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師生關系都在發生變化。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實現更加開放靈活的教學體系,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系統性融合。那么,人工智能對傳統課堂有什么影響呢,大家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人工智能與課堂
人工智能技術無論在少兒階段,還是青年階段,都在逐步推廣。新時代對教書育人提出新的需求,即如何從以教師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如何借助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人機交互的智慧教學模式。人工智能賦予教育新功能,滿足了大數據時代下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因材施教,促進個性化學習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老師是絕對的權威,教學資源的分配以老師控制為基礎。課堂教學是老師分配合適的教育資源,再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確立起來的一種溝通方式。由于個人的精力有限,老師為了方便管理,即使不是主觀意義上的,也會下意識的為學生貼上相應的身份標簽,課堂教學機械的完成知識灌輸。人工智能的出現可以為老師分攤壓力,更加關注學生本身,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隨著人工智能的介入,以往老師無法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無法做到因材施教的問題將會迎刃而解。人工智能技術可以伴隨式地記錄分析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全面勾勒學生畫像?;诖髷祿治觯瑢W生學情進行診斷、分析,從中找出學生學習的薄弱項,并及時指正;同時可以發現學生學習的優良習慣,并通過數據分析推廣給適合該類學習方法的學生。通過人工智能形成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真正做到以人推題,讓學生只學該學的點,只做該做的題,杜絕盲目刷題和無效練習。
教育資源公平化
傳統課堂教學一直面臨著來自時間、空間限制等不利因素造成的教學質量的差異。在時間因素上,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時間、學生間的討論時間較少;在空間因素上,傳統課堂空間結構固定,學生們由于固定座位的局限,學生之間課堂注意力和接受知識的能力勢必會受到影響。
人工智能的出現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時空的局限,能夠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排除了由于座位原因導致的課堂注意力下降等因素。在人工智能環境下,學生可以通過VR等技術手段在虛擬世界中觀察和感受核裂變的過程、發動機的內部構造、生物醫療技術的應用等傳統課堂教學中難以實現的場景。人工智能環境能夠讓學生沉浸在場景式的教學情境中,以全息、動態的畫面帶給學生更加直觀、真實的親身體驗。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改變其由于認知方式和想象力等因素差異而造成的非平衡性發展。
教學方式的改善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們被準備教學材料、撰寫教案、管理課堂、批改作業等各種事務纏身,使得他們對學生的評價只停留在對學生知識儲備程度的考查上,缺乏全面性與科學性。在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術掌握了巨量的信息和知識,可以幫助人解決一些問題。隨著語音識別、圖像處理技術、AR/VR技術的成熟,人機交互變得更加和諧共融,傳統教師的一些技能性、重復性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由人工智能機器人來替代,教師們更應該注重于課堂教學本身,改善現有的教學方式。
人工智能有助于將傳統話語式的師生互動變為場景式的互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運用AR/VR等技術手段設計和制作出立體、全息式的教學場景,供學生欣賞和學習。人工智能通過語音圖像識別功能將教材中靜態的知識與文本轉化為數字文本,通過多種數字化方式呈現給學生,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獲得視覺、聽覺等多維度的體驗,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形象生動的場景式展現。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量,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教育學習方式。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工智能對于傳統課堂的影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人工智能與課堂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