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有戲沒?中國軟件巨頭數智化轉型的三條道路

海比研究院
+ 關注
2021-11-10 15:02
915次閱讀

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回購股份1769.8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5411%,使用資金總額約為6億元。

用友對外宣稱,這是公司為激勵團隊向數智化轉型而進行的重要舉措。

中國軟件網記者了解,這家百億級的企業巨頭正全面向用友3.0轉型。對用友而言,2021年或許是數智化轉型的關鍵之年。為此,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文京今年甚至再一次走向前臺、親自擔任CEO。

記者調查發現,不僅用友,東軟、亞信等國內眾多的軟件巨頭企業都已開始了重要的戰略轉型。

國內軟件產業規模化發展大概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如今已迅猛發展30年。

中國軟件產業30年。用友、亞信、東軟等軟件巨頭,無疑是30年里最亮麗的風景線:起步時,沒有當下般適宜的風險投資環境,憑著一腔熱血湊錢創業;發展時,沒有低門檻的科創板,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一點點壯大;成長時,從國外軟件巨頭林立的中國軟件市場中,成功占據一席之地。

中國軟件產業30年。用友、亞信、東軟等軟件巨頭,可以說從誕生之日起,就面對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面對微軟、Oracle、SAP等全球軟件巨頭的輾壓式競爭創造了奇跡:不僅生存了下來,還一步步走向上市、年收入達到近百億,并在很多項目中逐步替代全球軟件巨頭。

伴隨5G、“云大物移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到來,在疫情的催化下,嶄新的數智化時代正大踏步到來。面向數智化時代,中國軟件產業必然要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中國軟件網、海比研究院關注的是,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國內軟件巨頭們各自選擇了怎樣的轉型戰略? 

為此,記者挑選了三個國內軟件巨頭的典型代表,試圖梳理他們的轉型戰略,為國內其他軟件公司、ISV等的轉型帶來借鑒,產生思考。

這三個企業便是上面提及的用友、東軟和亞信。用友是國內ISV、產品型軟件公司的旗艦代表,東軟是國內綜合解決方案、系統集成商、多元化業務集團的領先代表,亞信是專注于垂直行業解決方案的精英代表。

有戲沒?中國軟件巨頭數智化轉型的三條道路

 

成立30多年的用友,財務軟件以及ERP系統是其兩大標簽,這也是其1.0階段和2.0階段的核心:1.0時期(1988-1997),憑借著財務軟件,用友推動了中國企業部門級的信息化,自身在中國實現了領先;2.0時期(1998-2015),憑借著ERP和管理軟件,用友推動了中國企業公司級的信息化,自身做到了亞太地區領先。

有戲沒?中國軟件巨頭數智化轉型的三條道路

不難發現,無論是1.0時期的財務軟件還是2.0時期的ERP系統,用友面向企業提供的,均是單項的企業服務。面向數智化時代,企業的需求開始變為:云服務、一站式解決方案以及個性化。這使用友意識到:只有走平臺生態型路線,集合合作伙伴的力量,提供一體化云服務,才能更好地幫助企業實現商業創新,用友也才能擺脫固有標簽實現再次增長。

海比研究院院長曹開彬認為,從單一產品提供商向平臺生態廠商升級,這是用友在數智時代轉型戰略的核心所在。

用友的平臺戰略有兩方面的關鍵內涵:

一是為用友自身的產品和服務、自身的渠道等合作伙伴提供開發和運營平臺;

二是為國內整個的軟件產業、數智產業的廠商提供開放和共享平臺,整合產業界所有產品和服務,為用友的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為此,2016年用友便發布3.0-Ⅰ戰略,確定“軟件、云服務、金融”為公司三大核心業務;2019年發布3.0-Ⅱ戰略,向平臺生態型公司轉變,并于2020年發布3.0-Ⅱ時期的核心產品——YonBIP用友商業創新平臺。這是用友在數字經濟時代面向成長型、大型企業及巨型企業提供綜合型服務的平臺,具備數字化智能化高彈性安全可信社會化全球化平臺化生態化等特征。

