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是近些年來的流行詞語,數據庫包含關系數據庫、面向對象數據庫及新興的XML數據庫等多種,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關系數據庫,若在關系數據庫基礎上提供部分面向對象數據庫功能的對象關系數據庫。那么數據庫管理的發展歷程是什么樣子的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介紹。
數據庫管理的發展歷程
隨著數據管理任務的需要而產生。
數據管理:指的是對數據進行分類、組織、編碼、存儲、檢索、維護。
數據的處理:對數據進行收集、存儲、加工、傳播等一系列活動。
數據庫管理技術經歷了三個階段: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管理階段--數據庫管理階段。
產生---20世紀50年代中期 人工管理階段
20世紀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 文件管理階段
20世紀60年代后期--今 數據管理階段
時間:20世紀50年代以前,
應用背景:計算機主要用于科學計算、
硬件條件:無直接存取存儲設備,
軟件條件:沒有操作系統、管理數據的軟件,處理數據的方式是批處理。
特點:數據不保存、應用程序管理數據、數據不共享、數據不具有獨立性、冗余大、無結構。
時間:20世紀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
應用背景:科學計算、數據管理
硬件背景:有磁盤、磁鼓等直接用于存儲的設備。
軟件背景:有專門管理數據的軟件--文件系統
處理方式:除了批處理還有聯機處理
特點:數據長期保存、共享性差、冗余度大、獨立性差、記錄有結構
時間:20世紀60年代后期至今
應用背景:大規模數據管理
硬件背景:大容量、磁盤陣列
軟件背景:有管理系統
處理方式:批處理、分布式處理、批處理
特點:較高的物理獨立性和邏輯獨立性、整體有結構、冗余小、較高的共享性。
標志:從文件系統到數據管理系統標志管理技術的飛躍發展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數據庫管理的發展歷程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