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吳昊
+ 關注
2022-05-11 11:38
3021次閱讀
在首期“CEO實戰營”中,我與十幾位SaaS企業創始人探討產品、銷售和財務模型3個方面的話題。在“財務模型”共創會前,有同學問到NDR的準確算法是怎樣的?確實很多SaaS公司都沒弄清楚。我上周就花功夫研究了一下。
以前我也認為NDR≈金額續費率,不用太糾結。
沒想到,當我列出了續費、增購、多次增購、退款等9個例子后(將在下文展示),發現兩者從公式、結果、到背后應用的差異都很大。我又花了幾天查資料、與CSM高手探討,最終在這里推薦一套續費率及NDR的算法公式,以及不同應用場景。
先從相對簡單的續費率說起。
續費比率分兩種,分別是客戶數續約率(簡稱續約率)和金額續費率(簡稱續費率建議公司內部可以統一管理詞匯。
我們先列計算公式: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本文所有的實續金額中都包括增購,下同)
請注意,有個很多企業用的公式是錯誤的:當月續費率 = 當月實續金額 / 月初應續
我做個表格大家一看就懂了: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我們看到,5月份的應續100萬中,有的是提前續到的(30萬),有的是當月實際續到的(50萬),還有的已經錯過續費期,也許我們還沒有關停賬號,后續月份又挽回的(5萬和3萬)。
所以我們在5月底計算續費率為80%;9月底為85%. 實際工作中,到了年底這個續費率還會略微上升一點。
這樣算續費率指標有個缺點——到了5月底并不能知道5月份應續金額中,最終(例如到年底)有多少金額能實際續到?實際操作中,客戶成功部門是有一個大致準確的經驗數字的:后續月份大概還能挽回2~8%(本例為5%)。
我們也講講錯誤算法——當月續費率 = 當月實續金額 / 月初應續金額。
如果我們用5月份的實際續費金額(120萬)除以應續金額(100萬)就會得到一個非常錯誤的續費率。這在實際工作中也會常常發生,提前3個月做續費準備,有部分客戶提前1、2個月續費、“寅吃卯糧”的現象是正常的。但我們在關鍵指標的算法上不應該有漏洞;這樣會誤導團隊、也會誤導決策。
 上面說的是“月度金額續費率”。那么年度呢?
年度續費率的算法也是一致的,我們應該用“應續中的實續”來作為分子,而非所有實續金額的相加。
續費率 = 當應續客戶累計實續金額 / 年初應續金額
那大家會問了,如果截止1月1日做統計,10月、11月、12月還沒來得及挽回的 5%”漏算了,怎么辦?
我是這樣考慮的:①這個挽回的比例本身很低,而且只涉及最后2、3個月份;②年底有各種沖刺及促銷活動,活動后還能挽回的比例更加有限。因此這部分影響大概在1%左右。最后,③如果每年都用同樣的算法,做年度間的對比,干擾就更小了。
有的企業還會算一個“不含增購的續費率指標”。這個指標與“(客戶數)續約率”一樣,都是做歷史對比用的二級指標。
至于續費率指標的意義是什么?我們拿它與NDR做對比更容易理解 ——
首先我們看看NDR(Net Dollar Retention Rate,凈收入留存率,以12個月為周期計算)與年度續費率統計客戶集合的差異。
NDR的計算范圍是上期(T-24個月至T-12個月)的有效客戶集合。
年度續費率的計算范圍是當年服務到期的客戶集合。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在所有銷售合同服務期都是365天(閏年為366天)的情況下,兩者的客戶集合是一致的。而在SaaS公司經營實務中,都會有部分超過或短于12個月的合同。所以NDR與續費率的統計范圍總是不同的。
順便說一下兩個指標的統計周期。
續費率:可以有年度續費率、也可以有月度續費率。(請注意,兩者不是簡單的算術或加權平均的關系。)
NDR則必須以12個月為跨度統計。但同樣可以有全年NDR,也可以有上年5月份至當年5月份的NDR。
我在自己的SaaS專業群里與北森、神策、領健的客戶成功高手們聊NDR算法。大家對算法的意見也不統一。但我們先聊出一個原則:大道至簡。
其中做過實施及客戶成功VP的張濤講出一個故事:之前我們搞了一個特別復雜的NDR版本,發現大家理解不了......后來就用了特別簡單的一個算法。
—— 理解不了就無法落地執行,所以過于復雜的“完美”設計沒有意義。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是的,我們需要選擇一個簡單易懂的。
常見的NDR公式是這樣: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但計算ARR需要把全年MRR(Monthly Recurring Revenue,月度經常性收入)加一遍,這個非常復雜、易錯。更重要的是,這個公式是有漏洞的。
咱們來看一類很常見的具體的例子: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客戶A0:去年7月一個36萬元、一年期的合同,MRR=3萬元。今年7月原價續費。
去年ARR=MRR x 6個月 = 18萬元。2022年的ARR=MRR x 12個月 = 36萬元。
按ARR算NDR為200%,而按照期末月份(兩年的12月)MRR計算NDR=100%.
哪一個更能反映真實業務狀況?
—— 這個客戶的價值貢獻明明沒有變,按ARR算卻會多一倍。我們可以說,按ARR計算NDR是不準確的。
 
為此我閱讀資料、羅列各種場景及與高手們交流,研究一個星期后確認了一個適用面很廣的結論。在此我推薦這個公式: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前兩天看到公眾號“石麻筆記”的一篇文章介紹,Dave Kellogg在SaaStr大會上也推薦了用MRR計算NDR的算法;鏈接見文末。這也印證了我的推論。)
 
