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元宇宙」究竟如何實現?普通人能不能參與?
「元宇宙」概念火速出圈,巨頭入場、資本加持等話題頻頻冒頭,熱度高漲不下,更是有人喊出:「2021年為元宇宙元年」的口號。
回歸理性,從技術到內容,再到整個生態,我們離大眾所暢想的「元宇宙」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
但是,我們離「直播元宇宙」卻非常接近。
低延遲、沉浸式體驗、社交、身份...元宇宙的基本特征與品質直播的特點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直播能夠很好地滿足人們身處沉浸式場景進行實時交互的需求。
直播,可能是我們目前探尋「元宇宙」最為接近的方式之一。



解決了沉浸式問題,接下來則是無延遲。
無論在什么宇宙,真實世界也好、虛擬宇宙也罷,哪怕身處網絡游戲之中,只要延遲存在都會讓體驗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體驗效果取決于人們所處環境/場景中的交互是否“暢通”。
用過直播的人應該都有所感受,大多數直播存在3秒-20秒不等的延遲,極大地影響了人們使用直播時的體驗。踏入「直播元宇宙」之后,人們對交互的要求只會更高,延遲將會對人們體驗沉浸式場景時的致命傷。
一定程度上,交互體驗決定了沉浸式直播能被用戶接受的下限;與之相反,好的交互能給觀眾在這個“世界”中帶來無限可能。
針對延遲痛點,保利威業內率先推出無延遲直播,并于今年6月舉辦首場OMO無延遲直播發布會,助力企業低成本用上無延遲直播。

隨著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逐步轉變,無延遲直播在產業端能夠發揮更大的價值。例如,在線上教學、遠程手術等沉浸式直播場景中,無延遲直播能夠實現勝過線下的場景感和交互體驗,在多個行業應用場景中都具有重大意義。
如果說,沉浸式虛擬場景能夠給觀眾營造出遠超線下臨場感,那無延遲直播則是決定直播交互體驗的關鍵橋梁。
通過超高清、無延遲、面對面的實時直播,實現和線下體驗一致甚至超越線下的“真互動”體驗,才能讓每一家企業更好地享受到互聯網技術帶來的紅利,讓無延遲直播與教育、醫療、金融以及交通等諸多產業相結合,迸發出「1+1>2」的巨大價值。
激活全新商業空間
2020年底,馬化騰提出了“全真互聯網”概念,并指出“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無論是從虛到實,還是由實入虛,都在致力于幫助用戶實現更真實的體驗”。
目前來看,元宇宙概念更重視虛擬,全真互聯網則更偏向連接。具備【沉浸感+無延遲】雙重價值的「直播元宇宙」有望激活全新的商業空間。
■ 直播+年會:將綠幕摳像+3D場景合成應用在年會直播中,企業能夠將企業文化與直播內容相結合,用沉浸式、趣味性的體驗傳遞給員工。
■ 直播+活動:在疫情反復的背景下,企業大多采用虛擬場景進行活動營銷,通過讓人們在沉浸式虛擬空間進行互動,擴大活動影響力,傳遞企業品牌價值。體驗作為品牌塑造的有力支撐,參會者對品牌的感知主要來源于活動的深度體驗。
■ 直播+培訓/會議:將動態運鏡、虛擬大屏以及遠近機位切換相結合,企業異地會議便能輕松上“云”,參會員能夠實時感知彼此的情緒和狀態,提升培訓/會議效率。
■ 直播+黨建:通過綠幕摳像更換黨建主題背景,配上輪播虛擬大屏,凸顯沉浸感和專業感,讓企業員工更好地接受黨的熏陶。
■ 直播+營銷:用虛擬背景進行直播帶貨在C端中已非常盛行,與商品相得益彰的色調和場景,具有強視覺沖擊力的動效,消費欲望直線拉升。
■ 直播+醫療:通過沉浸式+無延遲的虛擬直播實景,醫療培訓、遠程外科手術和護理、醫療診斷、智能健康管理將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虛擬直播】加上【無延遲直播】能夠極大程度拉平線上形式帶來的距離感,不僅能給用戶營造沉浸式體驗,還能為后續轉化帶來很好的賦能效果。
沉浸感和低延遲作為元宇宙的8大基本特征之二,這與保利威正在探索的方向是一致的。
雖然元宇宙的未來尚未明晰,但「直播」足以成為當下人們探尋元宇宙更便捷的方式之一。當人類對元宇宙的探索愈加深入,沉浸式媒體硬件設備也會更加輕量化和普及,兩者將會持續推動實時音視頻技術的發展,給直播帶來全新的想象空間。
「未來就像盛夏的暴雨,往往還沒來得及打開傘,大雨就傾盆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