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端酒店,正進入“百店大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空間秘探”(ID:MESPACE007),作者:許柚,36氪經授權發布。
近日,潮漫酒店第一百家在營店在江西省南昌市開業。這家新店的開門迎客,預示著國內中端酒店市場的“百店軍團”,又添一名新成員,“百店大戰”的競爭,日益激烈。 據亞洲旅宿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當前國內破百家的中端酒店,卻不到30家。中端酒店品牌,為何破百難?
中端酒店品牌,25家破百
潮漫酒店的第一百家在營店開業,被視作其品牌發展步入一個新階段。中端酒店“破百家”,雖不是罕事,但也絕非易事。
自2013年以來,國內中端酒店市場急遽擴張,連續數年保持超過20%的高速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數據,2018年中端連鎖酒店數量為6036家,而到了2020年1月1日,這個數字已達到9611家,即將破萬。
但據亞洲旅宿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當前國內破百家的中端酒店,卻不到30家。其中,維也納、全季、麗楓、如家商旅等品牌,占下總數的大頭,潮漫作為新選手,堪堪躋身其中。
破百家之所以被視作一個轉折點,主要是由于,從0到100是最為艱難的,但突破百家后,品牌酒店數量,往往能夠獲得指數級增長。
如創立于1993年的維也納酒店,2010年獲得美國奇力資本注資后,提出將在年底突破百家,從0到100,走了十多年的時間。但此后的酒店擴張,就變得極為順利,從第一個千店連鎖到第二個千店矩陣,1.5年;從第二個千店矩陣到第三個千店時代,1.25年,同時市占率已經高達 27.3%。
用兩年時間開業突破100家的麗楓酒店,相對更為順遂,但在“破百”后,有著更驚人的增長速度,即使是遭遇疫情打擊的2020年,也實現了149家新開的優越成績。
新晉“百店軍團”的潮漫,無疑也將未來可期。
中端破百店,為什么難么難?
從諸多中端酒店品牌破百店的“步履蹣跚”中,我們不難得知其艱難。問題在于,為什么火熱的中端酒店市場,卻無法擁有足夠多的“百店品牌”?
其一,是二八定律下的中端市場,規模競爭更為激烈。在中端酒店市場中,二八定律同樣生效,即小部分的酒店品牌,占據著大塊市場,剩下的大多數品牌,則需要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
《2021中國連鎖酒店中端品牌規模榜》顯示,截至2021年1月1日,規模排名前十的中端酒店品牌,總量共計4259家,幾乎占據總數一半。 而這些品牌,大多已在中端酒店市場打磨許久,有著極為精準的發力點。同時,由于這些品牌覆蓋面足夠廣,更能夠觸達客群與目標投資人。
除了中端頭部品牌的攻城略地之外,放眼全行業,中檔酒店品牌也在急速增加。據媒體統計,與2016年對比, 2020年中端酒店品牌增加最多,為69個,遠多于經濟型酒店的15個品牌新增,以及高端酒店的37個新增。頭部品牌的急速擴張,加之新品牌的層出不窮,對于中層的中端酒店而言,破百艱難。
其二,太多的偽中端,讓投資人對中端市場,尤其是一些不知名的中端品牌失去信任。潮漫品牌的破百店,與其清晰的認知不無關系。ZMAX&潮漫品牌總裁黃玄指出,只有清楚自己的身份,你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核心消費群體,只有找到這部分核心的人,你才能做“對”的事。“跟風的人很多,真正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并不容易,潮漫就是一個中檔品牌,一個中檔品牌最重要的就是性價比和體驗感,潮漫的所有改變都是基于這兩點而展開。”
但并非所有品牌,都足夠清醒。根據亞洲旅宿大數據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檔酒店的經營數據預計投資回報率將同比降幅超過5%-10%。供給過剩之外,市場中3成多“偽中端”酒店的存在也是回報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伴隨著中端酒店市場占比的逐步提升,資本也越來越親近這一酒店細分品類,但由于賽道過熱,市場上甚至出現了不少“偽中端”酒店,低端的設計,三百元以下的房費,也給自己貼上中端,一些投資人也遇到了不少損失。有些消費者甚至直言“很多中檔酒店都是自封的”,實際上卻是中端價格,經濟型的水準。
其三,是經濟型升級與中高端出現。除了中端酒店市場的激烈角逐之外,不斷升級的經濟型酒店,正在模糊與中端酒店之間的邊界,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很難覺察到高端經濟型酒店與輕中端酒店之間的差別。
隨著中產消費者對于酒店產品消費的持續升級,不少酒店集團與投資人將關注重心轉移到了中高端酒店品類上,中高端酒店品牌的不斷出現,持續擠占著中端酒店的擴張賽道。
為什么這些酒店,疫后擴張驚人?