可以理解為,YonBIP是一個集群化的云服務包,其融入了用友三十余年所提供的各類企業服務,包括營銷、采購、制造、供應鏈、金融、財務、人力、協同等八大核心云服務。同時,用友的合作伙伴甚至是客戶自身,可借助YonBIP中的YonBuilder低代碼開發平臺,自行快速構建應用,并上線用友云市場YonStore。

截至目前,用友云市場YonStore累計發展入駐伙伴9000家,入駐產品及服務14000款。為進一步打造生態,用友于今年發布“揚升計劃”、“犇放計劃”、“千尋計劃”、“力合計劃”和“匯智計劃”五大生態計劃,并宣布配套20億生態投資發展基金,加速生態融合發展,更好地與伙伴共生、共創、共榮。

一體化云平臺生態模式,目前來看初見成效,也開始為用友帶來新的增長點。用友2021年中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31.77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云服務(不含金融類云服務)收入15.06億元,同比增長100.7%。同時,報告期內,用友新簽約中核集團、保利集團、神舟軟件、中國化工、中國黃金、華僑城集團、中國中藥、新加坡SK珠寶等眾多行業龍頭。

有戲沒?中國軟件巨頭數智化轉型的三條道路

以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基礎設施起家,承接全國六大骨干網;1997年-1999年,兩次融資使得亞信成為中國最早引入風險投資的高科技企業,并進軍軟件行業;2000年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高科技企業;2014年私有化后,亞信轉型發力產業互聯網,在軟件產品及解決方案外提供數字化運營服務,并延伸至非電信行業;2018年,亞信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進一步發力大型企業市場。

2019年“一鞏固三發展”業務戰略的發布,成為亞信數智化時代的發展戰略。所謂“一鞏固”,即鞏固電信業務支撐軟件(BSS)業務。這是亞信業務的強項,市場規模達百億,但增量不大,需要在客戶數量、業務收入方面保持微增長。

“三發展”指發展DSaaS(數字化運營)業務、垂直行業及企業上云業務、5G OSS(網絡支撐系統)業務,這是企業在數智化時代轉型的方向。憑借著三發展”,亞信從互聯網時代電信行業的“臺后”支撐者,轉向“臺前”,成為數智化時代大型企業的使能者。

有戲沒?中國軟件巨頭數智化轉型的三條道路

海比研究院院長曹開彬認為,從單一的大型客戶向綜合的大型企業客戶轉型升級,是亞信數智轉型戰略的核心所在。

這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內涵:

一是從專注于單一的大型電信運營商客戶,向各種大型企業客戶拓展;

二是從單純的定制項目開發,向沉淀平臺、沉淀產品,向為客戶數智化轉型提供賦能轉變;

三是從軟件的商業模式向運營、從單純的軟件廠商向“客戶運營商”轉變。

經過幾年布局,“三發展”業務已成為拉動亞信再次增長的引擎。亞信2021年中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到約人民幣27.15億元,同比上升8.4%;凈利潤約人民幣2.80億元,同比上升20.2%。其中,“三發展”業務收入大幅增長至約人民幣5.53億元,增幅140.9%;占總收入比重首次超越20%,在手訂單同比增長超過150%。

有戲沒?中國軟件巨頭數智化轉型的三條道路

劉積仁教授也不曾想到,意外“誕生”的東軟,能為中國軟件發展史繪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自身也被譽為軟件教父”。1994年,東軟將軟件與制造結合,研制出首臺國產CT原型機;1996年,東軟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軟件公司;1997年,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身CT(CT-C2000)并實現產業化;2000年,大規模進入行業解決方案市場,并連續多年位居中國軟件出口第一;2011年,東軟熙康成立,進入健康管理領域;2015年,東軟睿馳成立,推動汽車電子業務向智能化、互聯網化、新能源化邁進……

從系統集成,到行業解決方案、離岸軟件外包提供商,從車載娛樂系統、電信計費軟件,到社保軟件、醫院管理軟件……30年間,東軟始終以軟件技術為核心,用軟件的力量改變支撐社會發展變革。

面向數智化時代,面向數字經濟,無論是早期的AR/VR,還是當下大火的元宇宙,一個由軟件定義的數智新世界正朝我們走來。東軟也在用軟件的力量,定義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戲沒?中國軟件巨頭數智化轉型的三條道路

