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高瓴專訪 | 云礪(票易通)吳云:像連接人與人那樣,讓企業和企業高效地連接

高瓴
+ 關注
2022-04-08 18:37
947次閱讀

高瓴專訪 | 云礪(票易通)吳云:像連接人與人那樣,讓企業和企業高效地連接

決定創業的那一刻,需要怎樣的驅動力?如果創業是一場旅程,那么決定方向的關鍵時刻,是什么樣子?是什么最終塑造了「創業者」這個身份標簽,以及其背后的本質?在起點與“奇跡”之間,所謂的創業者精神,如何帶領我們義無反顧闖入未知?

 

歡迎來到「高瓴時光機」Vol 21,在這里,我們記錄與創業者們相關的關鍵時刻。在這些關于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坦誠分享和剖白中,相信你也將能和我們一樣,獲得一些啟示。本期「高瓴時光機」嘉賓,我們就邀請到了云礪(票易通)創始人吳云,他將與我們分享在企業軟件領域創業的堅持與初心。

 

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而軟件則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它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靈魂,也是先進制造發展的關鍵支撐。

 

長期以來,新一代中國軟件公司都是高瓴重點關注的方向。無論是以企業資源管理、財稅管理、供應鏈管理等為代表的信息管理軟件,還是CAD、CAE、EDA等研發設計類核心工業軟件,它們服務于中國原生場景,且表現出了越來越強的技術原創性。吳云創立的云礪(票易通)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

 

2015年,馬拉松愛好者吳云離開了供職多年的大型央企,成立了云礪(票易通),開始企業軟件服務的創業。7年后,云礪已經成功服務了百余家500強企業,連接了近130萬家優質供應商,平臺累計結算金額超33萬億人民幣,為客戶提供了近1000億人民幣的數據增值服務,核心客戶零流失,成為全球企業軟件創新公司中的標桿性企業。

 

現在看來,云礪起碼做對了幾件事:抓住了稅改(營改增、電子發票)這一中國企業互聯網發展中的獨特驅動因素;通過對中國企業所處原生場景的把握、迅速地改善供應鏈協作和票稅管理,滿足了企業不斷增長的數字化需求;重視并充分放大、無限延伸網絡效應,把海量企業的上下游交易數據有效連通;如饑似渴地吸納來自不同行業的業務專家,讓這些一流人才成為云礪自身發展的最大驅動力。

 

但對吳云來說,他始終在做的就是一件事:堅持長跑。縱觀全球企業軟件公司發展歷程,即使是Salesforce這樣后期取得爆發性成功的公司,也經歷了至少6年的打基礎的時間,才開始快速成長。優秀的企服公司無一不是負重前行、在漫長時間里穿越重重考驗。吳云從第一天就清楚,云礪想做的—成為企業連接與數據服務的基礎型軟件平臺,不會在短期里帶來爆發性收益,他想到達的目的地,唯有以跑50公里的耐心與決心,才能抵達。就像吳云所說,正因為中國是一個連接要求更高、連接難度更大的市場,這里一定會誕生世界級企業軟件公司,相信云礪能夠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

 

高瓴專訪 | 云礪(票易通)吳云:像連接人與人那樣,讓企業和企業高效地連接

 

 高瓴 為什么決定創業?

 

 吳云 我是2015年出來做云礪(票易通)的。之前我在寶鋼,接手了一個非常有挑戰的任務,就是牽頭來給(寶鋼)集團做它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系統,這也是國內大型央企最早的企業共享信息中心之一。

 

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我們對像SAP、Oracle這些企業軟件巨頭,尤其是它們的ERP系統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結果就是被震撼了。相當于大家都在造車,本來我們也造出來了,覺得自己造得還不錯,直到你去參觀了全球最頂級的車廠。

 

我深深地發現,原來我們的軟件,無論是工業軟件還是企業軟件,比起全球一流水準還有著非常大的差距。

 

而那個時間點,恰好又是國內全面實施營改增(2016年5月1日)的前夜,企業們在集體面臨一場大考:增值稅后,企業如何減少合規性成本?如何避免出現合規性風險?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高效協同如何處理?

