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第一城”,網安長沙以何安網?
文丨智能相對論(aixdlun)
作者丨陳壹
再攀高峰,“三大高地”助推網安長沙“網長安”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如今,中國已進入數字化建設高速發展期,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智慧城市等成為新趨勢。2021年,長沙數字經濟總量預計接近4000億元,位列2021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第12位,已躋身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
數字化發展,給我們的生活改善、產業發展、效率提升、城市管理等帶來巨大提升。同時也讓我們面臨更復雜的網絡安全問題——網絡攻擊、數據泄露、高危漏洞、軟件勒索等愈發頻繁,網絡安全的重要性、緊迫性愈發凸顯。
尤其是在2021年,隨著《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網絡安全漏洞管理辦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多項政策法規接連發布,國家將網絡安全提到一個全新高度。
作為移動互聯網第五城,敢為人先的長沙,在這一波新浪潮中,通過搶先布局網絡安全工作建設,大力推動網絡安全產業和生態發展,再次勇立潮頭,以“中部網安第一城”的實力和魄力,成為網絡強國的“排頭兵”。
6月21日,一場特殊的“戰役”,將在長沙打響——由長沙市網信辦主辦,在真實網絡環境下,來自全國的16支一流網絡安全隊伍,對長沙市120個重要信息系統開展了一場網絡空間攻與防的較量。
在網絡病毒肆意蔓延,信息泄露防不勝防、網絡攻擊層出不窮的當下,這場“網絡安全應急演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排查安全風險漏洞和短板弱項、強化網絡安全意識、鍛煉網絡安全人才、積累網絡安全實戰經驗,從而有效提升風險感知、分析研判和應急處置能力......
據長沙城市網絡安全運營中心負責人介紹稱,開展城市級的“網絡安全應急演練”,長沙是全國第一個大規模推進的。去年長沙開啟城市級網絡安全應急演練,是全國省會城市中攻擊隊規模和參演單位規模最大的活動,給其它城市打了個樣。隨后全國先后有多個城市跟進,成為一股新潮流。
該負責人稱,網絡安全本質是場“攻防戰”,也是一場隱蔽戰。攻擊者可以跨時空發動攻擊,可以說“無處不在”,且攻擊手段多樣、犯罪不留痕跡、手法非常隱蔽,往往網絡安全事故發生后,人們才后知后覺。同時,它造成的損失又是巨大的,嚴重威脅經濟、社會和國家安全。
因此,實戰演練是多維度提升網絡安全的最好手段——它讓隱蔽戰可視化,從而發現不足提前補漏、提升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術、鍛煉人才等等。
這也是長沙率先全國,開啟城市級網絡應急安全演練的重要原因——以練為戰。相比去年,今年網絡安全應急演練”的實戰性、技術性、聯動性、影響力等全面升級。原因很簡單,因為演練效果顯著,讓更多人網絡安全意識提升,也更愿意參與其中;因為技術提升,讓演練場景應用越來越廣,對抗更接近實戰......
而這,只是長沙網絡安全建設和發展敢為人先、穩中向前、不斷全面提升的一個縮影。
作為數字時代的“安全底座”和發展的“護航員”,網絡安全保障事關國家發展大計,也是衡量數字時代城市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因而成為各大城市比拼的新著力點。
據賽迪顧問最新發布的《城市數字化網絡安全指數榜單TOP30》顯示,長沙市排名全國六,僅次于北上廣深杭,高居中部各大城市之首,堪稱中部城市網絡安全“第一城”。
該排行榜根據城市數字化網絡安全管理、技術保障以及運營保障三大一級指標,以及數十項二、三級指標打分,全面客觀地反應一個城市網絡安全的現狀,含金量很高。
長沙能成為“中部第一城”,離不開其敢為人先早布局、創新實干穩向前的發展特點。
一方面,長沙人向來敢為人先,在網絡安全建設上同樣不甘人后,在多項創新上引領全國,從而獲得先發優勢。
2020年,聯合奇安信集團投資1億元成立奇安星城合資公司,建設城市網絡安全運營中心,率先探索開展城市級網絡安全整體運營服務,并建成長株潭區域級攻防演練靶場,打造城市網絡安全能力輸出中心,構建城市內生網絡安全體系。這為長沙,開展首個省會城市級大規模網絡安全應急演練提供了基礎,也為城市網絡安全能力提升實現了“質變”。
類似這種,在網絡安全領域率先全國的舉措,在長沙還有很多,遍布網絡安全管理、應急指揮調度、網絡安全審查、高效協同保障等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上。
比如率先全國地市推行網絡安全審查工作,牽頭制定全國首部網絡安全審查地方標準,將網絡安全審查的“長沙標準”和“長沙經驗”在全省推廣實施。將網絡安全工作納入全市績效考核和市委巡察范圍,對發生網絡安全事故的單位實行各類評優一票否決制;全面建立“1(市)+9(區縣)”網絡安全聯動管理機制,實現了網絡安全管理全市一盤棋。
創新網絡安全應急指揮新機制,建成長沙市網絡安全應急指揮中心,采用“5+1+N”運行模式,聯合市委市政府值班室、應急、人防等5家單位,全面接入公安、水利、交通、國土、應急等10余個部門相關數據,建立全市統一的網絡安全應急指揮調度體系。
