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知識管理常見的誤區及解決方案

在企業信息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首席信息官(CIO)承擔著促進組織知識管理實施的責任。然而,從實踐的角度來看,雖然我國大多數知識管理實施項目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與預期有很大的不同,甚至許多項目都失敗了,最終是不可持續的。
從知識管理中心的研究和咨詢時間來看,大多數知識管理項目失敗的原因是對知識管理存在一定的誤區。因此,筆者總結了以下最常見的誤區,希望能對想要實施知識管理已經實施知識管理的企業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
知識管理的誤區
一、將知識管理等同于文檔管理,保存知識文件
許多知識管理的推動者將KM的實施等同于寫文檔和存儲文檔,主要集中在知識文檔上:企業要求員工共享知識文檔,不寫就扣分,然后在文檔的基礎上建立知識庫。
這似乎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解決方案,但忽略了我們目前的環境(文檔不太少,但太多,互聯網爆炸企業會爆炸),企業的具體情況(知識最多的人是最忙的人),知識員工的成熟(我有知識,但可能寫不出來)。
因此,大多數知識庫建設項目在早期階段無法產生有價值的內容。內容積累后,發現知識庫中的文檔很少被查看,無法發揮作用。
二、員工會自動自發參與知識管理
理性的人對改變的第一反應是忽視它,認為它不存在,與自己無關;再次拒絕,尋找拒絕界面(工作太忙,沒有時間,沒用);最后,你可以考慮理解和參與。知識管理對大多數企業員工來說都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在沒有系統的概念推廣和共識之前,盲目推進知識管理注定要失敗。
在企業中,大多數員工都是知識工作者和知識工作者。他們每天都在處理信息和知識,他們也很沮喪,效率低下。各級管理者面臨的主要問題大多可以歸因于信息和知識的傳遞、利用和創新。因此,知識管理對企業管理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從事知識管理的首席信息官需要將這一觀點傳達給員工。
三、知識管理實施和運營投入過少
雖然今天的中國有世界上最豪華的政府辦公樓,但隨著辦公樓的增加,我們的公共管理水平、服務意識和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
富裕后,中國企業購買了最昂貴的知識管理咨詢和知識管理軟件,但很少投資于知識管理的實施和運營。這導致90%以上的知識管理實施項目陷入困境,不到三年甚至一年就結束了。除了幾個做知識管理的人,大多數員工和經理都在墻上觀看,嘲笑所謂的知識管理。
曾經有一個企業的知識管理系統,ECM+企業搜索,他們的KM負責人告訴我,我們購買的系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系統。但我也看到他們的知識庫基本上沒有內容,有些內容閱讀量很差。
知識管理有其自身的價值,也應該在當前中國發揮更大的作用。然而,知識管理不能成為一項運動。我們需要的是腳踏實地,努力提高組織管理水平。如果企業不投資于知識管理的基礎工作,KM就無法實現。購買什么樣的咨詢和系統并不能真正提高中國企業的管理水平,無論知識管理的價值有多大,它都無法發揮作用。
四、購買了不合適的知識管理體系
當信息不對稱時,它是最有可能發生欺詐的時候。中國的知識管理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體現在系統上,每個家庭都吹噓自己,把知識管理作為標簽和噱頭。
有很多做知識管理軟件,系統制造商本身不明白什么是知識管理,你能期望這些企業為您提供適用的KMS嗎?我們所知道的是,基本上沒有辦公自動化系統和協作軟件中的所謂知識管理模塊或功能可以使用或實現知識管理。它們仍然主要是一個解決事務流程的辦公系統。
根據以上總結的誤區,總之一句話就是知識管理還是要靠自身,借助專業的知識管理工具都只是輔助作用,但又不可不用。所以找到好的輔助知識管理的工具,再結合自身情況進行,這便是能夠很好地進行知識管理的方法。
企業靠自身進行知識管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建知識庫,進行知識管理。知識管理軟件或許不好做選擇,但知識庫搭建工具一定得有,這里推薦Baklib來搭建知識庫。
Baklib是一款知識庫搭建軟件,可以使用其作為知識的容器,更好地幫助企業做好知識管理。
建立知識庫,進行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主要分為5步,簡單來說就是學習、保存、使用、創新以及分享。
搭建知識管理框架
建立幾個分組,將知識管理的,參考資料、現階段研究、碎片化信息等,具體視情況而分類,幫助你專攻于某一個領域,了解你目前所在的位置,后期通過收集到的這些知識進行再一步提煉內化。
結合當前的目標,做一個知識框架,將收集到的知識統一匯總分類。
建立知識庫是為了讓你的內容不斷更新,以及你能掌握目前收集到的內容多少,讓你的知識庫隨時保持活躍狀態,不斷積累。
提煉出有價值的內容
像上面所描述的那樣。知識庫軟件的作用就是讓你能夠更佳方便快捷的保存有價值的內容,讓你隨時隨地能夠編輯保存。
整理你的知識
對碎片化的內容進行收集,隨著收集的內容越來越多,那么給它打上標簽就很重要了,文件夾只能將文章劃到一個分類中,但是標簽可以賦予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屬性,讓你的管理更佳系統化。
定期整理你的內容,有的時候看到某篇文章頭腦一熱就收藏了,但是實際上可能對你是沒用的,需要定期整理刪除。
內化知識-知識輸出
對知識進行整理后,需要的就是知識輸出,將知識內化,這個步驟可能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對你的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形成結構化體系后。
最后你會發現,你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積累了很多知識,對某些問題信手拈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