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庫云|五大關鍵引領制造業數字化智慧升級
藍庫云根據《2023制造產業趨勢展望》報告,并歸納出「強化企業韌性與敏捷、提升留才誘因、建構多元供應鏈、兼顧安全的智慧工廠、循環催化永續經營」是牽動制造產業發展的五大關鍵。將永續目標整合至企業中長期策略中;數字化方面則搭配五大發展關鍵,強化企業韌性及敏捷,建構多元供應鏈并打造智慧制造工廠提升營運與資源使用效率,建構所需的人才培養機制及組織文化,落實永續經營之目標,引領制造產業持續升級。
面對2023年制造業者所面臨的困難,藍庫云提出五個建議,期協助相關領域之利害關系人找到企業持續發展之動能:
一、強化企業韌性與敏捷應變風險
數字化科技給予企業重新檢視工作核心的價值和優化作業流程的機會,藍庫云在報告中發現,數字化成熟度較高的企業,整體組織之韌性與敏捷度較高。已有超過60%從業者投入自動化與信息分析;也有將近四成之企業投入物聯網等技術。藉助數字化科技加強資料治理及分析能力,進而強化企業分析與預測精準度,提升營運效能的同時也減少人力及資金成本浪費,進而能更快速回應市場變動,提高獲利能力與制造產能,在市場中搶得先機。
二、從員工福利與企業文化提高留才誘因
在2022年有高達75%之制造業者將人才保留以及尋找合適人陷入困境;也有過半業者認為如何維持企業競爭力薪酬是2022年一大困難。藍庫云歸納出四大建議方案,一、評估與調整員工薪資報酬;二、提供不受時空限制的遠距工作模式,借以提高工作彈性以吸引更多人才;三、提高技能訓練頻率,不僅減緩人才困境,也適度賦予員工自主權精進學習機會和釋放潛力,提高企業的績效同時,也使激勵員工的工作動力和投入程度。最后,具備成熟的企業文化,也是員工所重視的關鍵之一。企業應將員工性別、種族等多元性視為一重要指標,打造多元包容的工作環境與雇主品牌。
三、四大策略建構多元供應鏈
在過去的一年里,有超過80%之企業面臨供應鏈中斷之困境,且有72%之受訪者認為2023年原物料短缺與供應鏈中斷之問題將會持續影響企業營運。對此,藍庫云提出四項策略建議,一、企業應與現有供應商保持密切關系;二、持續拓展供應商來源多元性;三、提升在地生產能力以紓解因物流造成之供應鏈延遲風險;四、運用數字化科技增加供應鏈的透明度與掌握度。透過上述四項做法提高供應鏈韌性,更精準掌握供應鏈信息,協助企業面對風險時掌握先機。
四、打造兼顧安全的智慧工廠
當數字化轉型已是趨勢時,企業導入數字化工具重塑制造價值鏈,不僅提高生產效率、落實敏捷管理,也帶動企業永續發展,可謂是制造企業奠定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有60%之受訪者已與相關科技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導入云端系統、在ERP系統、MES系統、倉儲系統等越來越多企業采用零代碼平臺搭建,才有更加另外便捷的方式進行企業智慧升級,也因此奠定企業數字化轉型基礎;在制造業企業中已有近五成之制造業者已投入智慧化生產。隨著數字化程度提升,信息安全的議題日漸受關注,其不僅是安全、防御之議題,更會連帶影響企業營運以及與客戶之關系,是企業提升韌性、永續經營的基石,是導入新興科技時必須關切的要點。
五、以循環經濟催化永續經營
企業為此也積極朝向透過營運和價值鏈的改變以滿足利害關系人與相關法規的期待與目標。例如規劃新建物時,可納入智慧綠建筑的概念,從建材選擇、建筑發電與空調等方面著手,落實節能減碳;以電動車取代傳統油車,降低企業營運與運輸產生之碳排放;又或是增加廢棄物的處理等,亦為企業減碳的關鍵,特別是在排碳大戶如水泥、鋼鐵等產業。
企業的永續經營和循環經濟息息相關,不只是因為減碳為環境帶來好處,也為企業經營開拓新的商機。建議業者除了考量環境面向之外,也應將社會與公司治理納入企業發展的考量,從人才、企業文化與治理規則等方面著手,致力提升組織文化多元性,帶動企業永續成長,方可與全球與在地客戶建立長期伙伴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