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對低代碼要保持清醒 從產生實踐效益出發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

科技云報道
+ 關注
2022-05-23 10:48
547次閱讀

對低代碼要保持清醒 從產生實踐效益出發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

要學會與“黑天鵝”共舞,未來的機遇就蘊藏其中。
延續了兩年之久的新冠疫情就像一道分水嶺,不僅正在重構世界的游戲規則,也改變了各行各業的運行邏輯。
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等得到廣泛應用,線上打卡、即時溝通、文檔編輯、在線互動、實時體驗等越來越細致入微的功能,支持各行業在應用場景中高效協同和加速創新,云簽約、云招標、云面試、云培訓等云上協同實踐正成為新趨勢。
 
根據數據研究機構IDC統計,2020年有30%以上的企業打破原有的終端部署模式,更多圍繞未來工作的三大核心因素進行新終端部署。

無論是在教育行業的“智慧課堂”,還是成長型企業的“智能辦公”,以及更多大型企業引入的遠程視頻會議系統解決方案等,都在加快企業進入未來線上模式的進程。
伴隨在線趨勢興起的是低代碼這個之前飽受爭議的領域。

2021年,“低代碼”接力“中臺”燃起了熊熊之火,引發眾多業內人士論戰。
其中有兩種極端的觀念,一種是“低端炒作”、“無用玩具”、“行業毒瘤”,另外一種是“顛覆行業”、“取代程序員”。
雖然低代碼爭議很大,但我們并不能否認,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正在慢慢認可低代碼的價值,并已開始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低代碼/無代碼的概念并不新鮮,它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的無代碼編程 (PWCT) 和類似系統。但是,這一概念在開發者社區中并沒有那么重用或得到支持。

但如今,數十種低代碼/無代碼平臺和服務開始涌入市場。所謂的低代碼開發,即無需程序編碼或只需編寫少量代碼,就可以快速生成應用程序。
對企業來說,這能降低IT技術門檻,讓更多一線業務人員,參與甚至主導項目的開發。
 
與使用計算機編程語言構建應用程序的傳統方法不同,低代碼開發平臺是使用圖形向導來創建和構建軟件的應用程序開發平臺。

因此,在許多情況下,低代碼或無代碼是作為可視化開發工具來幫助設計人員進行拖放、組件瀏覽器和邏輯構建器的。
 
低代碼開發通過將比較常見的功能模塊組件化,通用的業務場景通過模板化處理,減少了重復編寫代碼,降低了企業組織和業務部門對IT 部門的依賴。

通過對業務部門進行簡單技術知識培訓,業務部門也可以參與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這樣不僅減少了需求部門與技術人員的溝通成本,降低人員成本,同時模塊化處理方式,避免了重復編寫代碼,縮短了開發周期,可以說完全符合企業降本增效的理念。
 
Gartner預測,到2024年,四分之三的大型企業將至少使用四個低代碼開發工具,低代碼將占應用程序開發65%以上的比重;同時中國的LCAP市場收入,近五年將以25.4%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
對低代碼要保持清醒 從產生實踐效益出發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
實際上,互聯網大廠早已盯上低代碼市場。
2020年12月,阿里云將低代碼開發平臺“宜搭”接入釘釘;2021年,騰訊云推出“微搭”低代碼開發平臺;釘釘低代碼平臺“釘釘搭”聯合低代碼廠商,還成立了低代碼聯盟。

如果大家留意,可以發現各種開發者大會和技術大會,都會有低代碼的專題。
 
《2022年中國低代碼行業生態發展洞察報告》指出,當今物理世界正在經歷數字化再到智能化發展的蛻變過程,其中軟件開發技術作為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必要發展支撐,成為企業運行模式變革的重要推手。

云原生作為產業數字化的關鍵技術之一,催生出低代碼等新一代軟件開發模式,讓軟件開發逐漸向門檻低、迭代快、可擴展的低代碼開發轉型。
 
事實上,相比一些陽春白雪的高深IT技術,有點下里巴人的低代碼其實更能表達出技術的普惠性。
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應用程序開發模式和工具,低代碼開發平臺以敏捷易用、高效可靠等優勢,獲得了眾多企業青睞。可以說,低代碼發起了一場針對應用軟件開發的“效率革命”。
 
