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智能通常被理解為將企業中現有的數據轉化為知識,幫助企業做出明智的商業決策的工具。這里提到的數據包括來自企業業務系統的訂單、庫存、交易賬戶、客戶和供應商的行業和競爭對手的數據以及來自企業其他外部環境的各種數據。商業智能可以輔助的商業決策可以是操作層、戰術層和戰略層。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如何正確使用BI工具。
如何正確使用BI工具
1. 明確業務應用的需求
很多企業對BI工具的認識還處于初級階段,認為BI工具只是一個處理數據的軟件。這種理解很容易導致項目方向的偏差,對業務應用的需求不明確,形成錯誤的解決方案。
我們不妨這樣想,最終使用BI工具的人是業務人員和企業領導,他們需要的只是全面直觀的數據展示和從數據中得到啟發思考,他們需要什么樣的結果來幫助他們做決定?顯然,商業智能BI的實施應該從實際業務需求的終點出發,即由深層業務需求為驅動。
但現實是很多企業人員不了解自己的需求,一是對BI缺乏了解,二是對業務情況缺乏整體了解。實施BI,通常需要企業領導、IT部門經理、業務部門負責人等共同參與研究,分析企業架構,了解業務層次,確定目標,然后落實到如何實現這些目標。
2. 使用合適的BI工具
BI工具不是萬能的,許多企業對BI工具有太多不切實際的期望,試圖完成所有的成就。的確,很多大型BI存在功能過多,覆蓋面廣,但實際產出過少的問題。企業信心滿滿,高價采購,但業務部門不會用不想用,最后擱置。
因此,BI工具的運用必須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從全局出發,找出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從企業最關心的業務問題入手。
3. 保證高質量的業務數據
BI工具的價值在于將大量看不懂的業務數據轉換成清晰直觀的信息。可以說,高質量的業務數據是BI工具發揮價值的基礎。數據錯誤、空缺和不一致不僅會大大增加BI實施過程中數據處理的成本,還會直接影響分析結果的質量。
因此,BI工具的背后必須有一個堅實可靠的數據倉庫,當然,要實現高質量的數據,還需要企業業務和技術人員的協同合作,充分利用內部資源。
4. 固化人員數據分析思維
嚴格來說,BI是一種用于決策支持的解決方案,核心驅動力是使用人員的數據分析思維,為了保證“源源動力”,業務人員要不斷提高數據分析技能,時刻關注行業動態。BI工具的使用也是一個雙向互利的過程,人們利用它獲得有價值的分析結果,在這個過程中,BI也以其自身的邏輯引發人員思考。
將商業智能視為一種解決方案應該更合適。商業智能的關鍵是從許多來自不同企業運營系統的數據中提取和清理有用的數據,以確保數據的正確性,然后通過提取(Extraction)、轉換(Transformation)和裝載(Load),即ETL過程,并入企業級數據倉庫,從而獲得企業數據的全局視圖。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如何正確使用BI工具。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如何正確使用BI工具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