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內容審查出烏龍:私人相冊照片被谷歌AI舉報
衡宇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離離原上譜。
有位舊金山全職奶爸被谷歌全網封殺了,原因是他為了告知醫生孩子的病情,用自己的安卓手機,拍下了兒子腹股溝感染的照片。
結果谷歌把這些照片標記為兒童性虐待材料(CSAM)。
當事人立刻決定上訴,但谷歌不僅無情拒絕,還標記了他別的視頻和照片,搞得舊金山警察局都開始介入調查。
推特上網友們展開了激烈討論,有人聚焦在隱私被侵犯上,有人說著寧可嚴管不能放過,還有一位婦科醫生開始擔心起自己的教學:
這到底是一場烏龍還是大離譜事件?
問題始于2021年2月。那個星期五的晚上,因兒子腹股溝腫脹,疼痛難忍,馬克夫婦憂心萬分。
在接受第二天的視頻醫療咨詢前,妻子按照護士的建議,拍了幾張兒子腹股溝感染處的高清無碼特寫,并上傳到醫療保險系統。
為了方便醫生根據照片提前初步診斷,妻子拍照時,馬克用手指指著兒子的不適處。
在照片的幫助下,醫生診斷并開了抗生素。
△馬克和兒子(圖源《紐約時報》)
兒子的病解決了,馬克的麻煩卻來了。
沒過兩天,因“嚴重違反谷歌政策且可能違法”的“有害內容”,馬克的谷歌賬戶被禁用。
“有害內容”包括“兒童性虐待和剝削”。
馬克大呼頭疼:
“哦,天哪,谷歌可能認為那是兒童色情片。”
更災難的事還在后面。馬克是谷歌的重度用戶,從同步日計劃到備份照片視頻,都靠的是自己的Gmail賬戶。
但由于這哭笑不得的烏龍,多米諾效應接踵而來——他被谷歌全網封殺了!
他失去了對自己電子郵件、聯系人、照片的訪問權,Google Fi賬戶也被關閉了(這意味著他必須得去另一家運營商申請一個新電話號)。
走法律流程起訴,大概得花掉7000美元。“emm……我認為它可能不值7000美元。”馬克說。
不過,馬克曾經在一家大型科技公司擔任自動化工具的軟件工程師,該工具用于刪除被用戶標記為有問題的視頻內容。
他知道,為了保證AI不出錯,通常還有人工審核流程。
因此剛開始馬克還沒那么愁,他覺得只要進入人工審核階段,他就能找回自己的賬戶。不然,他會和自己之前的數字生活“天人永隔”。
他填了申請表,解釋了兒子的感染情況,要求谷歌對決定進行審查。
幾天后谷歌審查團隊回應稱不會恢復賬戶,還悄沒聲標記了他別的視頻和照片。更要命的是,舊金山警察局已經開始調查他。
不過有點好笑,因為Google Fi和Gmail被禁用,警員聯系不上馬克。
△圖源《紐約時報》
費盡周折聯系上后,調查員對馬克進行了全面審查,最終認定這不構成虐待或剝削兒童。
但警方沒辦法直接和谷歌溝通,說明馬克的無辜;后來馬克提供警方報告,再次向谷歌上訴,仍無濟于事。
無獨有偶,馬克賬戶被禁用的第二天,德克薩斯州上演了同樣的戲碼。
另一位孩子爹根據兒科醫生的要求,用安卓手機拍了自家寶貝“內臟部位”感染處的照片,照片自動備份到了谷歌云,而后他又用谷歌聊天把照片傳給了孩子媽。
結果驚人的相似,他的Gmail賬戶同樣被禁用。因為沒有電子郵件地址,他差點沒法買房。
休斯頓警方邀請他到警局喝杯咖啡,在出示和兒科醫生的聊天記錄后,他很快被放出警局。
警察認為他無罪,谷歌卻不這么認為。盡管他是用了10年付費賬戶的老谷歌用戶了,賬號還是找不回來。
現在,這位孩子爹不得不用Hotmail地址發送電子郵件,并被朋友們無情嘲笑。
2021年,谷歌提交了超過62萬份涉嫌虐待兒童的報告,禁用了超過27萬名用戶的賬戶,提醒當局發現了4260名潛在的兒童性虐待受害者。
當然,其中包括了上文被冤枉的兩位奶爸。