通過“技防”“人防”高效協同,建立市、區(縣)、街道(鎮)三級網絡安全應急保障系統,形成全市一張網的網絡安全應急保障體系。并于2018年建成市級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以及在全國地市率先推行網絡安全審查工作等等。
這些敢為人先的探索,不僅極大提升了長沙市的網絡安全立體保障能力,也形成了有效經驗標準,輸出到全省乃至全國。
另一方面,通過創新實干,大力發展網絡安全技術、產業,形成了全國領先的網絡生態,建設網絡安全產業全國性高地,從而為網絡安全發展提供“強大后勁”。
2019年,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長沙)獲批,繼北京之后,長沙成為全國第二個網絡安全產業城市,網絡安全產業成為湖南高科技領域的一張金名片。
2021年一季度,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長沙)的“四大中心”——城市網絡安全運營中心、信創產業協同適配中心、工業互聯網安全應用推廣中心以及網絡安全測試認證中心,全部建設完成并投入運營。四大中心合力構筑信創產業生態圈,助推長沙成為“國內領先、行業主導”的信創產業集群發展高地。并打造以國家網絡安全戰略支撐基地為核心的五大基地,為長沙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網絡安全產業集聚區提供了新引擎,目前已為全國10余個省份提供產業發展服務。
按照“冰山理論”,露在水面以上的只是其十分之一,而另外 90%是看不見的。同樣,在拿下“中部網安第一城”背后,長沙在網絡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產業集群、網絡安全生態,已經構筑了巨大的山體、打造了一個個高地,這些反過來又讓其行業影響力和人才吸引力大增,為網安長沙打造“網絡長安”提供了基礎,打開了想象空間。
首先,長沙在事關網絡安全的CPU、GPU、SSD、DSP、操作系統等國家級關鍵核心技術上,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其中,麒麟操作系統在國產操作系統市場占比超過75%;景嘉微GPU芯片在國產圖形芯片市場占比達到85%;國科微SSD芯片年、飛騰CPU出貨量位居全國前列,達到國際先進或主流技術水平;長城銀河自主研發的DSP芯片,已實現對進口同檔次芯片的完全替代。
技術領先外,長沙國家級網絡安全產業集群基本成型。2021年,長沙信息安全產業鏈產值突破350億元,連續三年增速超過40%;全年引進重點項目40個,總投資541.43億元,并全面啟動自主安全計算產業集群建設工作。目前,長沙已集聚起1204家重點企業,網絡安全產業集群總產值超1350億元,成功構建起全領域要素齊全的網絡安全產業鏈條。
先進的技術、領先的產業集群,也讓長沙網絡安全生態穩中向好,成為全國引領示范。目前長沙已成功打造“PK”“鯤鵬”協同發展的“兩芯一生態”體系,將2400余家企業、82000多個產品融入生態,為國家信創產業的共融發展提供了“長沙模式”。
既有先發優勢,又有強大后勁,再加上不遺余力的網絡安全宣傳教育,也讓長沙成為網絡安全產業人才的集聚地和新高地。
長沙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同樣引領全國。僅2021年,全市就統籌組織全市網絡安全宣傳專題活動150場次,并榮獲中央網信辦、中央宣傳部等10部委聯合評選的“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先進單位”表彰。
而通過推動出臺《長沙市網絡安全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目錄》,聯合湖南省委網信辦與湘潭大學、湖南信息職院等高校共建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依托國防科大、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打造網絡安全“新工科”課程標準,建立覆蓋本碩博的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體系等,長沙建立了人才培養到認定的全通路。
此外,一系列國內外相關賽事在長沙舉辦,也推動了長沙網絡安全建設融合發展。
比如2019、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網絡安全論壇、長沙·中國1024 程序員節、互聯網岳麓峰會、全國信創工委會論壇等重大行業活動的舉辦,聚焦網絡安全領域關鍵技術,推動網絡安全技術、行業、生態融合發展。連續承辦4屆網絡安全·智能制造大會,推動網絡安全和智能制造深度融合。
2021年,第七屆“湖湘杯”網絡安全技能大賽,吸引全國4800余名專業人員參賽,已逐步打造成國內頂尖的網絡安全專業賽事,就是長沙“網安引力”的一個體現。長沙,已成為網絡安全產業人才高地。
目前,網絡安全產業人才缺口相當嚴重,未來網絡安全的需求還將進一步放大,對專業人才的吸引力,將為長沙網絡安全的未來發展注入“源源活水”。
可以預見,坐擁網絡安全關鍵技術、產業集群與生態發展以及人才三大高地的長沙,在網絡強國戰略指導下,堅持安全和發展同步推進,創新強化網絡安全保障的同時,還將持續激發出更強大數字動能,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奮力實施“強省會”戰略貢獻更強的網信力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智能相對論”(ID:aixdlun),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