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制造業MES智能化生產協同管理平臺解決方案WORD,北京天思天心助力企業信息化,智慧化

離散制造業MES智能化生產協同管理平臺解決方案
協同制造管理平臺行業解決方案
系統總體目標
以產品數據為核心,建立一個基于工藝數據和制造物流數據的企業信息管理平臺,為制造業構筑基于訂單拉動的混線排序生產業務運行模式,解決多品種混線生產問題、搭建一條從用戶到經銷商、整車廠、第一層供應商甚至第二層供應商的拉動供應鏈。
- 實現產品變更的有效管理,提高更改的可追溯性,實現生產斷點的有效控制。
- 建立協同的計劃管理體系,逐步引入JIT拉動生產模式,實現推拉結合的生產組織模式,降低在制品,降低庫存,提高資金周轉率;
- 加強過程控制,提高生產現場的管控水平,提高生產效率。
- 建立設計-工藝-采購-生產的閉環控制流程,提高產品質量。
- 結合企業現狀,建立符合企業特點的采購策略、及時跟蹤采購過程。
- 加強采購件質量檢驗控制,降低不良品率,為采購及供應商管控提供決策依據。
- 建立標準成本管理體系,實現財務成本核算,有效控制制造成本。
- 與財務系統有效集成,完成應收、應付賬款計算。
- 加強供應鏈協作,實現銷售商、主機廠、供應商、第三方物流、最終用戶的協作、信息共享、全程優化。
- 提高可集成性,提供標準的集成接口,適應不斷變化的IT應用集成需求;
業務功能
功能模塊
系統架構圖
數據集成管理
1、生產運營數據集成
提供基于COM及WEBSERVICE等標準接口,支持與PDM、WMS、MES、銷售系統、財務系統的數據接口。根據企業的信息化現狀靈活配置。
1、產品工程變更數據集成
為了能夠讓產品更改及時、有效的指導生產,在充分考慮技術要求及零部件庫存情況的基礎上在MES系統內增加一個物料斷點控制功能,工藝科負責物料斷點(工程變更執行節點)的執行,采購科為物料斷點(工程變更執行節點)執行的反饋單位,雙方建立協調關系,及時處理好更改單的執行日期,減少庫存積壓。本系統中對更改的控制模式如下。
工藝管理
1、基礎資料管理:本部分主要是完成材輔料庫、路線庫、工位庫、顏色代碼、工廠車間等基礎信息管理。
2、工藝路線:對工藝路線的設計管理進行強化、細化,提供便捷、全面的路線設計功能;實現路線的更改管理;實現路線的狀態管理;逐步實現路線設計基于零部件工藝過程的設計思路和架構思路。
3、定額管理:將材輔料的編碼規則進行整理,材輔料由工藝部門統一編碼,方便業務部門使用。在材輔料定額的維護部分,按照零部件、總成進行結構化的維護,從而形成整車的材輔料定額,形成生產領用的材輔料定額,形成月生產計劃的材輔料考核報表等。
4、特殊訂單:完成特殊訂單物料明細及工藝路線的特殊管理,該部分產品數據游離于標準體系控制之外。
5、整車管理:完成整車分類及車輛資源的管理,完成整車顏色的管理。
生產計劃
計劃管理是利用系統的計劃管理功能,通過全局考慮的物料需求計劃和能力計劃,汽車整車企業可以科學地安排生產計劃。減少因計劃偏差導致的生產、庫存、采購等環節的資金固化。
計劃的類型包括預測計劃、主生產計劃和車間作業計劃。預測計劃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市場、生產和供應進行預測,以及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預先組織好生產,平衡任務的波動,提高效率。主生產計劃在福田雷沃主要指7+3生產計劃。提前7 天鎖定三天的生產計劃,將來可能變更為N+X主計劃的編制模式,該計劃持續滾動。
