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有哪些價值

plm系統有哪些價值? PLM系統的核心價值在于確保產品全生命周期數據的一致性,通過多學科、異地協同提升研發效率,縮短研發周期和產品上市時間,并通過支撐模塊化設計提升企業個性化定制的能力。具體包括哪些呢?
plm系統價值:
1、PLM系統核心功能需求
企業對PLM系統的共性需求主要集中在產品圖文檔管理、零部件分類管理、產品結構與配置管理、研發過程管理、產品需求管理、協同研發等方面:
(1)圖文檔管理
圖文檔管理是以產品為核心,實現產品數據的可視化產品數據的安全性(難點在于多體系的權限管理機制、產品數據的準確性(難點是版本的有效管理)。需要管理的產品數據包括可行性評估報告、設計任務書、設計規范、二維圖紙、三維模型、產品仿真相關數據、產品試驗數據、各種工藝數據文件、產品規格書制造資源文件、技術手冊、使用手冊等。針對產品數據的管理需要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版本有效性和可追溯。并且針對海量的產品數據,需要有便捷的數據檢索方式方便產品數據重用。
(2)零部件分類管理
企業將產品零部件按照相似性(如結構形狀相似或制造工藝相似等)原則進行劃分,并根據零部件特征屬性輔以編碼加以識別、管理,在PLM系統中,需要通過滿足零部件分類管理的要求,以達到便于檢索、借用和重用的目的。
(3)產品結構與配置管理
每個產品都有自身的裝配結構,裝配結構則反映出產品的物料清單,即產品BOM。企業可以產品結構為組織核心,將定義最終產品的所有工程數據和文檔聯系起來,實現產品數據按產品結構層次關系、文檔關聯關系、版本關系進行組織、管理與控制。此外,對于產品結構管理還需要具有BOM變換的能力,如設計BOM向工藝BOM、制造BOM、銷售BOM、服務BOM等多種類型的BOM轉換,應用于不同的業務場景。
目前企業為了適應產品的個性化需求,采用多樣的配置模式實現產品的多樣性,將產品結構中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條件進行組合,得到特定的產品結構。因此,在PLM系統中,需要滿足通過配置項(即配置條件)、結構選項、互換件、替換件、供應商等實現產品配置,并可對每一個產品配置實現版本有效性和追溯管理,來描述更為復雜的產品結構。
(4)研發過程管理
產品研發過程包括產品圖文檔的簽審流程、研發項目管理以及工程變更等方面。
圖文檔的簽審流程管理:需要在PLM中可自定義文檔的簽審工作流,根據文檔類別實現流程執行自動化、可視化。
研發項目管理:需要對產品研發過程中的計劃、執行和控制等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相關的資源進行管理,并將它們與產品數據和流程相關聯在一起,最終達到對項目的進度、成本和質量的管理。
工程變更管理:需要將企業的工程變更流程固化到PLM中,對于不同來源的變更需求,按照流程創建變更申請(ECR)、自動發送相關組織或角色進行影響評估和審批,通過變更執行過程的自動流轉監控和形成變更過程記錄,并與版本管理關聯,基于正確的版本實施變更和形成新的版本基線,實現工程變更的閉環管理。
(5) 產品需求管理
產品研發需求管理的核心是收集需求、獲取需求、分析需求、描述需求、確認與驗證需求、管理需求等。PLM系統需要依據需求管理規范,針對產品全生命周期所有過程(需求開發、概念設計、詳細設計、生產制造、銷售、使用、維護以及回收等)的需求管理目標,明確各階段需求管理的相關角色和職責,實施需求的建立與維護、查看、訪問控制,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內動態地反饋與需求相關的各種信息(如需求版本、狀態跟蹤等),確保需求管理的順利實施和發揮效用。
(6)協同研發管理
協同研發管理主要是實現企業內部協同和企業間的協同研發管理。其中企業內部協同管理一方面是研發體系內各專業組之間的協同研發,尤其是異地協同;另一方面是研發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協同(如采購、項目部等)。企業間的協同主要是與上下游供應鏈之間的協同。
2、PLM系統集成需求
產品研發數據是產品全生命周期以及企業管理運營的重要數據源,在研發過程中,研發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以及外部上下游合作伙伴存在大量的信息交互和工作協同,因此,PLM系統需要與其他業務信息系統實現數據和流程的集成,實現基于統一數據源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總之,一個成功且實用的PLM系統,不完全是由系統供應商實施出來的,還要企業經過長期的運維優化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