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華為Mate50還能收割,有花粉卻開始拒絕4G手機了

極點商業
+ 關注
2022-09-07 11:00
435次閱讀

沒有麒麟芯片、沒有5G,將成為華為粉絲和消費者放棄Mate50的最大原因。

  作者|楊   銘

 編輯|Cindy

“能超越華為Mate的只有華為Mate。”

9月5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熟悉的“大嘴”語言風格中,期待已久的華為Mate50系列手機,在近百個線上直播平臺聲勢浩大見證下正式發布。

 

從現場展示看,Mate50采用了正面單挖孔設計直屏,Mate 50 Pro和Mate50 RS則采用了劉海屏曲面屏設計。從價格看,Mate50手機起售價為4999元,Mate50 Pro起售價6799元,Mate50 RS保時捷設計版售價12999元。對比兩年前發布的Mate40,起售價出入不大。

華為Mate50還能收割,有花粉卻開始拒絕4G手機了

這將是時隔兩年,華為與蘋果在高端機型上的“正面對決”——9月8日凌晨,蘋果將正式發布iPhone14系列手機等產品。

 

市場反饋上,當前華為已先行一步。發布會前,Mate50新機就已經到達華為線下店;而從華為商城、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預約來看,預約人數近250萬,甚至有商家為Mate50 RS版標出了39999元預定價格。至9月6日晚,京東官方旗艦店已不能預約搶購。

 

自2013年華為發布第一款Mate1以來,憑借AI影像、反向充電、隔空手勢操作等黑科技,Mate系列過去10年成為國產手機高端旗艦標桿。但自2020年發布Mate40后,由于眾所周知的制裁、剝離榮耀等原因,華為以手機為首的消費業務失去了兩年,大量高端市場份額被蘋果收入囊中。

 

如今,全系仍沒有5G的華為手機,能否憑借Mate50浴火重生,甚至戰勝蘋果,王者歸來?這個話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注定將成為外界津津樂道的討論主題。

01

向上捅破天?不是核心競爭力

基于北斗的通信功能、拍攝可以改變光圈、電池應急模式、XMAGE影像系統、昆侖玻璃+IP68防水、Harmony OS 3.0系統……這是華為Mate50公布的幾大亮點“黑科技”。

 

其中,外界關注度最高的是Mate50系列搭載了北斗衛星的短報文功能——這正是余承東在官微預熱時,表態“向上捅破天”引起熱議的技術。

 

根據余承東發布會上的解釋,這是全球首款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的大眾智能手機,在沒有網絡覆蓋情況下,比如在荒漠無人區、地震災區或是海上遇險時,Mate50系列可以一鍵發送位置等信息。

華為Mate50還能收割,有花粉卻開始拒絕4G手機了

這被描述為,華為搶先蘋果在手機上實現衛星通信。根據此前行業分析師爆料,蘋果已完成衛星通信功能的硬件測試,但該功能是否會在 iPhone 14系列落地,仍需要發布會上確定。

 

所謂短報文功能,就是類似常見手機的“發短信”功能——2000年,北斗一號系統建成并投入使用時,就有了“短報文”功能,2008年汶川地震中,所有地面通信設施全部中斷后,實際上就是依靠北斗一號短報文短信息功能。

 

在大眾消費電子應用領域,短報文功能此前應用得并不多。有網友指出,2019年5月聯想發布“聯想Z6青春版”時,就提到了對中國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支持,支持短報文系統,可用衛星發短信。

 

對上述質疑,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回應稱:“這頁PPT上講的是北斗系統有短報文的能力,和他這款手機一毛錢關系都沒有,我能確保在華為之前沒有民用手機能支持發送北斗短報文。”

華為Mate50還能收割,有花粉卻開始拒絕4G手機了

當下,對衛星通信感興趣的不止華為、蘋果。此前,聯發科宣布完成了全球首次5G NTN(非地面網絡) 衛星手機連線實驗室測試;谷歌也表示,已經開始致力于讓手機與衛星進行連接,將在下一版本的安卓系統中提供該功能。就連收購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權的吉利旗下星紀時代公司,也宣布將推出全球首款直連低軌衛星消費級手機。

 

當然也包括埃隆·馬斯克。8月25日,馬斯克以SpaceX創始人身份,宣布與T-Mobile US成立技術聯盟。馬斯克明確表示,他的星鏈(Starlink) 二代將支持衛星直連手機——星鏈衛星將能夠使用T-Mobile的部分5G中頻PCS頻譜廣播服務,在覆蓋區域內提供2-4Mbps的網速,使用衛星通信來打電話、發短信和上網。

 

從功能來看,Mate 50系列的衛星通信功能,與馬斯克的計劃有著很大區別,無法直接用衛星來打電話、發短信和上網——華為亦表示,僅支持發送,不支持接收,需在空曠無遮蔽處使用。

