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萬引進23名菲律賓博士引熱議,學校老師回應:權宜之計
羿閣 蕭簫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湖南一所二本院校,花1800萬引進23名菲律賓博士?!
光是每名博士的引進費就有35萬元,科研啟動費15萬元,加上住房補貼等各種費用,最高一人達到84.4萬元。
仔細一看,事情還沒這么簡單:
引進名單中的這批“哲學(教育學)博士”,一大半是這所學校已經任職的員工,然而來自什么學院的都有:
體育學院、外國語學院、理學院、食品與化學工程學院……
至于他們集體就讀的這所亞當森大學,則是一個連QS世界排名都排不上號的菲律賓院校。
事情一出,立刻登上微博和知乎熱搜,對此該校老師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回應稱:權宜之計,對升級為大學有幫助。
有網友質疑花大價錢引進“菲律賓博士”的舉動:有這些錢,什么博士請不來?
還有網友調侃,這波屬實是“出口轉內銷”了。
所以,花大價錢送一批老師去菲律賓留學,究竟是要做什么?
事情還得從邵陽學院的一則官網通知說起。
2022年7月7日,湖南省邵陽學院在學校官方主頁上,發布了一個名為《出國攻讀博士畢業返校與同類型擬引進博士名單待遇公示》的公告。
在這條人才引進公告里,學校計劃引進博士一共23人,全部畢業于菲律賓的亞當森大學,專業又是清一色的哲學,學習時間均為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
然而,在這23個人中,除了一人是從外校引進的以外,其余均為“畢業返校”的博士,有些已經在邵陽學院任職近10年。
△13年已有相關職工的報道
所以,亞當森大學究竟是所什么樣的大學?
從2022年QS亞洲大學排名來看,這所大學排在第651位(在6000+所世界院校排名中未上榜)。
不僅如此,這所學校還曾經被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發布的公告點名,要求加強認證審查……
有意思的是,不同于大部分“高冷”的國外高校,亞當森大學有非常詳細的中文官網。
其中,哲學(教育學)博士的招生簡章中,還明確地提到了這幾點優勢:無需雅思or托福成績、超短學制、海歸待遇、有文憑認證……
無需雅思或托福成績,僅需最高學歷證書和成績證明,就可免試入學;在菲累計呆滿一年,學位可直接獲得中國教育部學歷認證;高等教育文憑可獲得中國教育部認證通過,享受海歸落戶、創業等優惠政策,同時也為職稱評定創造了有利條件。
可以說是把海龜讀博的剛需研究得很透徹了(手動狗頭)。
據新京報介紹,邵陽學院與菲律賓亞當森大學有合作計劃。
對于這次的事件,邵陽學院有不少二級學院院長表示,由于難以引進國內的博士人才,學校不得不采取“權宜之計”,內部選拔一批擁有碩士學歷的教師前往國外讀博士。其中一名院長更是坦言: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說難聽一點兒,就是湊人數。但確實有利于提高教師隊伍中博士學歷的比例,對以后升級為大學、申請碩士點都有幫助。
學院升級成大學,究竟有什么要求?
在教育部頒布的《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中,有這樣一條規定:
名稱為“學院”的院校,想要升級成“大學”,稱為大學的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位的人員比例一般應達到50%以上,而師資隊伍中的博士比例一般應達到20%以上。
包括邵陽學院在內,有不少網友表示,這樣的操作其實是很常見了。
事實上,邵陽學院在2019年,確實也有過招聘碩士赴東南亞高校讀博的通告,只不過當時是在馬來西亞。
2019年6月6日,邵陽學院曾發布通知《關于招聘碩士赴邵陽學院外方合作高校攻讀博士的通告》,其中明確提到:招聘碩士到外方合作高校(馬來西亞城市大學等)攻讀博士的名額暫定為20名。
值得注意的是,通告中提到“凡經考試考核被我校外方合作高校錄取為博士生的人員,在讀期間計為我校外聘教師,并與學校和第三方機構簽訂有關協議。”
這也就意味著學校同時要支付外聘教師的工資。
就在同一天,邵陽學院還發布了一份針對在職教師的博士培養項目——推薦在編在崗碩士教師到馬來西亞城市大學和林登大學學院在職讀博。
對此也有網友認為,這批和當年計劃去馬來西亞的可能是同一批博士。
其實,除了海歸博士以外,邵陽學院在今年5月也引進過一批國內人才,不乏來自同濟、武大等985院校的博士,但有不少都沒有寫明職稱。
當然,邵陽學院的事件并不是個例。
不少網友也表示,讓本校教師到東南亞國家讀博士已經是高校比較通行的辦法。
就在今年5月,石家莊學院公布的 2022 公開選聘錄用人員名單同樣引起過網友熱議。
從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出,擬錄取 14人中有3位“海歸”博士,分別來自菲律賓圣保羅大學、喀山音樂學院和韓國又石大學。
這些在全球高校排名中基本看不到名字的學校,當時也同樣引發過網友對高校教學門檻的質疑。
所以,現在高校對于博士人才引進,究竟都有著什么樣的要求?
先以“雙一流高校”寧波大學為例。
在招聘列表中,寧波大學的引進人才分為四類:
浙東頂尖人才(A1),浙東領軍人才(A2、A3),浙東拔尖人才(B1、B2,正高級職稱),浙東骨干人才(C)(副高級職稱)和浙東優秀人才(D1、D2)。
從寧波大學招聘官網來看,浙東領軍人才(A2、A3)的要求至少需要有青年科學基金海外項目、以及在Nature/Science/Cell正刊上發表一篇、或子刊上發表兩篇的論文等要求。
至于浙東優秀人才,要求中也表明要求雙一流高校或學科評估A-的博士,至于海外博士則要求QS學科排名前50的。
但相比之下,浙東優秀人才的待遇只有60萬元安家費,具體薪資并未提及。
如果要求再低一點,不是“雙一流高校”的院校博士待遇如何?
以南陽理工學院為例,A類人才的安家費和科研啟動費分別有35萬元和25萬,文科還要再少一點;B類人才則只有25萬元和13萬元。
然而A類人才引進對于博士的要求也不簡單,對于CSSCI和SCI一區論文發表都有要求。
知乎博主@影疏則給出了更具體的回答:
沿海985入職要求2-3年海外經歷,3篇一區論文,包括至少2篇10分以上高分論文。
沿海211要求海外經歷,2篇一區論文。
西部985要求類似于沿海211。沿海雙非要求海外經歷,3篇SCI論文。中西部211要求3篇SCI論文。中西部雙非要求博士學位,SCI論文。
顯然,無論是否是雙一流高校,對于引進博士教學水平、論文質量及數量都還是有不少要求的。
對于這件事情,你怎么看?
參考鏈接:[1]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23[2]https://bbs.pinggu.org/z_zixun_jiaoshi_view.php?gid=5137[3]https://www.canedu.org.cn/site/content/4866.html[4]http://www1.hnsyu.net/jgx/zgzj/ghhd/201310/t20131022_36305.htm[5]https://www.aduph.com/h-col-101.html[6]http://www.sciencehr.net/uploads/nbdx2020/index.html[7]https://www.sohu.com/a/569011858_114988[8]知乎@影疏(已授權):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611622/answer/1023448579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ID:QbitAI),作者:關注前沿科技,36氪經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