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服解答
軟件測試(Software Testing),指在規定的條件下對程序進行操作,以發現程序錯誤。
通俗來講,就是通過“人工”或“自動化”的手段,來測試某個程序或系統,進而檢驗其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
軟件測試人員的工作內容:
1、通過軟件測試發現軟件中的缺陷或者不足。
2、軟件測試需要把發現的問題整理成報告,提交給開發工程師,當確認后再對軟件進行修復。
3、測試人員需要分析軟件的質量好壞,需要根據測試的結果來分析、計算出軟件的缺陷率和缺陷分布的情況,以及提出對軟件修復的趨勢等。
軟件測試是什么工作
軟件測試的目的:
1、驗證軟件需求和功能是否得到了完整的實現。
2、盡可能早的發現軟件中的bug。
3、盡可能多的發現軟件中的bug。
4、驗證軟件是否可以發布。
5、對軟件的質量、性能、效率做出合理的評估。
6、預防用戶使用可能出現的問題。
7、預防下個版本可能出現的問題。
軟件測試的意義:
解放研發人員和售后服務人員。
軟件測試不僅可以降低軟件質量風險,使研發人員能夠更專心解決程序的算法和效率問題,同時,經過嚴格檢驗的完整產品也減輕了售后服務人員的工作量。
| 擴展閱讀
軟件測試的流程: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對業務的學習,包括:閱讀需求,理解需求,分析需求點,參與需求評審會議,評審需求是否合理。
2、制定測試計劃:
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參考“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以及“項目總體計劃”,來編寫測試計劃。
所編寫的測試計劃的內容包括:
(1)測試范圍(依據需求文檔)
(2)進度安排(時間進度、流程進度)
(3)人力、物力的分配
(人員有哪些、都有哪些業務點、以及相對應的資源,對于這些的分配)
(4)對于整體測試策略的制定
(5)對于風險評估與規避措施要有一個制定
3、設計測試用例、編寫測試用例:
通過參考需求文檔(原型圖)、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等文檔,來編寫測試用例,用例編寫完成之后會進行評審。
4、實施測試(執行測試用例):
實施測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搭建相應的測試環境
(2)執行冒煙測試(預測試)
(3)進行正式的測試
(4)回歸測試
5、bug的管理,提交缺陷報告:
這個階段主要是將執行測試過程中發現的bug提交到bug管理平臺上,最后可能需要提交缺陷報告。
6、生成測試總結和報告:
在這個階段需要給出測試報告,并確認是否可以上線。
軟件測試的原則:
1、所有測試的標準都是建立在用戶需求之上。
2、軟件項目一啟動,軟件測試也就是開始,而不是等程序寫完,才開始進行測試。
3、盡可能早的開展測試,越早發現錯誤,修改的代價越小。
4、合理控制測試的深度與廣度,完全測試是不可能的(即:測試的投入與產出要均衡)。
5、80-20原則,軟件中80%的bug可以在分析、設計與評審階段就能被發現與修正,16%的缺陷在系統的軟件測試過程中發現,最后剩下的4%是用戶長期使用過程中才能暴露出來。
6、發現錯誤較多的程序段,需進行更深入的測試。
7、在進行軟件測試的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測試計劃,排查測試的隨意性,以免發生疏漏或者重復無效的工作。
8、軟件開發人員應當避免測試自己的程序。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軟件測試是什么工作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