1、計劃類別:對于生產計劃的由來提供訂單計劃到生產計劃、庫存預測計劃到生產計劃的管理模式。根據銷售訂單的預測、成品庫存的預測進行月生產計劃的排產;
對于銷售訂單到的排產,則自動獲取銷售訂單,定義N+X參數,根據排產策略、日產能進行訂單X日預排功能。
對提報的N+X訂單同時能進行零部件采購\生協\外協的分析,以便相關業務部門進行備件參考。
2、計劃的審定:對于營銷公司提報的訂單計劃,按照訂單交貨時間、訂單計劃入庫日期、排產策略,對訂單進行預排后,開始訂單的日作業計劃排產審定,將訂單按照順序提報技術中心(審定訂單是否具備整車資源、公告號,參照加選裝項對訂單進行整車編號的翻譯。)、工藝部門(對新訂單資源進行工藝生產準備。)、采購部門(對訂單資源的零部件需求進行排查,進行備件準備。),完成最終計劃的審定、排產。
3、計劃的排產: 引入自動排產管理(非完全有限能力APS)。排產順序為:總裝作業計劃依據銷售訂單的作業計劃排產,涂裝作業計劃依據總裝作業計劃排產,裝焊作業計劃依據涂裝作業計劃排產。實現生產計劃的版本控制和作業計劃根據配料看板分解情況的自動鎖定機制。
4、生產計劃執行情況的統計分析:
對銷售計劃、月計劃的生產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對月計劃同日作業執行的實際執行進行對比分析等,從而為領導層提供決策數據。
車間管理
車間管理主要處理4部分業務內容:指令跟蹤,車間物流、車間物資、車間成本。
1、指令跟蹤(計劃跟蹤):在日(時區)生產計劃編制完成后,系統對整車的總裝計劃、其他車間的車身計劃、車廂計劃、車架計劃以及涂裝計劃等進行全程數據跟蹤。可以監控到每個訂單的每輛整車當前所處的生產環節。
2、車間物流:主要處理車間的裝配物料的配送,按照配送方式分為配送模式和領料模式,對于配送模式的主要是配送看板和排序看板,由物流管理轉運部門按照看板內容進行定額配送,對于領料模式主要是空箱看板和其他臨時看板,根據生產部門提交給物流的領料需求,由物流管理轉運部門按照生產領料需求進行領料配送。
3、車間物資:系統實現了車間在工零部件的收料、退料、日盤點、月盤點。可以清晰的體現理論耗用明細、實際耗用明細、超領領用明細、超領報廢明細。
4、在MES系統內,對結算價格實現按物料號維護,不需要另加備注說明,在零部件號上已作了物料狀態區分,有利于工廠的管理。
提供了整車成本對比功能(不同結構、不同整車),而且對價格實現更改管理,提供歷史查詢功能。也可在系統內進行零部件、材輔料、工具、備件等的發票審核。
采購管理
1、供應商體系管理:管理供應商基本信息;管理供應商發交系數(供貨比例),供應商及系數在軟件中進行了有效的管理,并且可管理供應商及系數的歷史數據;系統提供實際供貨系數的查詢;管理供應商成套供貨信息;管理供貨的最小批量和最大批量信息;對供應商及供應商供貨零部件進行采購策略和供貨方式的維護。
對供應商供貨顏色件的涂裝能力維護,系統應用的零部件是有狀態區分的,對有些沒有涂裝能力的供應商維護,在進行零部件分解或開送驗看板時可以匹配出相應的物料號,實現按物料號進行結算,有利于采購和財務管理。
對供應商供貨體系的調整。根據現行采購管理業務的需要,對優先供貨、二次布點、停供等內容也納入到系統邏輯處理的范圍內,系統在進行計算時會優先考慮這些需求,從而分解出合理的配送看板。
2、采購策略管理:按照供應商的軟件距離、供應商零部件使用頻率等,將采購策略維護為當量補貨模式、直上工位模式、日供貨模式等,并支持相應模式的采購訂單,將供應商零部件的供貨批次按照生產時區進行區分為時區供貨、一日一次供貨或者白班夜班供貨,并支持相應訂單。
