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M是什么?和OKR有什么關系?

OPM指“OKR+PM(Projectization Management,項目化管理)”, 如圖 3-26 所示。僅僅有 OKR 是完全不夠的,它只解決了“我們要到哪兒以及我們達到的標準是什么”的問題,為了達成目標,我們更多需要通過項目化管理的方式做好執行。
同時,良好的項目化管理也有利于更好地打破部門壁壘,促進團隊分工協作。
舉一個實際案例。我們咨詢團隊的一個真實 OKR 是這樣的: 我們的目標是“全面出擊,打響 OKR 專業服務”,其中一個 KR 是“為 500 家企業提供 OKR 咨詢服務”,那么到了 Task(任務)的層面,我們的 Task 可能包括“推出 5 個標準課程”“上線 10 期線上課程”, 另外,為了能夠達成這個 KR(關鍵結果),我們可能要從線索的獲取出發,因此有一個 Task 就是“舉辦 30 場線下活動”,如圖 3-27 所示,每一場線下活動就是“線下活動”這個項目中的相關任務。
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我們建議在部門級 OKR 制訂時,通過外部團隊進行引導,同時個人級 OKR 不要求強制推行。人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思維模式的升級、轉變都需要一定的時間,OKR 在運行一段時間后,也會對這兩點的改善起到促進作用,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具體的線下活動,我們是通過 PM(項目化管理)的方式進行的。在這里,我們打破了部門壁壘,不把線下活動作為部門事項, 而是將每個月的活動以月為組建立任務,在任務下有不同子任務的分工,各個部門的同事都會參與進來,承擔不同的職責,如圖 3-28 所示。
比如我們活動組的小伙伴負責活動的策劃和執行,我們咨詢組負責出講師和內容,銷售部門的同事負責意向客戶的邀請,設計組的同事負責物料的設計等……項目任務可以與 OKR 進行關聯, 通過這樣的關聯,我們非常清楚這一個任務和哪些 OKR 是相關的, 以便在更新和復盤時進行分析,同時對這一個項目實現到個人級OKR、部門級 OKR 和公司級 OKR 的追溯,非常清楚這樣一件事對相關人員在更高的層面上是如何協同聯系的,在工作中便能夠更好地進行協同和配合。
同時,由于所有的流程、信息、溝通、文件等都沉淀在項目記錄里,非常有利于為我們提供探索成功實踐的基礎數據,并基于此通過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流程)將最優實踐流程規范、固化。

OKR 和 PM 都是有效的運營驅動機制,二者強強聯合,才能真正讓企業的戰略得以落地執行,強化“團隊”而非“部門”,提 升企業的協同力和執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