 

我覺得我們可以幫助企業來解決這些問題,通過我們自己研發的、更好的企業軟件平臺來解決。 

 

 高瓴 企業服務尤其是財稅領域已經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了,云礪選擇的切入點是什么?

 

 吳云 以我們當時給寶鋼做的系統為例,寶鋼和它上游10萬家供應商在做連接的時候,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在中國,交易雙方其實還需要跟購方稅局和銷方稅局連起來,但并沒有一個成熟的產品或者公司能把這件事做好。歐美有一些能連接上下游的企業軟件,比如Ariba,像Coupa,做得還不錯。但中國其實是一個連接要求更高、連接難度更大的市場。

 

中國企業數量已超美國,甚至中國大陸企業在世界500強中的數量也超過了美國。我們相信首先中國肯定會出現世界級的企業服務公司。在我們看來,人與人之間的互聯網連接已經非常完善,微信、QQ都是非常好的產品;但B2B的連接卻還很原始。企業服務在2015年國內的發展階段,就像1999年的互聯網時代。在這里面,我們相信有一個非常大的時代機遇。

 

我們選擇了從企業發票管理平臺切入。但這只是一個開始,長期我們想做的是連接企業的協同服務平臺。為什么能做平臺?因為我們發現企業的連接和人的連接一樣,也有很強的網絡效應。在中國發票是推進企業協同的最好抓手,發票的標準屬性可以帶動企業間結算標準化,未來還可向交易的上下游延展。隨著平臺上的企業越來越多,構成了一張無限擴張的網絡,每個企業都會受益于平臺結算規模的擴大,企業間交易協同也會隨著新增企業增多而產生巨大的網絡效應。

 

以地產行業為例,萬科和保利的供應商重合度極高,在簽約了這兩家作為標桿客戶后,像華潤、碧桂園、金地等企業也都很快成了我們的客戶,地產行業前50強企業我們服務了近80%,整個行業絕大部分的供應商以及地產商都入網,網絡效應非常強。

 

 高瓴 但另一方面,很多企業已經選用了SAP等成熟公司的產品。全球巨頭面前,中國創業者如何突圍?

 

 吳云 從技術細節上來說,比如歐美的整個交易是在合同上的,中國是在發票上,如果只是把雙方簡單連在一起,并不能完成交易閉環。這些技術上的縫隙首先給了我們空間。

 

如果按企業總數來講,任何一個ERP系統在國內的覆蓋率都沒有超過5%,toB是一個極度分散的市場,并且還在越分越細、管理精度越來越高。ERP屬于企業內部信息化系統建設,優化內部管理流程和資源,比如生產、庫存、質量、成本等。我們認為,接下來ERP系統還會變得越來越多,所以更需要一個獨立的、能把所有這些ERP系統連接起來的第三方,通過連接不同企業而實現內外部協同一體,云礪要做的就是這個中立的第三方。

 

但另一方面,沒有人會因為你是創業公司就降低要求。企業服務是個適用短板理論的市場,從營銷、銷售、售前、解決方案、交付、運維、客服、產品、研發,這一串鏈條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短板,都無法獲得客戶的認可。尤其是服務大B,世界500強的客戶本身就代表行業頂級專家,作為供應商,讓IT人員來定義業務需求顯然是不合理的。企業需求是一個多元復雜的體系,行業Know-How比起消費者行為來說,更難以被洞察。

所以對于我們來說,一方面,中國企業有原生的場景、有尚未被很好地滿足的需求;另一方面,你必須從第一天就準備好,只有親身在業務場景里浸泡過多年,才能摸清楚真正的業務規則,才能從day one開始不浪費中國企業給你的機遇。

 

另外,云礪通過構建“企業服務生態圈”來夯實供應鏈協同平臺實力,投資孵化了眾多科技公司,如盈佳云創、藍稅、司庫立方、計支寶、百特搭、商聯等眾多知名品牌,生態企業聯合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協同效益和商業效益。

 

 高瓴 創業7年,最難的是什么?

