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業變“負”業的職場人,到底做錯了什么?
小佛爺說
在如今這個零工經濟時代,副業可以為個體賦能,似乎人人都想擁有一份副業。但是管理副業其實并非易事,在某些情況下,副業會分散全職工作的注意力。因此,員工需要通過一些方式來更好地設計和選擇一種副業,并將其與全職工作和其他需求相平衡。就像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一樣,太多的好東西未必有益;平衡是關鍵。
隨著平臺技術的興起以及公司越來越多地聘用外包人員、供應商和臨時員工,在全職工作之外,再沒有比開展副業更容易創造收入的了。近4400萬美國人目前經營著各種各樣的副業,包括為拼車公司開車、出租房屋或在網上出售手工藝品。
副業激增的一個原因是,這很容易開始。例如,只需花兩分鐘在亞馬遜土耳其機器人平臺上完成在線調查,短暫地等待批準后即可獲得酬勞。要成為一名Lyft司機,你需要的只是一張有效的駕照、一輛體面的汽車、無不良駕駛記錄并且完成一份簡短的在線申請。即使是更專業的副業,例如平面設計或網絡開發,也可以在一兩天內通過在Upwork或其他平臺上創建個人資料來啟動。
點擊下方卡片進入i哈評小程序
開啟中英雙語對照閱讀↓
但是管理副業并非易事。一些只靠副業養活自己的人,會與工作上的不安全感作斗爭,并努力尋找身份認同,但許多人也發現他們可以將副業的好處與全職工作的穩定性統一起來。更具體地說,我們發現副業可以為個體賦能,讓他們在自己的工作上找到了主動權,這導致了他們在情感和認知上對副業的投入。人們甚至把與這種經歷相關的積極情緒帶到了他們的全職工作中,提高了他們在全職工作中的表現。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副業會分散全職工作的注意力。我們的研究發現,全職員工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更好地設計和選擇一種副業,并將其與全職工作和其他需求相平衡。
打造你的副業
在根據工作的特點、開展工作的動機,以及做與全職工作相似的事情的成本和收益,來選擇副業之后,人們在建立副業方面有幾個關鍵的決定要做。具體來說,應該考慮管理副業的工作節奏,維持副業,并在全職工作中平衡副業。
保持你的工作節奏。有些副業一開始就很容易擴大規模。例如,在任何一天,員工都可以在網上完成或多或少的調查,在或長或短的時間內接載乘客,或者交付大量或少量的優步餐飲訂單。對于這些副業人員來說,相對于全職工作,副業的工作節奏相對簡單,適應性強。
其他方面的副業需要更多地考慮工作量。一些副業可能包括與客戶發展關系和適應日常習慣(例如:輔導、照看狗、照看小孩)。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事這些副業的員工可能會很好地建立一個“業務手冊”,以便在形成可持續的工作流程的同時,避免承擔過多的工作量,并避免與難纏的客戶長期打交道。
最后,其他方面的副業,如自由插畫或網頁設計,可能需要大量的可交付成果。這類項目通常伴隨著重要的截止日期,有壓力而不規律。這可能會給那些試圖在副業工作中保持平衡的員工帶來更沉重的負擔。努力制定和保持精確計劃的個人可能希望避免這種自由職業的危險。
保持副業或者讓它成為全職。在我們的樣本中,17%的參與者希望有朝一日將自己的副業變成全職工作。這些參與者往往有與個人興趣(如無人機攝影、木工、藝術、寫作)一致的副業,但沒有產生足夠的收入。
無論如何,對副業的長期渴望有助于選擇副業和調整工作節奏。那些想把副業轉換為全職的人,應該選擇一份比目前的工作更有個人興趣的副業,并且有足夠的收入潛力來養活自己。副業的好處是可以嘗試全職工作之外的替代工作,只要在副業上的投資不威脅全職工作,這種工作就可以隨時擴大規模或完全取消。
向你的主管透露你的秘密。副業意味著在你的全職工作之外從事工作,這可能被許多公司視為利益沖突或違反雇傭協議。在進行副業之前,每個人應該檢查公司政策,以確保副業不會違反公司政策。
然而,即使從事副業不違反公司政策,員工可能會猶豫是否向同事或主管透露他們的副業。在決定是否透露時,員工應該考慮他們公司的文化,以了解公司是否真的對這些類型的機會持開放態度。考慮一下你是否知道其他人也有副業,以及他們是否在工作時公開討論他們的副業。另一個考慮因素是你和上司的關系——你信任他們嗎?他們信任你嗎?如果你不公開你的副業,你會有辜負這種信任的風險嗎?
一旦你決定向你的主管透露,你可能想向你的主管強調的關鍵事項包括,你和你的全職工作將如何從副業中受益,以及你將如何努力減少對本職工作干擾。要向你的主管強調的一些好處包括,你將在副業工作中積累或磨練的技能,而這些技能可以應用到你的全職工作中。其他需要強調的好處包括,你可能接觸到全職工作以外的副業活動,而這些活動會讓你對生活和工作更加滿意。
你的主管可能擔心這種副業會分散全職工作的注意力。在我們的例子中,很少有員工在辦公期間完成副業,所以請向你的主管保證你不會這樣做。同樣,你也應該保證你不會使用公司資源,如電腦設備或辦公用品來幫助你的副業。
全職工作和副業的平衡
雖然副業有很多好處,但是你要確保不要讓某些陷阱淹沒你。
管理你的能量。對于我們的參與者來說,最常見的副業時間是工作日的晚上。如果你每個周末晚上或整個周末都在為副業工作,你應該找時間從全職工作和副業中抽身出來。我們研究中的個人平均每周工作4天,所以將你的副業限制在一周的某幾天是管理你的精力的第一步。副業從事者也應該考慮在全職工作和副業之間空出時間,而不是在工作后馬上開始副業。花些時間關注你從全職工作或副業中獲得的意義或快樂,花些時間對他人表示感激或幫助同事,花時間冥想和放松。
從副業中獲取積極情緒。盡管兼顧全職工作和副業可能很困難,但我們也發現個人能夠從副業工作中獲得積極的情緒。在忙完自己的工作后,我們研究中的許多人表示,第二天在工作中感到熱情、鼓舞和興奮。有趣的是,我們還發現副業有助于抵消個人在全職工作中感受到的負面情緒。也就是說,如果有人表示白天在全職工作中感到心煩意亂、緊張或苦惱,那么通過參加副業活動也會幫助抵消負面情緒,成為個人的積極能量來源。
簡而言之,我們支持副業——它讓人們獲得獨立工作的好處,同時保持傳統工作角色的穩定性,從而避免完全依賴副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它還提供了賦權,幫助人們獲得塑造工作的自主權。但是就像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一樣,太多的好東西未必有益;平衡是關鍵。
關鍵詞:自管理
詹妮弗·納赫甘(Jennifer D. Nahrgang)、哈德森·塞申斯(Hudson Sessions)、曼紐爾·沃龍(Manuel Vaulont)、艾米·巴特爾(Amy Bartels)|文
詹妮弗·納赫甘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W.P.凱里商學院管理與創業學系的副教授。哈德森·塞申斯是俄勒岡大學倫德奎斯特商學院的管理學助理教授。曼紐爾·沃龍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W.P .凱里商學院的博士生。艾米·巴特爾是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商學院的管理學助理教授。
閆旭彥|譯 周強|編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ID:hbrchinese),作者:HBR-China,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