 

這意味著,盡管在極端情況下有一定作用,但衛星通信技術對Mate 50整體而言仍然是補充,甚至比較雞肋,不是手機廠商核心競爭力。同時,該功能大概率需要收費,《第一財經》就稱,每條1元才不會虧本。

 

種種跡象看,未來衛星通信功能正成為智能手機標配。有業內人士就分析,行業創新日益匱乏當下,即便應用場景很少,其余國產手機或許也會紛紛跟進這一功能

 

另外,余承東還對Mate 50采用的昆侖玻璃寄予厚望。根據華為說法,其能夠顯著提升屏幕的抗摔性。2019年,華為正式向英國以及歐美知識產權局提交了自研玻璃的相關專利申請,稱超越了康寧大猩猩玻璃

 

或許,玻璃會成為華為Mate50與蘋果iPhone14直接對抗的一個點——從2007年喬布斯發布初代 iPhone到iPhone 11,蘋果采用的均是康寧玻璃。iPhone 12和13系列上,蘋果則采用質量更高的超瓷晶面板。iPhone14采用何種材質,也會是外界關注重點之一。

02

沒有麒麟芯片,也沒有5G

自從萊卡和華為手機合作之后,拍照就是華為手機最大賣點之一。在與萊卡結束長達6年的戰略合作后,華為推出了自己的獨立影像品牌 XMAGE 。在華為終端BG首席運營官何剛看來,這開創了移動影像品牌化的里程碑時刻。

 

Mate50系列像能力上,華為Mate50就首發10檔可變光圈。盡管可變光圈此前在2009 年發售的諾基亞 N86 、三星Galaxy S9、索尼Xperia PRO-I上早有應用,但仍可以看出,華為試圖以一己之力,再次拿回之前手機影像話語權的“野心”。

華為Mate50還能收割,有花粉卻開始拒絕4G手機了

對華為手機來說,消費者最關注的是鴻蒙系統、麒麟芯片、5G。”在知乎,一位榮耀官方授權高級體驗店銷售員稱。

 

盡管華為Mate 50系列搭載鴻蒙操作系統3.0,但遺憾的是,發布會上說了數十遍“遙遙領先”的余承東,全程沒有提到最核心的手機處理芯片的情況。

 

綜合消息來看,Mate50系列采用驍龍8+Gen1 4G處理器,Mate 50E則搭載驍龍778G 4G處理器,全系列仍未搭載麒麟芯片——對華為用戶而言,大多認為麒麟芯片是華為手機此前和友商拉開差距最大資本。

 

同樣,Mate50全系列不支持5G。根據觀察,沒有麒麟芯片、沒有5G仍是消費者放棄Mate50的最大原因。

 

“在5G普及年代,售價1萬多元的高端手機沒有5G,這是我不可以接受的。”一位自稱多年華為粉絲的“花粉”稱,雖然現在5G剛需應用還不成熟,雖然自己也有一定情懷,相信華為的品牌力,但沒有5G,就等于落后一個時代,“消費心理難以接受”。

 

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96.8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4.75億戶,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另有數據顯示,當前全球5G手機的銷量已占智能機40%,預計到2026年,5G手機銷量超70%。

 

缺少5G確實仍是華為手機最大缺陷之一。為解決這個問題,華為推出了與Mate50系列適配的5G通信手機殼——華為有三款5G通信手機殼入網工信部。5G手機殼與普通手機殼差別并不大,原理是通過手機殼內嵌eSIM芯片與5Gmodem,實現手機網絡4G升級為5G。

華為Mate50還能收割,有花粉卻開始拒絕4G手機了

 

發布會上,余承東公布了幾款手機殼的價格,其中真皮保護殼999元,保時捷款真皮智能視窗保護套1999元。余承東并未明確表示上述手機殼是否可以支持5G信號通信。

 

此前有數碼博主實測稱,5G手機殼讓手機變厚變重,影響待機時間,且價格不菲,跟5G裸機有明顯區別。體驗并不算好之下,外掛5G手機殼有多少華為粉絲買賬,還需要觀察。

 

另外多位華為用戶、數碼愛好者也表示,除了Mate50 RS全系8g內存、微曲面屏,注意基礎版沒有標ois;外觀設計不夠創新(Mate20 Pro基準上的設計升級),取消虛擬音量按鍵,沒無線反向充,僅支持有線快充等,都讓Mate50并未達到“完美”地步。

 

“總體來看,硬件限制導致創新力不足,華為手機只能打打沒有核心優勢的差異化功能,已不能像以前那樣讓人眼前一亮了。”一位華為用戶也稱,定價與配置相比缺少性價比,或許也會影響Mate50市場銷量表現。

 