有朋友問,一年有12個月,只看最后一個月的MRR能準確嗎?
我細想了一下,MRR已經是一個過往歷史業務以及當年全年業務的積累。去年底的這群客戶,無論是續費、增購還是斷續,都會反映到MRR中。所以最后一個月的MRR正是反映了以往全部歷史的業務結果;不僅包含當年的、還包含往年的業務積累。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談清楚續費率與NDR的公式,我們再看看兩者在具體案例上的差異。
為了清晰對比,我由簡單到復雜設計了9個具體的例子(統計時間點都是2022年12月份)。
上文出現過的“客戶A0”是一個最簡單的案例:按12個月為周期付費,ARR為36萬,每月MRR為3萬。如果該SaaS公司只有這一個客戶,那么公司的2022年NDR與金額續費率都是100%.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咱們由淺到深增加案例的復雜度:
客戶A1:與客戶A0只有一個差別 —— 在上一年10月發生過10萬元的增購,增購到期日與下次續費拉齊(正好是10個月)。由此MRR增加1萬,請見下表中的紅色數字。(大家會發現從MRR的角度看收入會非常清晰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從2022年NDR的角度,NDR=本年12月份MRR(4萬)÷ 上一年12月份MRR(4萬) = 100%
從續費率的角度,年初知道該客戶MRR=4萬,所以今年應續金額為4萬*12=48萬。注意——金額續費率與NDR的統計客戶范圍不同,但兩者的分母卻都是通過MRR*12計算的。續費率的“應續金額”并不是把去年的合同總額合計,即,不是36+10=46.
本例中,本年實收也是48萬,所以金額續費率=100%
兩者一致,都反映:該客戶今年沒有變化,既沒有增購,也沒有斷續。
 
我們再看下表中的客戶A2,比A1多了一個本年的增購10萬元。雖然也是10萬,但只覆蓋5個月服務期,MRR增加2萬。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NDR = 年底MRR(6萬)÷ 去年底MRR(4萬)= 150%
年初應續還是48萬(去年底有4萬MRR),本年實收金額=10萬+72萬=82萬。續費率=82萬÷48萬=171%.
兩相對比,我們可以發現NDR的“150%”更能反映客戶價值貢獻的增加(MRR從4萬元增加到了6萬元)。而金額續費率在反映客戶價值方面就比較粗糙了,但“實收”也是有意義的。這一點我們下文再深挖。
 
【以下幾段綠色文字部分較難理解,讀者第一遍閱讀本文時可跳過,歡迎第二遍回味】
大家思考一下,為何客戶A2的金額續費率比NDR高了21%?(兩者分母相同,但續費率的分子多了10萬元)。
 
如果客戶在2022年續費后,再多一次增購呢?——咱們看看客戶A3: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客戶A3比A2,多了一個2022年10月份的9萬元增購(MRR增加1萬)。
這時候,金額續費率只比NDR多出15%?(差7萬元),差距反而變小了?
想出答案的讀者,歡迎在文末留言。我也是想了好一陣才想明白。我們弄清楚這一點,就會更加深刻地理解續費率與NDR的差別。
 
大家都關心多年單對NDR和續費率的影響,我們也舉個例子: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咱們對比一下客戶B0與A0的區別:從2021年7月份開始,SaaS公司提供給A0與B0的服務相同。只不過A0是每年收36萬,B0是買2年送1年(打了0.67折)。
原本A0客戶36萬的合同(MRR=3萬),B0客戶改為買2年送1年,合同額72萬(MRR=2萬),可以看到雖然回款增加一倍,但MRR少了33%.
到了2022年,MRR沒有變,所以NDR是100%;但在計算年度金額續費率時,分子分母都不會有這個客戶,所以該客戶對2022年的金額續費率沒有影響。
 
案例再來一個小變化。如果客戶A7在2021年與客戶A0一樣,都是簽了一個一年期36萬元的合同;但到了2022年續費時,提前續2年送1年,NDR和續費率會如何計算?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續費買兩年送一年,MRR從3萬元降低到2萬元,NDR = 67%;但金額續費率卻增高到200%.
通過這個例子,大家是否能更強烈地感受到NDR與續費率的差別?
 
對于斷續后挽回、第一年即退款、跨年退款等例子,我也都做了續費率與NDR計算結果的對比。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細看下表。意思相近,我就不贅述了。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案例、數字、公式列了半天,相信大家自己也能推想出我的結論了 ——
NDR反映的是公司客戶價值的增減;而續費率反映服務、續費工作的執行落地。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對于投資人、CEO及財務部門來說,NDR是非常重要的衡量SaaS公司價值的指標。
而對于實操落地的客戶成功部門來說,用續費率更能衡量他們的工作業績。
相對的,NDR對于CSM來說,有很多他們不能控制的因素,例如,公司出臺的續多年政策等。而在歷史指標的基礎上,提升(客戶數)續約率到80%、提升(金額)續費率到95%(含增購)......這些則是CSM可以直接努力的。
SaaS公司的計費(Billing)有多種方式。下圖是3月底我啟動“定價系列”時,讀者朋友們配合做的定價方式調查結果:

吳昊: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除了OP方式,上面的5種計費方式本質都是“訂閱”。都適合按照本文的方式計算NDR和續費率。
對于按月計費的SaaS產品(中國較少見,硅谷有一些),按我這里推薦的、用MRR計算NDR的方式更沒有障礙。

【致謝】感謝張濤、賀亞玲、黃帆、楊康杰、汪楚航、田原 六位同學參與本次研討及提出建議

【作者簡介】本文作者吳昊,SaaS領域的知識沉淀者,創業顧問,《SaaS創業路線圖》作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SaaS白夜行,原標題《SaaS創業路線圖(149)續費率與NDR在算法及應用上的差異

SaaS創業路線圖之SaaS的銷售模式和營銷組織演進

資深作者吳昊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