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調查之前,相信大家都會有一個很大的問號,調查到底怎么才能發現問題?在做調查問卷時,最重要的就是我們需要先列出一個完整的大綱,然后再以此來調整表單問卷的正確順序。那么,一份完整的調查問卷模板到底需要哪些內容?下面就由小編為您帶來一份完整的問卷模板的相關介紹。
一、界定問題
一個好答案需要一個好問題。很多時候甚至連問題都沒看清楚就可以作答了,最后結果可想而知。
我們舉一個真實例子,下個月端午節,領導安排要做一個方案。任務下來,小A二話沒說就開始做了。搞了兩天,把方案交上去,卻被領導瞬間懟回來,“你的活動目的是什么,這和上一次的活動有什么不同,是否可以幫助銷量的提升?”幾個問題過來,小A已經蒙了,想想還是回去重新寫吧。但是幾個方案下來總是不能讓老板滿意。
這其實就是小A對問題的分析出了問題,沒有對問題進行界定。其實問題的界定可以從4個層面進行分析。
1、準確地描述問題
將非量化、模糊化、有歧義的問題描述轉化為可量化、可例證、清晰化的問題描述。
eg:做一場活動,什么主題?主要目的是什么?衡量的標準是什么?
2、明確問題的構成要素
采用5W2H的框架明確問題的構成要素。why、what、when、where、who、how、how much.
eg:什么時間開始?在哪個門店開展?給他們什么優惠?需要花多少預算?
能完成上面兩個層面的分析,一個問題基本上已經可以落地了。但是顯然它還只是其中的一小塊內容,還不夠系統。更深層的是對問題提問?
3、探究問題的問題
5Why分析法,重復5次,問題的本質及解決辦法隨即顯而易見。
eg:我們為什么做這個活動?為了提升銷量還有哪些方法?哪些方法是我們可以推動的?
通過這個層詢問,已經可以把一個問題提到更高的維度。
4、顯性化問題隱含的假設
顯性化隱含的環境假設、時間假設等,挖掘并分析假設。
通過這個幾個層次的分析,已經可以把問題進行清楚定義了。
二、搭建問題框架
確定問題之后就需要搭建一套問題框架,一步一步將問題進行分解。
1、自下而上提煉框架
自下而上提煉框架是一個先發散再收斂的思考過程,目的是提煉出一個結構完整、邏輯清晰的框架,以幫助下一步系統地解決問題。具體分為四大步:1.羅列要點 2.連接歸類3.形成框架 4.檢查框架
2、自上而下選用框架
自上而下選用框架具有要點質量高、框架完整易、思考速度快等特點。
3、綜合運用兩種構建框架方法
將上面兩種方法綜合起來使用,可以彌補思考的漏洞,提升系統性思考的效率,從而快速找到問題的子問題。
4、明晰關鍵要素
根據80/20法則,我們不可能把精力平攤到每一件事情上,我們只需要集中力量處理其中20%的問題就可以了,因此我們需要從紛繁復雜的因素中逐步明晰其中的關鍵要素。當然有一些我們可能還不太確定,那么就需要通過接下來的調研去解決掉。
完整的調查問卷模板
三、制定調研方案
調研根據目的可以分為探索性研究和總結性研究。探索性研究也就是平常說的定性分析,總結性研究就包括描述性研究和因果性研究。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簡單來說了,定性研究主要回答“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是對種類或者質的差異的分析,同時還可以深入探索背后的原因,一般通過對信息進行邏輯的梳理,推斷事物之間的關系。而定量研究回答“是什么”,“是多少”的問題,一般通過數字或者實證模型將相關引子進行量化分析。
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兩者的差異,我們將兩者進行對比。
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不同的特點也決定了二者在支持重大決策的能力上,定量的位置會比定性的位置稍高。原則上,當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并行之時(配合解決同一個問題,面對相同的調研人群),只要定量研究的樣本數量達到基本的統計要求,結論會以定量為主要方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傳統的車展調研中,人流量統計與神秘顧客搜集的展臺資料,都需要與定量攔截訪問中展臺的評分能夠相互對應,這不光是結論的要求,也是檢驗項目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
2、樣本的代表性
調研最重要的在于選取的樣本是否有具有代表性,同時將樣本數據的偏差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
定性分析,多采用實地觀察和交流的方式,在地點和被調查者的選擇性尤其需要考慮該樣本是否能夠代表這個群體樣本。最好是選取已經具有顯著性的樣本,地點的問題突出,被調查者曾經采取相關行動。
定量分析,多選擇抽樣方式。通過足夠大的樣本量彌補個體差異帶來的偏差。
其中 n是樣本量,p和q是成功率(失敗率),通常都定義為0.5,E是最大容錯率,一般定義為3%-5%,Z是置信水平的標準誤差,按照95%的置信水平來算,就是1.96。
概率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整群抽樣,區域抽樣,多級抽樣……
非概率抽樣:便利抽樣,判斷抽樣,配額(定額)抽樣,小組抽樣……
3、制定調研計劃
收集信息
兩種分析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具體操作都不難百度一下就能理解,這里不再贅述。
問卷調查法
這種調研的方法非常重視邏輯性,可能在具體呈現上會考慮到填寫者的感受,但是整體設計需要嚴格符合邏輯。在實際操作上需要先設計篩選類問題,你是否使用過我們的產品。
然后把簡單的不用動腦的問題放在前面,隨著被調查者的逐步適應調查,在最后可以放一些相對敏感類問題,比如被調查者的性別、年齡、居住地、工作狀況、收入、家庭情況等一系列私人問題。這些問題有利于市場細分和產品定位,所以不得不問。所以一般會放到問卷的最后。
4、分析信息
定性調查一般來說追求的是調查的深度,是對于現象的深刻理解,因此很難給問卷設計提供足夠的廣度。就可以將調查信息進行提煉,最后簡化到關鍵字,然后通過思維導圖和邏輯樹工具進行整理,逐步順利清楚每一個因子之間的關系。
定量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統計,均數比較分析,相關性分析,因子分析等,前面2個都是日常用的比較多的方法,后面2個需要用到專門的統計軟件(如:SPSS)。這些都只是工具,重要的還是緊抓調查的目的,洞悉數字之間的關系。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擺事實講道理,說服領導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最常用的方法有用戶訪談,問卷調查,觀察和集體討論,以了解用戶的直接需求??筛鶕唧w情況,靈活選擇,全面選擇。通過對用戶數據和信息的獲取,利用需求模板,將這些數據和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形成清晰、具體的需求記錄。最常用的方法有用戶訪談,問卷調查,觀察和集體討論,以了解用戶的直接需求??筛鶕唧w情況,靈活選擇,全面選擇。
通過對用戶數據和信息的獲取,利用需求模板,將這些數據和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形成清晰、具體的需求記錄。這就是一份完整的調查問卷所需要的全部內容,以上就是小編為您帶來的一份完整的問卷模板的相關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