3、采購計劃:支持由月生產計劃、周生產計劃分解采購計劃,發送零部件供應商,指導零部件供應商的生產和備貨。
4、采購分析。系統提供了按子組或整車進行采購件批量分析,很方便的查詢出某一子組或整車的采購件明細。系統提供了產品的采購視圖,可方便的獲取車型,子組的采購件信息;生產計劃排定后,可根據配置,供應商,細數自動分析出采購件及其數量、廠家采購基于商務部定的系數進行,并且根據實際供貨系數進行調整供貨,采購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庫存管理
- 基礎信息管理
- 倉庫基礎信息維護:按照財務部對產品系列分離核算的要求,倉庫按照產品系進行劃分; 如圖:
- 保管員基礎信息維護:根據倉庫基礎信息編碼標準,維護倉庫的保管員信息;
- 物料基礎信息維護:維護倉庫中零部件的倉庫、保管員、ABC類別、是否半成品、是否委外加工品等基礎信息;
- 耗用部門信息維護:根據倉庫基礎信息編碼標準,維護倉庫的使用單位;
- 降價額度維護:對微度不符合要求的采購件,進行降價采購;
- 入出類別公共代碼維護:廢品入庫原因碼維護、小票出庫原因碼維護、超領原因碼維護、料廢退貨原因碼維護、工廢退庫原因碼維護、退庫原因碼維護、退貨原因碼維護、調撥原因碼維護。
- 倉儲業務管理
- 入庫管理:系統中根據送驗單進行入庫記賬操作,如果是入庫結算的倉庫,根據入庫單生成入庫結算單,作為與供應商結算依據。
- 出庫管理:按照供貨比例結合庫存情況來選擇零部件的對應供應商,依據先進先出原則,按系統制定臺套發料,出現負出庫時給予提示,不予出庫,上線結算的倉庫將出庫單匯總形成結算憑證,作為與供應商結算依據。
- 退庫管理:物料從使用單為退回到倉庫。當生產計劃變更、故障件等原因引起的退庫能夠在系統中批量退到倉庫庫。
- 盤點管理
- 盤點鎖定功能:確認盤點后進行盤點鎖定操作,盤點鎖定后庫存被限制入出庫操作;
- 生產盤點報表;
- 月度結轉及結算取消功能;
- 盤點結果登記功能。
- 查詢分析
對庫存、單據等數據進行查詢分析,為生產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功能包括:庫存查詢、入庫統計、出庫統計、積壓庫存查詢、庫存預警提示、庫存資金占用、部門消耗查詢等。
- 報表管理
為財務及核算部門提供準確的數據報表,包括:各部門月度消耗報表、盤點報表等。
成本管理
本模塊主要涉及整車成本統計,可以根據計劃價、最高供應商結算價,最低供應商結算價,平均供應商結算價及自制件價格計算整車成本。對車間部分可以統計每個車間的理論消耗成本及實際消耗成本。
質量管理
1、質檢檔案管理:對零部件的檢驗項或質量特性值建立系統管理,將檢驗項按照重要度進行ABC劃分;對不同零部件或不同供應商零部件可以定義不同的檢驗頻率進行抽檢。
2、檢驗指導卡管理:對零部件的檢驗,按照類別區分為正常檢驗和特殊檢驗,對于正常檢驗可以定義滿足一定數量進行檢驗或者滿足一定頻率進行檢驗;對于特殊檢驗,區分為破檢及外委檢驗,可以按照一定數據或一定周期進行相應檢驗項的檢驗。根據檢驗規則,形成不同檢驗指導卡,從而指導零部件每次到貨的檢驗。
3、檢驗報告管理:
根據零部件檢驗指導卡,將零部件的檢驗情況,零部件的檢驗判定情況反饋到系統,從而對供應商零部件情況作出分析,同時也將質檢部門給出的降價額度信息反饋到財務結算管理去,在供應商結算的時候自動進行加價額度的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