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又出現了商業智能(BI),很多人都把它當作一個噱頭,也有人把它當作一種數據變現的手段,那么究竟什么是商業智能?這與數據分析有何不同呢?下面就有小編為您帶來商業智能與數據展示有何不同的介紹。
簡單點的例子:通過分析購買產品的人大多都來自于北京,則北京是產品的主要消費者居住的城市。
復雜點的例子: 通過利用統計方法建立數學模型。我想從100000人中找出100個購買產品概率比較大的客戶,則可以通過利用logistic regression來數學建模找到這群人。
無論你的商業模式是什么樣子,你用數學方法,用數據證明你的假設都可以稱為數據分析。所以數據分析師這個職業,形容的是一個會利用數學方法,用數據證明假設的人。
數據分析是個過程是個解決方式。比如分析某次促銷活動的效果,就要對UV、客單價、復購率等關鍵性的指標數據做監控。還要和過去活動做對比,從數據庫里找最對照組進行建模,在SAS里做統計分析。利用數理統計等科學方法做假設驗證,通常的工作就是對指標進行分析對比,KPI監控,異常指標分析,預測趨勢,生成結果數據報表或結果報告。
商業智能(BI)其實是一整套方案,就是充分利用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生產的大量數據,并將它們轉化為信息和知識來免除企業中的瞎猜行為和無知狀態,讓每一個決定、管理細節、戰略規劃都有數據參考。比如領導通常關注銷售、采購和財務狀況,技術人員做好固定格式的數據報表(dashboard/數據看板),領導打開就能看,數據自動更新。
其基本原理是將ERP、財務、CRM等各個業務系統的數據,有條理地匯總為一個數據倉庫,生成主題分析報告。例如(只是舉例,分析邏輯不一定嚴謹),我要統計一下區域采購成本的變化情況,研究采購與供應商的關系,然后會把單價、價格差異、庫存、銷貨倉庫、盤存記錄等相關的ERP數據,同時可以對時間、區域等字表進行篩選,又或者對接大數據平臺做可視化的分析展示。
報表查詢和展現+數據分析挖掘+數據預警+數據管理。
1、報表查詢和展現:簡單報表的快速查詢和制作
2、數據分析挖掘:配合數據挖掘工具,關聯業務數據,分析業務
3、數據預警:數據實時加載呈現,指標預警
4、數據管理:數據和報表的權限管理,防止信息外露
從技術上來講,傳統的商業智能(BI)就是從不同的數據源中收集有用的數據,對數據進行清理,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然后將數據進行相應的轉換,再加載到數據倉庫中;最后選擇合適的數據挖掘分析工具和OLAP工具,將數據轉化為報表、Dashboard等可視化形式的信息,一般的數據公司都是這樣去處理數據的。
商業智能(BI)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無知是現代商業最大的威脅。無所知的危險是很大的,一知半解比無所知的危害要大得多,因為我們在錯誤的認識中作出決定和行動,同時還自鳴得意地把自己看作真理的化身,這就像“瞎子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商業智能(BI)所要爭取的就是充分利用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搜集的大量數據,并將它們轉化為信息和知識來免除企業中的瞎猜行為和無知狀態。
在大數據概念“泛濫”的今天,商業智能(BI)與數據展示對于企業的價值越來越明顯??梢灶A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商業智能(BI)與數據展示必將成為企業決策的左膀右臂,為企業在信息化時代立足提供核心的競爭力。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介紹的商業智能與數據展示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商業智能(BI)與數據展示有何不同?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