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研究。人們普遍認為智力是知識與智力的總和,智力是智力的基礎,而智力則是獲取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智能化制造應結合智能制造技術和智能制造系統,它不僅能在實踐中不斷充實知識庫、具有自學習功能,而且還能收集、理解環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分析判斷和計劃自己的行為。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中國智能制造是什么?
中國智能制造是什么?
智能制造是全球工業界復蘇的關鍵環節之一,在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迅速發展下,智能制造迎來了冬日的第一縷陽光。
據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的市場規模為15150億元,增長率為22.6%,隨著各大企業和機構對技術的研究不斷深入,產品更加創新,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達19000億元。
伴隨著智能制造領域政策的不斷出臺,中國制造業已逐步向智能制造方向轉型,開始大量應用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等相關技術。隨著中國制造業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行業將持續穩定增長,中國制造業在其中所處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
智能型制造(智能制造,IM)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所組成的人-機合一的智慧型智人。
工具箱系統,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進行智能的活動,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透過人類與智能機器的合作,去擴展、擴展、部分替代人類專家的腦力勞動制造過程。將自動化制造理念的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提到智能制造,首先要介紹1990年4月日本提出的“智能制造系統IMS”國際合作研究計劃。美國、歐洲共同體、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許多發達國家都參與了這個項目。這一計劃總共投資10億美元,執行100個項目的前期科研項目。
毋庸置疑,智能化是制造自動化的發展方向。人工智能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制造工藝的各個環節。該專家系統技術可應用于工程設計、過程設計、生產計劃、故障診斷等。還可將神經網絡、模糊控制等先進的計算機智能方法應用到產品配方、生產計劃等,實現制造過程的智能化。而且人工智能技術特別適合解決特別復雜和不確定性的問題。
但是很明顯,要使企業制造的整個過程都實現智能化,即使不能完全做到,至少在未來也是如此。還有人問過,下個世紀會不會實現智能自動化?但如果僅在企業中某一部分實現智能,卻不能保證全局優化,則這種智能的意義是有限的。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中國智能制造是什么?感謝觀看。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中國智能制造是什么?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