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技術,也是國際競爭的焦點。當前,我國有大量的人工智能企業,根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2020年6月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我國有797家人工智能企業,約占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總數的14.8%,排在美國之后。接下來,小編就將介紹2021年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狀況,人工智能公司排名。
人工智能公司排名
目前,百度、阿里云、騰訊、華為、京東和科大訊飛都是人工智能平臺的代表企業;而小米、平安科技、蘇寧、滴滴等融合產業較為活躍;此外,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云從科技和依圖科技等技術層面的企業代表企業也較為活躍,它們通過與傳統行業龍頭企業的合作,不斷提升技術應用層面和市場競爭力。
根據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發布的“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企業TOP20排行榜”,中國有7家企業上榜,其中百度、大疆創新和商湯科技名列前三;與此同時,根據《互聯網周刊》發布的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百強排行榜,百度仍保持在榜首。
另外,到2020年底,科技部將公布15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其中15個將依托15家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加速實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盡快在基礎前沿領域實現突破。
以人工智能企業的地區分布來看,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廣東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占到了全國的83%,這說明我國人工智能企業分布比較集中,行業發展比較密集。
就人工智能企業的核心技術布局而言,百度、騰訊、阿里云、華為等頭部平臺企業已經開始布局多項人工智能技術;與平安科技、京東、小米等融合性公司相比,其技術布局以應用層為主,針對性較強。
以專利授權量來看,到2020年10月,百度、華為、騰訊的人工智能專利授權量分別居前三位,說明這三家公司的技術研發實力都很強;另外,根據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發布的《2011-2020人工智能發展報告》,京東、阿里巴巴和華為的人工智能高級學者數列全國前十,這是企業人力資源競爭力的體現。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競爭激烈,企業數量已居世界第二,行業仍處于成長期,現有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而替代性技術威脅很小;
人工智能產業上游供應商可以概括為基礎層,包括人工智能芯片、傳感器等行業,由于技術門檻較高,而國內廠商的技術水平尚待提高,因此上游廠商議價能力較強;
下游消費者市場以應用層為主,由于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新興產業相融合已成為一種趨勢,下游議價能力較弱;此外,由于人工智能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和高端人才密集型行業,進入門檻較高,因此對新進入者的威脅不大。
人工智能是代表未來的技術,現在的發展將會引領未來的發展方向。現在中國的人工智能公司已經競爭非常激烈,上游企業與下游企業差距比較大,呈現人才集中趨勢。以上就是2021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狀況和人工智能公司排名的內容,感謝您的閱讀。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2021年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狀況,人工智能公司排名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