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采購過程中,如何實施有效的供應商風險管理?

企業采購過程中,最怕/最擔心的事情無非是:供應鏈異常。
供應鏈異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供應鏈風險,可以簡單分為需求風險、供應商風險、物流風險和財務風險四大類。
其中,最為突出的風險便是供應商風險。從尋找合適的供應商到管理采購合同,再到監控供應商的交付情況進行最終的付款結算,其中任一環節供應商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效果不如預期,給企業正常運營帶來負面影響。
常見的供應商風險有:
● 供應商斷供原材料,導致生產受限,制造延遲,通常發生在存在壟斷性質的瓶頸類供應商上;
● 供應商庫存囤積,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采購成本上升;
● 供應商出具虛假或過期質量證明,提供劣質原材料發生質量事故,導致公司業務及名譽損失;
● 供應商信息反饋不及時,導致采購效率低下,如遇工程變更,確認耗時長還容易造成物料浪費;
● 供應商財務、司法、聲譽等方面出現風險,如供應商其他合作的客戶回款不到位導致供應商面臨經營風險,影響供應商后續的正常供貨等。
隨著商業環境的日益激烈,企業運營的復雜程度持續增大,為維護供應鏈的穩定和安全,識別和管控供應商風險成為大部分企業采購人員關注的重點。
那么應該從何做起?如何做起呢?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看看最近火熱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怎么說,以下是小編和ChatGPT的對話,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Q:從企業采購管理的角度出發,你認為應如何識別、管控供應商風險?
A:從企業采購管理的角度出發,識別和管控供應商風險需要遵循以下步驟:
評估供應商:在選擇供應商之前,應該評估供應商的經濟狀況、技術能力、信用評級、經驗等因素,以確定供應商是否符合采購要求。
建立供應商合同:應與供應商簽訂詳細的合同,明確產品質量標準、交貨時間、價格等交易條款,以防止因交易條款不明確而導致的風險。
監控供應商表現:在采購過程中,應定期評估供應商的表現,以確保供應商能夠按照合同條款執行。
Q:以上需求,云端采購管理軟件能做到嗎?
A:是的,云端采購管理軟件可以幫助企業識別和管控供應商風險。很多先進的采購管理軟件都具備了識別和管控供應商風險的功能,關鍵在于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采購全流程的把控。
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夠有效規避供應商風險:
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從供應商的選擇到合同終止的所有階段,對供應商進行識別、評估、監控和管理。
例如,在供應商開發準入階段,通過對供應商進行準入考核評定,綜合評估供應商的資質、信譽和經驗等因素,既可以確保供應商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降低風險,保障供應。又利于企業找到產能更大、效率更高、服務更好、價格更便宜、品質更好的供應商替換現有供應商,降低成本。
在合同執行階段,績效管理和風險管理尤為重要:
一方面,可以制定對應的績效評價指標,定期評估供應商的績效。根據考核結果對供應商進行分級、整改及淘汰,確保供應商能夠根據合同要求按時、按量、按質交貨,減少供應商生產環節的風險并能夠在問題發生時及時采取措施。
另一方面,通過建立供應商數據庫,監控識別供應商信息,確保企業能夠及時了解合作供應商信息變動狀態,規避供應商經營環節的風險,如供應商的資質有效期、財務狀況及信用狀況等。
采購流程把控能夠幫助采購方降低與供應商合作風險:
采購流程把控的重點是實現采購與供應商的高效協同,保證采購過程中各個環節之間的信息暢通,避免因信息不同步導致風險發生。
例如,當工程變更發起時,需要采供雙方協同確認,對及時性要求高。如果和供應商的溝通、確認速度跟不上,就不能對投入生產的物料采取相應的措施,輕則造成少量物料浪費,重則會導致短期內庫存短缺或積壓,影響企業正常運行。
對于合作訂單,采供雙方信息協同可以及時反饋訂單交期異常情況,利于企業及時采取措施,保障訂單交期,規避因供應商交貨不合預期導致的風險。
以企企通采購云為例,提供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采購流程、合同管理、招標、詢價等一站式服務,尤其在供應商風險管理方面,實現從準入、合作、到評估的全程跟蹤,及時預知風險項,降低企業風險。
無需安裝軟件,開通賬號密碼即可登錄使用,不需要高成本投入就能改進企業供應鏈和采購管理,降本增效。
可以根據企業需求進行配置,支持多種云端部署方式,滿足不同的業務需求。且擁有完備的安全保障技術、權威專業認證及測評,保證軟件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對比傳統采購管理軟件,云端部署顯得更加靈活、易用、安全。
采購管理軟件是企業采購管理的重要工具,通過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采購全流程的把控,不僅可以確保企業供應商體系有序且受監控運行,從源頭規避供應商風險,提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應變能力和競爭力。還能幫助企業實現高效、合規、陽光采購,提升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企業采購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