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奈飛拒交韓國運營商網費,不單是為了網絡中立性

三易生活
+ 關注
2022-03-10 17:11
1365次閱讀

2017年,美國FTC舉行投票廢除網絡中立相關法規,此舉當即遭到美國科技企業及消費者的反對。彼時大量專家表示,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將因此取得勝利,在沒有“網絡中立性”的世界運營商將能夠向所有網站收費,互聯網巨頭會因此需要負擔新的成本,而小公司則可能會被冷落,從而在根本上改變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奈飛拒交韓國運營商網費,不單是為了網絡中立性

然而,別看FTC階段性地廢除了網絡中立,但AT7T、version等美國運營商并沒有打破這一默契,即便是在沒有網絡中立的這四年時間里,依然在實質上讓美國乃至全球的互聯網都保持了現狀。不過,在美國暫時擱置甚至開始要求恢復網絡中立時,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此前卻開了全球之先河,判處互聯網視聽服務(OTT)平臺Netflix向SK電訊提起的“債務不存在確認案”敗訴,并判定Netflix有義務向SK電訊支付網絡使用費。

早在2019年,SK電訊就向韓國廣播通信委員會提出了“就網絡使用費與Netflix談判”的調解申請,但在數月后,Netflix拒絕調解并向SK提起了反訴,要求法院審查其是否有義務支付網絡使用費。如今在法院支持了SK電訊這一韓國最大運營商的訴求后,顯而易見以視頻流媒體這一極其耗費網絡流量的業務為核心的Netflix,不可能接受這一結果。

奈飛拒交韓國運營商網費,不單是為了網絡中立性

據韓聯社報道,Netflix方面已經針對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的判決進行了反訴。在其發給媒體的聲明中表示,“在全球范圍內,從來沒有法院或政府強迫內容提供商支付網絡使用費的案例。這一裁決可能會顛覆由內容提供商和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打造的全球互聯網生態系統”。在Netflix看來,對特定服務收取額外的網絡使用費,違反了網絡中立性的原則。

但SK電訊也有自己的“苦衷”,根據韓國信息技術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Netflix占據了韓國所有網絡流量的4.8% 。作為一個單一的互聯網企業,Netflix占據了如此之多的流量、消耗了過多的帶寬,SK電訊要求其額外付費以填補成本也并非不能理解。

奈飛拒交韓國運營商網費,不單是為了網絡中立性

事實上,此次SK電訊與Netflix的對壘,是非常典型的運營商和互聯網廠商之間,關于利益分配尖銳矛盾的具體體現。其實早在2014年,美國三大運營商就曾因為Netflix在高峰時段占據了大量帶寬,造成整個網絡擁堵而試圖對其限流,當時Netflix搬出“網絡中立性”大旗在媒體上大打輿論戰,最終成功讓AT&T們讓步。當下,Netflix也只不過是故技重施。

網絡中立性(Net neutrality)其實是一種原則,其要求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SP)應平等處理所有互聯網上的數據,不差別對待或依不同用戶、內容、網站、平臺、應用、接取設備類型或通信模式而差別收費。就是說互聯網就像一條高速公路,ISP是修路者,靠開收費站掙錢,而網絡中立性則要求他們不能拒絕任何上他們這條路的車,也不能給某些特定的車開通快車道。

奈飛拒交韓國運營商網費,不單是為了網絡中立性

而網絡中立的誕生,其實是互聯網經濟的勝利者為了維護自己既得利益的結果。無論在美國還是中國的互聯網行業發展歷史中,由于種種原因,ISP或主動或被動的放棄成為主角,選擇掙旱澇保收的掙取流量費,而內容提供商(ICP),也就是國內的BAT、海外的Facebook、Google、亞馬遜則成為了弄潮兒,它們借助互聯網這一渠道向用戶提供服務。

按照正常的情況,ISP與ICP之間這種各有分工的模式是可以一直持續到永遠,但技術的進步卻打破了這種平衡。進入千禧年后,以BT為代表的P2P技術以及流媒體的興起,讓ISP突然發現網絡流量劇增,而為了滿足用戶的需要,ISP就需要進一步進行基礎設施投資,但整個行業收入的大頭卻是被Google等ICP拿走了。

奈飛拒交韓國運營商網費,不單是為了網絡中立性

為此,中美兩國的ISP不約而同地開始用“混業經營”作為回應。美國的Comcast收購夢工廠、AT&T收購時代華納、Verizon收購雅虎和AOL,國內的中國移動也搞起了咪咕視頻、聯通做了沃視頻,甚至ISP劫持流量推送自家內容的情況自此開始屢見不鮮。ISP開始混業經營就相對于是上游下游一把抓,如果沒有網絡中立,自然就也意味著他們將可以控制互聯網服務的水平,例如讓用戶看自家內容時很流暢,看Netflix時候就卡的不行,久而久之,Netflix自然就會在競爭中處于下風。

在這樣的情況下,網絡中立性誕生,ISP必須同等對待自己網絡里的任何合法流量,這對于占據了先發優勢的Google、Netflix而言,當然是巨大的利好。因為流量作為一種在一定時期內總量有限且高頻消耗的資源,其實和電類似,都是典型的賣方市場,這也就意味著按照正常的市場邏輯,流量肯定是越用越貴的。

奈飛拒交韓國運營商網費,不單是為了網絡中立性

當然,這種情況其實對于互聯網巨頭而言并不是壞事。誠然,相比于小廠商,Netflix消耗了流量資源的大頭,如果沒有網絡中立性作為庇護,Netflix從ISP手中購買的流量肯定會更貴而不是更便宜。但反過來,也有互聯網廠商希望用戶擁有更快的網絡接入體驗,愿意為更快的網速支付更多費用,畢竟巨頭們是不吝于用這種招數來扼殺競爭。

事實上,Google、Facebook、亞馬遜都與ISP們有相關協議,甚至Netflix其實就與韓國另外兩家移動運營商韓國電信和LG U+建立了營銷合作伙伴關系。在2017年美國FTC取消網絡中立性的投票時,Netflix是冷眼旁觀,完全沒有擺出其在2014年時對于網絡中立性大力支持的姿態。既然互聯網巨頭會因為網絡中立性被取消而受益,那么為什么Netflix要反對韓國在實質上放棄了對于網絡中立性的承認呢?

奈飛拒交韓國運營商網費,不單是為了網絡中立性

這或許是因為Netflix是既想要好處,但又不想多出錢。Netflix為韓國電信、LG U+、SK電訊支付的費用是每年數千億韓元,而SK電訊實際的流量費是2000億韓元,SK電訊2019年與Netflix談判的焦點,就是后者需要補足差額。

然而如今Netflix已經陷入了增長困境,以至于需要用進軍游戲市場來尋求新的增長點,所以一旦在韓國妥協,后續的財報可能就不好看了。因此明明Netflix這樣的流媒體巨頭是取消網絡中立性的隱性得益者,但偏偏它卻要反過來維護網絡中立性。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經授權發布。

0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