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中職教育的輝煌、滑坡與重塑

黑板洞察
+ 關注
2022-08-10 14:32
481次閱讀

中職教育的輝煌、滑坡與重塑

導語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曾經吃香的中職,為什么到了如今卻慘遭“嫌棄”?伴隨著我國的經濟建設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經歷了怎樣的變化?現在還有人想“擠破腦袋”考進中職嗎?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迫切需要技術人才來滿足社會主義建設。“中職人才”在當時社會極為“吃香”。各種類型的農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以及短期職業技術培訓班涌現;歷史遺留下的相應職業院校均改為公立,受國家統一規劃管理;大部分專科院校被拆并到本科院校或改辦中專。許多中專甚至比大學還難進。即使之后受教育部等部門的調整規范,中職院校數量及在校生數依舊逐漸增加,直到改革前期才暫停火熱勢頭。

改革開放后,經濟建設成為國家工作重心,職業教育再度被重視起來。但由于時局動蕩,多數中職院校還未能恢復招生。大量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被撤銷停辦,高中階段普職比高達 88 : 12。上世紀 70 年代后期,中專、技工學校畢業生僅占高中階段畢業生總數的 4%。而后國家出臺了諸多政策如《關于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的報告》、《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進行改革,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占高中階段學生的比例由 1978 年的 7.6% 上升到 1990 年的 45.7%,基本上改變了國家中等教育結構單一化的狀況。職業教育也在從學歷教育為主轉向學歷與非學歷教育并重。

中職教育的輝煌、滑坡與重塑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職受到歡迎
電視劇《麥香》截圖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1993)指出,“有計劃地實行小學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級分流…… 大部分地區以初中后分流為主,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在此政策指導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量 于 1996 年達到新高,占高中招生總數的 57.6%。

但在 20 世紀末,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就業環境趨緊,高等教育擴招,中等職業教育“落后”,不能適應市場與用人單位需要。中等職業教育從抓數量改為抓質量。部分中職院校改為高職;辦學主體也從“以政府投資為主”轉為“以社會辦學力量為主、政府支持為輔”。

目前,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大體分為四種類型,即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成人中等專業學校。上世紀用工熱時,技工學校較多,與普通中專學校數量基本相當,90 年代成為數量最多的中職學校類型。但新世紀以來,技工學校、職業高中和成人中專的數量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明顯下降趨勢。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整體數量逐年較少,僅 2004-2008 年有小幅增加。

中職教育的輝煌、滑坡與重塑

從中職學校招生數看,中職在高中階段吸引力較低,成為普通高中學校“落榜生的聚集地”,尤其是中考分流,社會上開始將中職生和“差生”劃上等號,形成思維定式。中職“被嫌棄”成為必然,但 2002 年、2005 年,有關職業教育相關政策均明確提出“到 2010 年中等職業教育的招生規模要與普通高中的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中職教育的輝煌、滑坡與重塑

中職學校無法“向上”吸引學生就讀,只能“向下”將中考失利考生統統納入中職系統,降低生源要求,以維持招生規模。如此一來的“惡性循環”再次影響中職口碑。2010 年后,中職招生數逐年下降,近兩年開始回升,但高中階段教育中職招生占比依舊小幅減少,普職比基本為 6:4,部分一線城市普職比可達到 7:3。地域之間的差異還存在于校舍、師資、教育經費等方面。

縱使國家一再強調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在多數家長和學生心中,考普高、讀大學,才是一個常規可取的升學途徑,“沒考上”、“被分流”則被視為“意外”。“突如其來”的變化,導致很多學生和家長沒有心理預期,家長知道孩子沒考上高中后,第一時間都是“想辦法”把孩子送入高中。選擇合適的中職學校、專業,被壓縮至最后一步。“匆忙”之下的選擇,往往不盡如人意。

但部分專業中職,如北舞附中、南藝附中、中央音樂附中等等,其考取難度不亞于重點高中。無論是選擇舞蹈相關專業的還是音樂等專業的學生,他們都是從小學甚至更早期就開始接觸此類“特長”,并堅持多年。未來優異者或許能“直升”相應高校。看重功底與技藝,也就無所謂是否從中職升入大學,更不存在歧視一說。所以歸根結底,中職生不被看好,還是因為生源質量整體不及普高。

中職教育的輝煌、滑坡與重塑
安生在職業學校學習剪發/電影《七月與安生》截圖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中職從原來單純的“以就業為導向”轉變為“就業與升學并重”,其升學政策逐步放寬。中職學生可通過三二分段制、五年一貫制、中本貫通、中高本貫通、職教高考、對口單招、技能拔尖人才免試升學等多種渠道升學,除了升入高職專科以外,也能升入本科。

據《2021 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數據,2020年中職升學人數達 145.33 萬人,升學率 49.24%,升學人數比 2019 年上升 5.07%。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中職學生的升學比例更高,達 70% 以上。另外,此前有相關報告顯示,中職人才能力優于大專生,市場需求越來越緊俏;中專生平均薪酬為 6973 元/月。中職生畢業后無論是選擇就業還是升學都能夠擁有較為理想的發展路徑,但近十幾年積攢下的刻板印象,終究無法快速消除。

結語

回溯中職教育七十余年歷史,其經歷過輝煌、滑坡階段,如今正在重塑。新修訂《職業教育法》提及,普職協調發展。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國家要通過加大政策供給、增加教育經費投入等方式,幫助中等職業教育提升自身質量,拓寬中職學生發展道路,改變社會刻板教育觀念。如今,中職學校數量只有普高的一半,可以預測,未來中職學校數量、在校生數、專任教師數等或許都將有所回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黑板洞察”(ID:heibandongcha),作者:張雪玲,36氪經授權發布。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