空間秘探觀察到,疫情之后,一批中端酒店實現了驚人的逆境擴張。如維也納酒店2020年新增375家門店,全季酒店新增274家。剛剛破百店的潮漫,也是“逆襲”的典范,從2019年12月總規模的100+店,到創下一個月新簽59個項目的創新記錄,實現了截至2021年5月,品牌規模達300+店的成績。
對于中端酒店而言,疫情影響,帶來了市場的巨變。如今無疑是一個“強敵環伺”的新時期,每一個得以持續擴張的中端酒店品牌,都有自己的“殺手锏”。
01 設計的“攻心力”
中端酒店對于設計美學,有過無數設想。不過,設計的通用法則絕非顏值至上、硬件昂貴,而應是一種能夠“攻心”的生活方案的氣質界定。在這一理念的倡導下,酒店空間的所有設計,都是與品牌價值相契合的精品。
在ZMAX&潮漫品牌總裁黃玄看來,品牌是要攻心的。只要你能攻到心,不管是大而全還是小而美,它都能贏。真的想要把燙手山芋變成香餑餑,就需要融入更多情感因素。
以潮漫酒店為例,品牌堅持以滿足不同商旅客人需求為原則,倡導Colorful Living,出行不止一面,致力于打造適應現代快生活、充滿品質感的住宿空間。
在色彩元素上,潮漫酒店遵循著Colorful Living的倡導。從原色中提取黃色與藍色,柔和而新鮮的黃,以及海天一線的藍,予人遼闊欲飛的自由與希望、無限的親切,以及鮮活而溫暖的激情,示意人們掌控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密碼,去享受多彩的人生。此外,玫瑰金的紋路、拉絲工藝,無壓感的原木色和定制化的地毯,意圖實現中端商旅酒店的品質感。
在產品設計上,酒店產品著力于適應商旅人的“快生活”,解決他們的痛點。如客房標配的符合人體工學的辦公桌椅、24小時體能充電站、自助打印、客房文具、洗衣房等,讓“快生活”也可以是有序愜意,活力而不緊繃的。
02 有效的智能化
黃玄曾接受空間秘探采訪時表示,科技如果只談房間當中客戶服務是用語音還是手機,這個事不難,我們統統都實現了。我更愿意對消費者的切實需求做出回應,這些細節表現做好了,就是對行業的引領。
這一針對智能化的觀點,在她主理的ZMAX與潮漫品牌中,也得到了一以貫之的傳承。一方面,是針對消費者的科技感體驗,黃玄并不熱衷于科技產品的堆疊,而是從不同的消費者需求出發。如在倡導“自由”的ZMAX,客房就沒有選擇智能窗簾,讓客戶擁有主動拉開窗簾或者不拉開窗簾的自由;而在潮漫,窗簾一定是智能的,消費者一定是可以通過一部手機就實現網上訂房、無卡入住,客房是可以智能語音控制的。因為潮漫一以貫之的是快生活理念,認同這個理念的群體,更愿意智能服務幫助他們開啟順暢的一天。
另一方面,有效的智能化則要真正落足于酒店的內控管理與降本增效。潮漫酒店采用自主研發且有知識產權的尤達系統,無縫鏈接軟硬件,對酒店住宿過程的各個體驗節點和酒店運營管理過程中的各環節進行全面智慧化定制化升級。
同時,尤達系統還能實現有效的內控管理,在清潔、維修、布草、倉庫、住中服務五大模塊全流程管控,至少節約了1個人的人力成本。在風控管理上,尤達系統智能根據門鎖信息、入住信息和取電信息,對房間的非正常使用發出預警,準確率高達99.99%。除此之外,超強的數字化管控,還能夠有效實現分店績效管理、分店數據分析、分店后臺管理等。還能針對門店執行力進行評估,有效提升門店管理效率、實現科學化點對點管控,給予門店后端支持。
03 生活的深理解
近幾年,“生活方式”甚囂塵上,酒店紛紛在尋找獨屬的生活方式,以打造出與眾不同的標簽,如“花間美學”的花間堂、“玩樂不停”的Moxy,“東方文化和藝術標簽”的君亭等。很顯然的是,這些能被記住品牌所倡導的生活方式的酒店,都實現了理念的精彩落地。他們對于生活,有著足夠深刻的理解,方能傳達到消費者、投資人心中,實現閉環。
仍以實現百店突破的潮漫為例。2013年,與麗楓、喆啡一起被創立的Zmax潮漫酒店,因品牌定位等問題導致發展并不理想、一度陷入停滯狀態。直到2018年黃玄接手后,將其一分為二,分為主打生活方式品牌的ZMAX HOTELS 和定位為商務酒店的潮漫酒店,獲得足夠清晰的定位與精準落地,品牌才得以“重生”。
潮漫所倡導的“快生活”,對于商旅人而言,無疑是一種常態,但在更多倡導“慢生活”的酒店業中,卻并不常見。潮漫的快生活理念意為讓商旅生活更加愉悅順暢,以“順”為“快”。人們只有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必要的生活部分,才能有閑適的FIKA時光,才能有慢生活的輕松心情,這才是商旅消費的實際場景。