海比研究院院長曹開彬認為,從行業解決方案、軟件服務轉向以軟件為核心、用軟件定義新世界轉型,是東軟數智轉型戰略的核心所在。

這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內涵:

一是從以項目為特征的行業解決方案和軟件服務,向以軟件為核心的產品和平臺拓展;

二是向以軟件為核心的融合跨界方向發展,用軟件重新定義各行各業,以此實現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戰略。

軟件定義醫療。醫療健康作為東軟的優勢產業,東軟在多年前就開始精心布局,已經構建了完整的大健康產業生態。借助包含“HealthOne Suite、RealOne Suite、CloudOne Suite”在內的“All-in-One”智慧醫療健康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東軟幫助衛健委、大型醫院、中小醫療衛生機構定義了智慧醫療如何實現惠民、惠醫、惠政、惠業。旗下的東軟醫療擁有數字化醫學診療設備、MDaaS(智能設備與影像數據服務)平臺、設備服務與培訓、體外診斷設備及試劑四大業務線,其產品已累計銷往110余個國家和地區,包含 90 個“一帶一路”合作國家,歷史裝機量達40000余臺。東軟熙康持續推進“熙康+城市”、“熙康+醫院”的商業模式,已成為推動城市醫改,落實和支撐分級診療、醫聯體、醫共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遠程醫療以及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的平臺。可以說,東軟以互聯網醫院定義了醫患對接新方式,足不出戶便可盡享全國優質醫療資源產品。望海積極推動大數據+醫療的產業融合與升級,在醫院 HRP、醫院成本一體化、醫療衛生資源監管等領域保持優勢地位。

有戲沒?中國軟件巨頭數智化轉型的三條道路

軟件定義社保。東軟基于部頒軟件架構、彈性云架構推出的社保解決方案,結合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檔案電子化,整合網站、移動終端、微信等多種服務渠道,實現了社會就業、社會保險、人事保證、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和勞動關系六大業務領域之間的信息共享、協同辦理和有效銜接,定義了國人社保服務新模式:能自助辦理業務隨時辦、能不出門的業務在家辦、必須出門的業務就近辦、必須到場的業務方便辦” 。

軟件定義汽車。作為東軟的發家之本,東軟在汽車電子領域經過30年的發展,在技術和市場份額方面已經處于業內領先地位,與國內外知名車企建立了合作關系。近幾年,東軟利用大數據、云服務、人工智能、車聯網平臺等深度布局大汽車生態系統,憑借集團汽車電子業務板塊的IVI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全液晶儀表、智能座艙域控制器、車聯網模塊、全球在線導航系統、VeTalk車路協同通信系統、Sensteer駕駛行為數據分析服務等和集團旗下的東軟睿馳的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等眾多優秀的平臺與產品,重新定義著出行新方式:這不僅僅是一輛車,更是智能、個性化的出行體驗。

軟件定義智慧城市。除覆蓋個人醫療、社保、出行等方面的數智化解決方案,面向社會,東軟也在用軟件的力量,定義著大健康、電信、能源、金融、交通、教育、制造、公共安全、國土住建、應急管理、財政稅務、媒體、環保、科技、食藥安全等各行各業的數智化轉型,定義著數字經濟下,何為智慧城市。

……

東軟正用自己30年的軟件技術積累、軟件工程積累、軟件人才積累,沉淀成為平臺能力,并復制到各行各業,迎接軟件定義數智新世界的、更加廣闊的市場。

有戲沒?中國軟件巨頭數智化轉型的三條道路

有意思的是,2020年10月,云南景谷。用友、東軟、亞信三巨頭的創始人,曾聚在一起,與知名作家許知遠一起,舉行了一場中國軟件“三劍客”的精彩對話。

當時,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亞信聯合創始人田溯寧以及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都透露了自己對未來數智世界的期望

再過30年,三位創始人將如何看待當初公司所定的轉型戰略?那時的產業,還會叫“軟件”產業嗎?三巨頭還會是產業的中流砥柱嗎? 

這或許很難預料,但記者相信,未來產業肯定會和現在極不相同。而當今用友、亞信、東軟三巨頭的數智轉型戰略,也一定會對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風向標作用。

本文來源于:海比研究院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有戲沒?中國軟件巨頭數智化轉型的三條道路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0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