收集大量數據的科技巨頭們會充當把關哨兵,檢查內容,以監測和預防犯罪行為。每年,它們會標記兒童被剝削或性虐待的圖像數百萬次。
但內容檢查可能需要窺視私人檔案,比如偷看你的電子相冊。兩位奶爸就是沒有料到這一遭,才讓“求醫心切”在谷歌那兒變成了“兒童性虐待”。
把關的時候,科技巨頭們一般會用兩種工具:
一種是微軟2009年發布的PhotoDNA。
△PhotoDNA工作原理
它建立了一個虐童照片數據庫,把每個人電子相冊的照片和數據庫里的照片對比,就算照片有細微不同,也能找出傳播虐童圖像的用戶。
包括Facebook、Twitter和Reddit在內,都使用PhotoDNA。
另一種是2018年,谷歌發布的開發者工具包Content Safety API。
它使用深度神經網絡來處理圖像,讓審查員在相同時長內,處理的虐童圖像內容增加了700%。
谷歌自己使用這個AI工具包,也開源給Facebook等使用。
這個AI工具包的大致審查流程是這樣的:
兩位奶爸的照片自動備份到谷歌云,并被標記人工審核↓人工審核,確認這些照片符合對虐童圖像的定義↓鎖定用戶賬戶,繼續搜索賬戶中其他虐童圖像(馬克還有一張晨起全家賴床的照片,因衣衫不整,又又又被標記了)↓向國家失蹤和受虐兒童中心(NCMEC)的CyberTipline報告
不得不說,谷歌AI工具包在識別圖像內容方面展現出了驚人能力,CyberTipline2021年每天收到約8萬份報告,由40名分析師審核,以便NCMEC能進一步報告給警方。
CyberTipline主管說,這是“系統正常工作”。
但這無疑是雙刃劍,畢竟如果情節被判嚴重,哪怕父母是無辜的,也可能失去孩子的監護權。
雖然上文提到的兩位奶爸都是用安卓拍照遭的殃,但蘋果用戶別高興得太早。
畢竟,只要用谷歌,就會面臨被審查。
更何況,去年蘋果還宣布兒童安全(Child Safety)計劃時,鬧出的動靜也不小。
蘋果在發布的iOS/iPad OS 15.2的第二個測試版(內部版本號:19C5036e)中,增加了對兒童的保護。
簡單理解一下,就是蘋果要在iOS和iPadOS系統里加上圖片審查功能,自動檢測iPhone和iCloud是否涉及兒童色情影像與圖片,用來打擊兒童相關性犯罪。
當時一片反對聲被掀起,不少用戶認為隱私會被侵犯,90 多個非政府組織寫公開信表達嚴重不滿。
最終,蘋果擱置了這項計劃,無限延期。
奶爸烏龍事件發生后,馬克的妻子火速從自己的iPhone里刪除了為兒子拍攝的照片,生怕蘋果也標記她的賬戶。
針對這件事,谷歌兒童安全運營負責人表示:“受大環境影響,加上遠程醫療日漸普及,父母確實有必要給孩子拍照,輔助醫生診斷。”
她說,谷歌已經找兒科醫生幫忙,方便人工審查員了解并分辨出于醫療原因拍下的類似照片。
而馬克仍然在為找回谷歌賬戶奔波。
在得知舊金山警方把他的谷歌賬戶內容保存在拇指驅動器上后,馬克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獲得一份副本。
不然可太不方便了!
參考鏈接:[1]https://www.nytimes.com/2022/08/21/technology/google-surveillance-toddler-photo.html?auth=login-email&login=email[2]https://twitter.com/kashhill/status/1561320951102558208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ID:QbitAI),36氪經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