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SaaS與其它商業模式在財務指標上的差別

吳昊
+ 關注
2022-03-24 11:21
950次閱讀

上周一個行業平臺公司的CFO找我交流,問了我一個問題——

“什么是SaaS模式?”

我們天天說SaaS、說云,拿SaaS與OP軟件、傳統行業比較。但你有沒有想過,SaaS作為商業模式,最底層的優勢到底是什么?

先回到這位CFO提問的背景,他們企業一年有百億營收,其中很大一塊是分商機的收入。

分配商機的工具肯定也是個SaaS,但這個SaaS沒有單獨收費。

“包在SaaS工具里的商機收入,能算SaaS嗎?”

我說,“當然不能。”

“那么,怎樣才能算SaaS?SaaS到底是什么?”

這還真是個引起我重新做結構思考的好問題。我做了一番表述,今天也分享給SaaS圈的讀者。

SaaS與其它商業模式在財務指標上的差別

前面的文章講過,傳統制造業的毛利率大約在10~35%之間;能到30~35%高位的屬于優質行業中的優質企業,例如醫藥制造或酒水飲料制造。昨天看篇文章,才知道國內IaaS(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等)的毛利也只有30%左右。

而SaaS公司的毛利率普遍在70~80%的區間。

這就與SaaS模式里的成本結構有很大關系。制造業的毛利要去除生產材料、生產人工的成本,而SaaS的毛利要去除的只有IaaS費用(大部分在3%左右)和服務成本(熱線、CSM部門的支出,一般在ARR的15~25%之間)。

如果僅僅是毛利率高,還不夠好。其實大部分服務業(例如餐飲)也是這樣,高CAC(獲客成本)、高毛利。但是如果復購率低,CAC只能攤到一次銷售中,利潤率是很低的。

所以另一個指標是高續費率。

有高續費率,CAC就被多次分攤,即便是像北森云這樣,獲得一個新客的成本是12萬,平均ARR只有8萬,仍然是好模式。(以上數字來自我在文章《SaaS創業路線圖(139)北森云IPO招股書業務解讀》中的推算,財報中并沒有直接出現。)

由此SaaS模式就又比大部分服務業更有效率。

那么高毛利率、高續費率這兩個指標背后隱藏的最根本的東西又是什么呢?

是產品的高粘性。

SaaS與其它商業模式在財務指標上的差別

客戶上線SaaS產品前,已經需要改變業務流程、改變員工使用習慣,并且投入了培訓成本和初期運作效率反而下降(再反彈)的人工成本。如果不是產品沒有價值或員工嚴重排斥,企業是很難下決心替換的。

有人會說,OP軟件也有這個特點。當然是的。但OP軟件CAC高,卻沒有ARR的持續收入。

在價值方面,與OP軟件相比,SaaS還有快速迭代(普遍在1周~3個月之間會發下一個版本)緊追市場變化的能力。

而且未來還有可能提供數據增值價值和網絡效應價值。只要產品和服務不要太差,客戶就不會脫網。 

SaaS與其它商業模式在財務指標上的差別

詳見:《SaaS創業路線圖(118)網絡效應:SaaS公司的第二次飛躍》)

那我們再回到開頭的問題。這位CFO問我,什么是SaaS模式?為啥不能把SaaS包在我們提供商機的外面就把公司改造成SaaS模式?

高毛利、高NDR這兩個指標,以及背后產品的高粘性就是本質的東西。

商機是今天有,客戶就在;明天商機質量下降了,客戶可能就走了。

而SaaS嵌入了客戶的業務和管理流程中,不是想換就換的。這就是根本差別。

(另一個財務上的差別是預付費,但我認為客戶不用了、要求退費就該退,所以這不是根本原因。)

作為該行業的巨頭公司,如何發揮既有優勢、不陷入“創新者的窘境”?

我也給了這位CFO一個路徑上的建議,具體又分上策和中策。

A、上策是,我們從PLG(產品驅動增長)的角度來思考。

既然有大量使用商機的客戶,提供一個基礎的、免費的SaaS工具是很自然能做到的。

但這只是我們SaaS產品的免費基礎版。

產品還有個高級版。它的價值是能真正幫助客戶提高商機轉化效率。其中有多個關鍵特點:

1、對等原則。這是紛享銷客CEO羅旭在他的“連接型CRM”產品中提出來的,我這里借用一下。雖然是行業平臺公司,我們也不可能自己作為主機、讓客戶只做啞終端、完全被我們控制。要使客戶安心、全面使用這個SaaS產品,它就一定得是獨立、自由、權限上對等的。

2、開放原則。提供商機的不止一家,也許還有百度、頭條、抖音、微博和行業里的B、C、D公司,我們的基礎版和高級版都應該可以接受這些商機,并且幫助客戶提升轉化率。

3、利用市場變化創新取得優勢。

這半年,我常聽小鵝通CEO老鮑說:作為銷售,你拿到客戶的電話號碼已經越來越沒有用了——陌生電話不接、短信不看;但如果能夠加到客戶的微信,這個連接的價值要大得多。(大意如此)

英文里,Account是個很有趣的詞,表面意思是賬號;但在商務場景下,這個詞往往指的是客戶。是的,賬號 = 客戶。

SaaS與其它商業模式在財務指標上的差別

通用SCRM就能解決所有行業的問題?不太可能。行業頭部公司和行業SaaS公司其實大有可為。

4、新老產品剝離原則。基礎版免費,能夠完成提供商機的業務過程。但高級版要通過產品自己過硬、給客戶帶來真正的價值來收費。高級版的成交,不能是通過原有銷售服務體系人工達成的,必須剝離。收費協議要與原有商機銷售協議分別簽署,甚至是線上不見面簽署。這樣才能打造出真正有價值的產品。而不要被自己銷售體系里已有的大量客情忽悠了。

所以遵循PLG思路,在免費版客戶中轉化高級版,最有利于快速打造客戶真正需要的產品。這是上策。

B、中策是通過原有銷售代表完成SLG(銷售驅動增長)的過程。但同樣要盡量在產品價值、合同、服務等環節剝離。也要有一個與大量客戶交互、打磨高級版產品的過程。

C、下策則是把商機與SaaS產品混合銷售。我個人認為這樣3年、5年也打磨不出好產品。

SaaS與AI、IoT一起,將在每個行業的互聯網化改造中起到巨大作用。

行業平臺公司、傳統行業公司、OP公司,如果想轉換為SaaS模式,就需要了解SaaS到底是什么?以及SaaS模式的根本優勢在哪里。

至于SaaS公司的組織架構、運作機理,就需要多學習和實踐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SaaS白夜行 原文標題《SaaS創業路線圖(140)SaaS與其它商業模式在財務指標上的差別

SaaS創業路線圖之SaaS的銷售模式和營銷組織演進

資深作者吳昊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