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死大洗牌”,平臺賣家如何打響“自救”保衛戰?(下篇)

去年,可以稱之為跨境電商行業最艱難的一年,伴隨著亞馬遜封店行動、跨境物流價格飆升等等因素,一大批中國賣家相繼倒下,資金凍結量預計可以百億計算!
尤其是在競爭本就激烈的紅海電商,賣家們想要安全穿越這段“動蕩期”簡直是難上加難!
面對行業的洗牌,一些平臺賣家紛紛選擇“出逃”,開啟一場跨境“自救”保衛戰。
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經過去!跨境賣家一定要做好充足準備工作,才能挺過這場“寒冬”。
近來,我們能發現很多中國互聯網大廠包括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小米、茄子快傳、UC瀏覽器等互聯網科技企業都已經聚焦海外業務,尤其是東南亞市場,這無疑是給賣家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據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發布的2022年的電商趨勢報告顯示,菲律賓這個國家,今年的零售電商銷售額增速將領跑全球,增長高達25.9%。

菲律賓作為東南亞第二大人口國,GDP增速為東南亞第一,2021年菲律賓GDP市場規模經濟達到120億美元。在社交媒體使用上,菲律賓的用戶滲透率為67%,使用時長在東南亞各國居榜首。
與此同時,據谷歌和淡馬錫中的報告顯示,菲律賓的互聯網經濟在2018年價值50億美元,到2025年預計將翻兩番,達到210億美元。對外貿人而言,這是一個相對容易開拓的新興市場,可以值得入手。
傳統的鋪貨模式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畢竟鋪貨是廣撒網撈魚,會有繁多的sku,什么時候侵權了都不知道。而精品路線走的是產品品質,但由于站內的廣告、站外的引流、測評啊,圖片也要求很高,一般一個鏈接要砸十幾萬,幾十萬啊等等,壓了過重資金,內卷嚴重,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去維持!

所以,精鋪模式對于現在賣家朋友來說是相當友好,深挖兩三個自己熟悉的類目,然后用心垂直、深挖。精鋪可以降低因為選品失敗帶來的過大損失,增加選品成功的幾率,省去內卷的消耗。
當然也需要留有足夠的時間來運營,了解平臺的新玩法。
1、優化Listing
走精美路線,可以沒有酷炫的主圖,但是必須在細節之處打動客戶,全力滿足產品這部分特定客戶的需求,精準定位買家群體的產品。
2、重視相關數據
做好數據統計分析,及時掌控并決策。合理分析出選品、采購,把控銷售、庫存、售后等數據,提高產出,減少后續的風險概率。
3、了解庫存控量
切勿盲目囤積貨物,一定要用理性的數據分析來確定最終的發貨時間段和發貨數量,多次少補,寧愿賣斷貨,也不要壓貨,也可以采用預售的模式來降低庫存壓力,有必要的時候可以配合專業的倉儲管理系統,這樣你的倉庫管理會變得更加事半功倍。
去年跨境電商行業的一個標志性封號事件,其中受影響較大的是有棵樹,但在選擇布局其他平臺后,收獲頗豐,2021年度報告顯示,有棵樹布局的其他平臺皆呈增長狀態。此外,通拓母公司華鼎股份也表示正在進行多平臺布局,將加大速賣通、沃爾瑪等其他電商平臺的銷售占比,以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所以,做跨境電商可以選擇多渠道、多平臺布局,避免一個店鋪被封而全盤皆輸。多平臺布局已成大勢所趨,尋找有潛力有實力新的電商平臺也是賣家新的出路之一。
雖然從短期來看,亞馬遜的霸主地位依然無法撼動。雖然平臺的規則在不斷嚴格,賣家的運營難度逐步提高,但是如果能在亞馬遜站穩腳跟,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大的,所以賣家還是可以繼續深耕。但是,如果是有能力的賣家,建議可以把亞馬遜作為重點平臺發展,其次選擇一兩個平臺入局。
合規勢在必行,禁止觸碰平臺紅線
賣家在運營過程中,一定要了解各個平臺的運營規則,不能抱有僥幸心理,渾水摸魚,鋌而走險,不然后果很嚴重!切勿越過紅線,讓自己的賬號陷入“危險”之中,需合規化運營,店鋪才能長久地運營,方能在跨境這條路上越走越好。

1.切忌刷虛假評論
大家都知道國內電商平臺賣家為了店鋪銷量和好評會找人刷單,這在國內都是常事,基本在網上購物的都知道這個問題。但是做跨境電商的話平臺上是嚴禁這種行為的,沒必要去冒這個風險。
2.切忌售賣侵權產品
跨境平臺一般對商品的知識產權保護都是很重視的,這個對他們平臺自身的口碑也是有影響的。一定把知識產權問題重視起來,只有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才能走得更遠!尤其是亞馬遜平臺,亞馬遜的服務是針對全球的,在亞馬遜上面侵權的話 ,輕則違規扣分,重則直接關閉賬號。
3.商品圖片處理好
新手賣家剛開始做的時候上傳產品圖片不要直接用在網上搜到的圖片,最好是自己拍攝的,或者是有版權的,照片的要求風格簡約,上面只能有產品的照片,不能像某寶上那種有紅色的爆款標簽。
4.切忌隨意向買家發送宣傳類郵件
在客戶下單后或者訂單配送的時候可以給客戶發送郵件,除此之外賣家都不能給客戶發送推廣類郵件,否側客戶可能會想平臺投訴賣家,被投訴后果也是很嚴重的。
5.切忌關聯
用一套資料注冊多家店鋪,這是無貨源鋪貨模式的常用操作,這個平臺可能會識破的,如果店鋪里賣的商品不屬于一個行業應該不會被發現,但也是有風險的。
跨境電商看似危機四伏,實則孕育新機,只要合理掌握“自救”方式,方能在這場顛簸期中站穩腳跟,在“逆勢”中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