweekly)想和你聊3個問題,想找個啥樣的?為什么會這樣?接下來會怎樣?
1. 想找個啥樣的?
先來看看這個職位基本信息:
月薪6-9萬的老年興趣教育負責人 By Boss直聘
-
誰在招聘:“牡丹園+互聯網+D輪+老年”→99%指向養老移動互聯網領域頭部玩家“小年糕” 。
-
要招聘誰:老年興趣教育負責人→負責GMV和關鍵指標(如用戶量、增速等常規指標)的增長。
-
需要做啥:用戶畫像→業務模式→搭建團隊→運營標準化→與存量視頻工具產品形成協同→社團增長。
-
應聘要求:5年以上互聯網教育公司、K12核心業務負責人(從0到1經驗)、負責過教培教輔收入。
核心條件是“有K12核心業務完整的創立和運營經驗”,然后才是輔助條件“對養老行業的文娛教育有興趣”。在整體K12行業波動的大環境下,“泛老年教育”似乎成了績優者的好出路。
2. 為什么會這樣?
請和黎阿姨一起把時間軸串聯起來看:
-
2022年1月5日:紅松學堂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老年興趣社交小站”是BAI本輪領投的新故事。
-
2021年12月:美篇招聘70-100K*14薪的“商業化負責人”,全面負責“互聯網廣告、內容付費、電商、增值服務”。
-
2020年起:小年糕多種形態測試“增長第二曲線”,例如“短視頻、定制回憶錄、直播電商”等多種形態。
老年興趣社交小站=新故事? By 紅松學堂
可以看到,第一階段:大家都吃透老年流量增長紅利(公眾號→小程序→短視頻)并成為行業頭部,“經緯、藍馳、CCV、SIG”第一波投資的流量和廣告變現增長已同質化:
-
流量:2013-2018年是公眾號帶動了基礎流量,然后小程序完成了下沉和裂變,形成了頭部平臺近1億中老年用戶的基本盤。
-
變現:大家都有了“電商導流、知識付費”的失敗經驗,后者的轉化率平均水平約在1-5‰,客單價在19.9-99元且難復購,最終還是都要強依賴微信社交廣告。
這就意味著流量池子封頂和廣告變現單一是大家的共性,因此現在需要的是找到“BAI、君聯”第二波投資的“留量和變現”新玩法,也就產生了上述新人才的招聘需求:
-
流量:2018-2021年是短視頻(主戰場是微信視頻號,與抖音快手老年用戶重復率約5-10%)的新內容帶動新流量(依然還是沉淀到微信里)。
-
變現:除線上廣告外,直播帶貨(美妝、旗袍、養生食材等)成為新增長點,且有著更多的想象空間(客單價高+私域復購率高)。
簡單來舉個例子:上半場是大家都用1000個用戶*5元錢(微信廣告費)賺錢→而下半場的增量是多了100個用戶*50元(日常食材)、10個用戶*500元(旗袍+美妝)+5個用戶* 1000元(高端食材/服飾)的可能性。
3. 接下來會怎樣?
“興趣教育負責人、商業化負責人”,背后其實還是互聯網“工具→社群→電商”的基本路徑,只是老年人的流量和生意相比年輕人晚了3-4年,大家共同的新故事是“泛老年文娛”,黎阿姨認為接下來會發生的是:
-
線上:小年糕、美篇、紅松作為流量頭部玩家,會進一步壓縮“樂唱族、樂退族”等垂類老年文娛在線課程玩家的空間。
-
線下:上述流量頭部玩家,在同時面臨商業化壓力下,會加速與線下文娛活動的鏈接和運營,會降維并順手來打“美好盛年、快樂50”等線下起家的老年大學類玩家。
換句話說,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的垂類老年文娛創業型公司,在過往5-6年的窗口期中并沒能證明可快速規模化,Ta們都將在2022年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舉例來說,某老年唱歌類知識付費玩家和某老年大學類玩家,均在2021年首次出現了業務停滯甚至虧損(流量成本高且買不到增量 + 付費用戶無法增長+續費率低),這都驗證了老年大學是偽命題,即老年大學更重要的是承載同好人群的線下社交場景,更適合大型集團作為用戶引流→例如某康養集團在2021年8個月時間通過地推和文娛活動,為旗下社區/機構業務儲備50000+潛在客戶 。
同樣的,如果你在前兩年看到過三線以下城市的中老年長輩,在你們的相親相愛一家人群里發了“在線養小雞,免費拿雞蛋”的鏈接,到了今天Ta們已經轉移到拼多多淘寶京東去種樹養雞了,之前曾最高月入百萬廣告的獨立養小雞玩家都已停止運營。這是一個道理,流量的紅利期允許創業小團隊分一杯羹,但驗證玩法的2-3年后就都是頭部玩家的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