品牌無不透露著對于“快生活”的理解力與掌控力。潮漫能夠對商旅人的切實需求,想用戶所想,做出快速反應。除了完善的設備、人性化的設計之外,品牌特別打造了多功能變換區域,商務、休閑隨時切換——早餐、下午茶、自助辦公設備一應俱全。既能夠滿足客人的多面需求,又能夠減少多重空間的浪費,是回應商業需求與消費需求的完美融合。
此外,品牌發起的“元點計劃”,回收并消毒再造使用過且未被帶走的一次性易耗品,制作成筆盒文具、幼兒桌椅等捐助給有需要的兒童,進行環保助學,則是對于“快生活”更深層次的理解——是以“快”行動,傳達快生活背后,環保的、正念的、積極的樂活態度。
04 投資的強優勢
包括中端酒店在內,酒店的擴張,取決于消費者與投資者的兩方面作用。消費者的喜好,是投資者想要看到是市場風向;品牌是否具備投資優勢,則決定了投資者的選擇。一個品牌能否快速占據市場,除了前文提及的設計、理念、智能化的打造,更需關注投資回報率的把控。
ZMAX&潮漫品牌總裁黃玄表示,潮漫每個月都會聽取投資人的意見或建議,從中得出數據,并加以分析,再反饋到分店。這樣做的出發點是希望和投資人共同學習和成長。
通過對于投資人反饋的聽取,潮漫在投資上的優勢也逐步增強。在籌建階段,相比起同行平均籌建周期7.2個月,籌建單房造價15-17萬,潮漫籌建周期是3.5個月,單房造價9.6萬的領先優勢,成為其制勝法寶。籌建工期短、低造價、低成本的優勢,得益于酒店統一進行模塊化設計,按功能對大堂、公區、客房進行模塊化處理。
除了投入低之外,在酒店效益上,潮漫卻能實現高回報。數據顯示,潮漫酒店7月份在北京地區新開的兩家分店,均在開業一周內RP達到近500元,OCC最高達126%。
品牌如何打好“百店大戰”下半場?
隨著越來越多諸如潮漫酒店這樣的新生力量進入中端酒店“百店軍團”,中端酒店正進入一個規模品質兩手抓的新時代。品牌如何打好“百店大戰”下半場,以下三條建議,值得關注。
01 堅守賽道
以2019年為分水嶺,中端酒店數量雖仍在不斷增長,但漲幅卻逐漸放緩。與之相對的,是中高端酒店市場開始獨領風騷。據了解,2021 年一季度,首旅酒店新開店數量為 184 家,其中包含46 家中高端酒店。華住則提出在中高端酒店領域,規劃到2023年底,保持每年新增至少100家門店的增長速度。
更為激進的,是正如許多“偽中端”的出現一樣,市場上也出現了一批“偽中高端”,仍是中端的水準,只是跟風提升檔次。
潮漫自始至終,都堅守著自己的中端賽道。“潮漫,就是一個中檔酒店品牌該有的樣子,品牌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將體驗感和性價比做到極致這件事情上。”黃玄深知做中檔酒店,不能左顧右盼,專心致志在自己的定位中行事才是關鍵。相比起踮起腳尖,企圖勾上高檔的窗檐,結果陷入危機的品牌而言,潮漫的務實、清醒,給予了品牌在新競爭中,穩步前行的可能。
02 新生力量
近兩年,酒店品牌也在忙著“推陳出新”,實現自我品牌的升級。如宜尚升級到了2.5版本,以斯堪的納維亞風格商務酒店為定位,帶來更智能、更北歐、更實用、更高性價比的全能型產品;麗楓酒店升級到了3.0版本,將其所倡導“自然自在”品牌價值主張融入其中;破百店的潮漫酒店,也將在9月迎來3.0系列的新版本,為未來的持續發展備好“武器”……
隨著新客群崛起,原有的品牌價值、客戶體驗再怎么出彩,也會逐漸落后于時代。對于酒店品牌而言,升級是為了創造出更有價值的住宿產品。真正擁有具備由內向外的新生力量,才能做時間的朋友,成為經典的楷模。
03 背景支持
如今的中端酒店市場,已然一片紅海,也早已過了“單槍匹馬闖蕩天涯”的時候。破百店的酒店品牌,幾乎都有不可忽視的集團背景加以支持,給予策略上的指引,以及投資安全性的保障。
潮漫酒店便依托于全球第二大酒店集團錦江國際集團,擁有大品牌規模效應的背書,消除投資者品牌顧慮;1.8億高品質會員為其所用,具備一定的客源保證。
此外,錦江全球創新中心(GIC)為品牌提供全球視野下的最新創新升級支持與客戶體驗優化指導;錦江全球采購平臺(GPP)將為帶來國際持續提供優良產品,酒店籌建一站式總包的高效集成服務。這些支持,成為品牌在籌建設計階段便得以實現降本增效的關鍵。
中端酒店行業,正進入一個全新時期。以“百店”為門檻,“百店軍團”們開啟了一場基于規模與品質的全新競賽。那些懂得堅守、懂得深挖、懂得自我生長的品牌,終將走向更遠的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