但是,在各行業復雜環境中,如何構建企業級低代碼開發平臺,使其能夠持續發揮敏捷、可靠等優勢,為企業發展提供創新動力,很大程度取決于平臺規劃和建設的以下實施方式與關鍵要素。
 
“軟件定義一切”,企業必須具備“駕馭軟件的能力”。
然而面對碎片化、個性化的業務訴求,企業內部IT的力量在原有的模式下很難快速的響應業務端訴求,因此,企業需要通過架構重塑,利用中臺架構思想,讓技術業務化,場景化,通過低代碼的手段,讓IT或者業務部門能夠運用技術,快速的定義軟件,提高整個軟件的交付效率,從而加速和深化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很多企業的業務需求廣泛,有很多地方需要搭建應用。

如果自研,在開發上會遇到很多問題,成本也高。而購買低代碼產品,只需要一兩個技術人員就能搭建出來。這也是低代碼得以流行的重要原因。
 
據Forrester咨詢公司預測,低代碼開發平臺市場將從2017年的38億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212億美元,前景可觀。
艾瑞咨詢2022年發布的《生態聚合-中國低代碼行業生態發展洞察報告》顯示,從當前行業滲透現狀來看,制造業、泛互聯網、教育等勞動力密集的行業滲透率相對較高,預計制造業中低代碼應用滲透率在20%左右。

市場中,像國內的聲網、宜搭、簡道云、伙伴云、輕流等廠商以及海外的Mendix、Zoho Creator、Kintone、Caspio等企業正在發揮其價值,滿足業務數字化轉型的需要。
 
對低代碼要保持清醒 從產生實踐效益出發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
 
比如聲網就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在教育細分賽道挖掘到了潛在的機遇點。

近日,聲網發布了在線教育多場景教學解決方案,包括在線音樂、在線美術、在線職業教育、在線編程、Stem在線教學解決方案。
為兼顧降低教學場景研發門檻和課堂教學質量,聲網還發布了從PaaS到aPaaS教育產品矩陣,并聯合生態的SaaS教育、智能硬件、云市場組件等伙伴,共同整合互動應用技術服務,為教育線上化的全方位業務賦能。
 
聲網數據顯示,在職業教育和成人興趣學習方面,其2022年一季度的音視頻分鐘數同比增長了230%。
聲網在教育場景上實現了視頻互動大班課,能支持128人音視頻上行;學生端和老師端提供了背景虛擬化、人像摳圖、美顏、虛擬人像等功能;復雜環境下能做到AI降噪和回聲消除;在SDK崩潰率上,聲網的指標是0.004%,遠低于0.4%的行業平均水平,可以更好地保障課堂的穩定流暢性。
 
但目前來看,這一賽道在技術、市場、資本等多方面都還有問題待解決。
 
從技術上來看,低代碼還做不到讓每位普通操作者都可參與創作。目前低代碼的成熟度,還停留在需要技術人員在一線業務員和開發商中間做溝通的程度。
 
應用到市場,對于企業來說,企業是否愿意花費精力為員工培訓,或員工是否愿意學習,這都是企業猶豫使用低代碼平臺的原因,這也是供應商難以開拓中小企業的原因。
 
在資本方面,國內低代碼賽道,2015年出現了大量低代碼供應商,2018年開始,資本跟進,投融資數量變多。

據《2021中國低代碼/零代碼全景產業研究報告》,在融資水平上,低代碼供應商處于天使輪和A+輪居多,融資品牌不超過50家,大量腰部和中小供應商還處于孵化期。
 
在應用層面,大量組織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低代碼認知不足,信息化程度還在初期階段。在低代碼領域,目前還是以IT技術較為厚實的中大型企業客戶為主。

在企業市場,有超71.5%的企業并沒有聽說過低代碼相關技術,對低代碼還處在較低認知水平。有認知的、嘗試或者已經使用的企業還不足10%。
 
顯然低代碼之路仍處于漫漫征途的起步階段。

但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推動力和前沿技術,無論是應用需求還是市場空間都是巨大的。
歷史總在爭議中前行,很多爭議永遠也不會有定論,不過對于低代碼,我們需要時刻保持客觀、清醒的態度看待每一個技術概念風口,要從解決實際痛點和產生實踐效益出發,才能讓低代碼健康地、可持續發展下去。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科技云報道”(ID:ITCloud-BD),36氪經授權發布,原標題《與“黑天鵝”共舞,讓低代碼流行起來!
0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