 

 吳云 最痛苦的還是從0到1。在寶鋼搭那套系統其實也花了8年,而且它是世界500強,6000多億的體量。本來你以為,我已經有了這樣一個經驗;但是真正到出來做一個公司、尤其是實現它的商業化,還是遇到了非常多的挑戰。最開始那一段,我們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坑,我們的團隊是用人肉把那些坑填上去的。

 

包括一開始去找客戶,很多場景今天還記憶猶新。原先我們在大平臺,去哪里都挺被尊重的;做票易通之后去見一家很大的地產商,連去了3天,大冬天,每天站在人家樓下5小時,最后得以見了5分鐘。

 

包括第一次我們給客戶系統上線,團隊就沒睡覺,每天干到早上5、6點,然后換一波人,8點接著干,這樣一個月,終于把我們第一個項目上上去了。但可能只有經歷了這個,大家才會發自內心的感到,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在為一個共同目標往前沖。

 

 高瓴 作為一家以財稅為基礎的供應鏈協同創業公司,你認為云礪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吳云 最核心的秘訣就是以客戶為中心。云礪之所以能服務超大型企業客戶,和我們的團隊建設有非常重要的關系,中國SaaS產品賣不掉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IT人員不理解真正的業務需求,不能和企業的發展戰略相匹配,我們相信必須讓懂企業戰略、懂業務的專家來完成業務建模。

 

在云礪,我們是圍繞客戶需求來搭建服務團隊的,從戰略、核心業務、解決方案落地一站式全方位匹配客戶。戰略方面,我們擁有中國管理咨詢業的開創者;技術和解決方案方面擁有來自SAP、Oracle、微軟、華為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技術專家;業務方面有來自地產、零售、餐飲、互聯網等各行各業的專家來定義需求并參與建模,我們能和企業一起看得更遠,為未來打好基礎。

 

 高瓴 你想把云礪做成一家什么樣的企業?

 

 吳云 企業服務毫無疑問是一條非常漫長的路。比如說,大家現在看到的都是Salesforce近3年的爆發,成為全球最頂級的SaaS企業服務軟件的標桿,卻忽略了它從1999年開始的探索與掙扎。即使在美國這個最成熟的軟件服務市場,也是上千名頂級工程師奮斗了20年才成就了今天的Salesforce。

 

在中國企業服務市場的探索一定也是一條非常艱苦的道路,我們創立云礪的初心,就是要找到一群有遠大理想的伙伴,在時代變革和中國崛起的大勢之下,開創一家令世界尊敬的企業服務公司。我們有耐心,我們堅守自己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即成為全球第一企業協同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最有品質的企業服務,做一家有品質的企業,從我們手里誕生真正好用、讓客戶尊敬我們的產品。

 

 高瓴 作為創始人,每天驅動你的第一個念頭是什么?

 

 吳云 我是個馬拉松愛好者,平時訓練可以跑50公里。我第一次參加正式的馬拉松比賽時,才知道節奏的重要性。前5公里很多人會沖得很快,等到35公里的時候,連走路都邁不動。創業也一樣,我從一開始就會和投資人說,這個事業是一場艱苦的馬拉松,需要足夠的耐心與決心。

 

對于我來說,每天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們離目標又近了一步。我認為中國要崛起,實際上有三樣東西必須得崛起,一個是軟件,一個是芯片,一個是這個高分子材料。在這個事情上面,我們這代人是有責任去把它做好的,可能需要兩代人才能達到我們的理想,但是起碼我拼盡全力了,起碼我離我的目標每天都近了一點點,這個東西是支撐我走下去的最大的源動力。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高瓴專訪 | 云礪(票易通)吳云:像連接人與人那樣,讓企業和企業高效地連接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資深作者高瓴
高瓴
0
上海云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實力廠商
實力廠商
優質服務
優質服務
及時響應
及時響應
立即詢價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