也有華為用戶選擇繼續觀望。多位Mate20、Mate30用戶稱,目前Mate50系列吸引力不夠,加上囊中羞澀,暫時沒有入手打算,“繼續等新的麒麟芯片。”

03

對抗蘋果外,難逃同室操戈

對華為而言,能否通過Mate50收復失地,需要與iPhone14系列正面對決后才有最終結論。

 

余承東并未透露Mate 50備貨量和預期銷量。潮電智庫董事長孫燕飚則對媒體透露稱,“華為此次備貨量僅有400萬臺”。倘若這個數據接近,那么可以看出華為內部,實際上也對沒有麒麟芯片、沒有5G后的Mate 50,缺乏足夠信心。

 

這個數據,縱向對比華為以前Mate 銷量,其實并不算多——Mate 7上市一年的全球出貨量接近600萬臺;在價格超過iPhonexsMax情況下,華為Mate 20手機超過1600萬部。另外,2019年發布的Mate30系列上市兩個月全球銷量超700萬臺,最終在美國制裁下沖擊2000萬銷量目標,是華為Mate系列的銷量王。

華為Mate50還能收割,有花粉卻開始拒絕4G手機了

橫向對比,對蘋果沖擊力仍然不夠。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統計數據,僅今年618活動期間,iPhone13僅僅在京東銷量突破280萬,先于第二名 Redmi K50 八倍還多。

 

“隨著華為份額的減少,蘋果在這一領域幾乎沒有競爭對手”。Counterpoint Research曾在報告中表示,其今年第二季度報告顯示,蘋果繼續以57%的份額領跑全球高端市場,市占比創下iPhone自2007年推出以來的最高份額。

 

在第二季度的國內高端機型細分市場,蘋果同樣以46%占比位列第一名,較去年同期提升了3%。vivo、華為、榮耀、小米和OPPO依次位列第二至第六位,份額分別是13%、11%、9%、8%和8%。

華為Mate50還能收割,有花粉卻開始拒絕4G手機了

去年同期,華為在國內高端手機上的市場占有率為19%,1年內下降了8%。另外,國產安卓陣營雖然都在拼命沖高端,但受限于各方面的不足,還是無法與蘋果競爭,接不下華為空出來的高端市場。

 

狹路相逢勇者勝。那么,Mate50能否戰勝iPhone14?

 

硬件來看,綜合多方面爆料,iPhone 14系列將不再有mini版本,劉海屏可能變成嘆號屏,iPhone 14、iPhone 14 Max可能會用A15芯片,iPhone 14 Pro系列有望配備全新A16芯片處理器。驍龍8+的性能,與A15、A16的差距較大,再加上5G,蘋果有華為無法比擬的優勢。

 

軟件方面,iOS 16與鴻蒙3.0各有生態優勢,各有無數粉絲。功能方面,如果蘋果也采用衛星連接功能,那么華為“向上捅破天”已沒有優勢。加上iPhone14可能的天體攝影、AOD息屏顯示、嘆號屏幕,分析人士認為在5000元及以上中國高端手機市場,iPhone 14系列大概率還是會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華為在高端市場或許還有一個潛在對手——vivo。根據Counterpoint數據,2022年Q2季度,vivo 銷量同比增長 91%,取代華為首次在中國高端市場占據第二位。vivo在高端手機市場(400美元以上)的份額大幅增長,僅次于蘋果,成為高端市場份額最高的國產手機品牌。

 

同時,全球通脹、疫情反復、經濟疲軟,導致行業整體遇冷仍在繼續,即便是抗風險能力較大的高端手機市場,也不可能沒有影響。華為想讓幾近停滯的手機業務重回王者地位,并非易事。

 

無論能否戰勝蘋果,所有國產手機廠商神經,從華為發布Mate50這一刻開始格外繃緊。

華為Mate50還能收割,有花粉卻開始拒絕4G手機了

其中,包括2020年11月與華為“分家”的榮耀。脫離華為之后,榮耀迎來了“第二春”,目前在出貨量上占據國內手機市場前二,但無論是品牌力、產品力、技術研發還是渠道商、供應鏈,都離不開華為光環助力。

 

此前有經銷商就明確稱,“買榮耀就是支持華為的想法,催生了大量購買行為。”從這個角度看,上述理由不復存在后,榮耀Magic系列不少潛在用戶,或許會拋棄榮耀,選擇華為Mate50。

 

“榮耀要做華為全球最強的競爭對手,超越華為,甚至可以喊打倒華為。”2020年榮耀送別會上,任正非如此表示。

 

如今,華為想要王者歸來,榮耀也想要高端向上。那么,在和蘋果高端生死之戰外,華為榮耀是否也難逃同室操戈、兄弟閆墻的命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極點商業”(ID:jdsy2020),作者:極點商業,36氪經授權發布。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