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熱門文章> 建立數據庫的六個步驟 >

建立數據庫的六個步驟

36氪企服點評小編
2021-09-18 10:29
2444次閱讀

       在我們的工作中,數據出現的很頻繁。但大多數人對數據庫的建立還不太熟悉,設計數據庫時,首先要準確理解和分析用戶需求。那么應該怎么樣去建立數據庫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介紹建立數據庫的六個步驟,如果您有興趣可以接著看下去!

建立數據庫的六個步驟建立數據庫的六個步驟

1.需求分析

       要求分析的任務是,通過對現實世界中所要處理的對象進行詳細的調查,充分了解原系統的工作概況,明確用戶的各種需求,然后在此基礎上確定新的系統功能,還必須充分考慮未來可能進行的擴展和變化,而不只是根據目前的應用需求進行設計。研究的重點是數據和處理。滿足信息、處理、安全和完整性的要求。

2.設計概念結構

       概念性結構設計是整個數據庫設計的關鍵,它通過綜合、歸納和抽象,形成一個與具體DBMS無關的概念模型。通常有四種設計概念結構的方法:從上到下。先確定整體概念結構的框架,再逐步細化;自下而上吧,在此基礎上,首先定義了各個局部應用的概念結構,然后對其進行集成,得到全局概念結構。逐漸擴大。先定義核心概念結構,然后向外擴展,以滾雪球的方式逐步產生其他概念結構,直到整個概念結構。綜合戰略。也就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

3.邏輯結構設計(E-R圖)

       邏輯性的結構設計是將概念結構轉化為某一DBMS支持的數據模型,然后進行優化。
這個階段,E-R圖顯得非常重要。每個人都要學習每個實體定義的屬性,畫出總體E-R圖。
各類E-R圖的沖突有三種類型:屬性沖突、命名沖突和結構沖突。從E-R圖到關系模型的轉換,要解決的問題是實體與實體之間的聯系如何轉化為關系模式,以及如何確定這些關系模式的屬性和編碼。

4.實體設計

       在邏輯數據結構模型中,物理設計是選擇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和訪問方法)。第二,要充分理解RDBMS的內部特性,特別是存儲器提供的存儲器結構,以獲取一個物理數據庫設計所需的參數,以及所提供的存儲器結構。常見的訪問方法有三種:1。索引法,目前主要是B+樹索引法。2.聚群方法(Clustering)。3.HASH方法。

5.執行數據庫

       在數據庫執行階段,設計者操作由DBMS提供的數據庫語言(如sql)和主機語言,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建立數據庫,編制和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并進行試運行。

6.數據庫的運作和維護

       資料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就可以正式運行了,數據庫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要不斷的評估、調整、修改。

       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設計、數據庫實施階段,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建立數據庫,編制和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并進行試運行、數據庫運行和維護。以上就是建立數據庫的六個步驟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幫到大家。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建立數據庫的六個步驟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