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微信4.0,有“月亮”也有“六便士”

企業微信4.0發布會的所有環節嚴謹而簡潔。
走出會場,我感到企業微信的優勢是對C端客戶的觸達,但其所做的絕不僅僅是私域的連接。它在打破一個大眾對平臺級企業應用入口的理解——數字化絕不僅僅意味著企業內部辦公效率的提升,而是蔓延到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商業創新動作。企業微信提供的“連接”,為這些商業動作帶來了效率提升、業務創新的可能性。
因為“人即服務”的概念有一定的認知門檻,企業微信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商家獲取“私域流量”的工具。而使用這個詞時真正想要傳遞的是:通過企業微信的技術和平臺能力,讓企業客戶的消費者感受到,企業提供給你的是個性化的、有溫度的、由人來提供的服務。
在《月亮與六便士》這本小說中,作家毛姆提出了一個永恒的命題——如何在“眼前的現實”與“詩和遠方”中作出選擇?
“‘六便士’是核心業務,把核心業務做到極致的時候,企業會逐漸地接近‘月亮’。”媒體人吳伯凡曾打過一個很好的比喻。如果用這個邏輯來理解,企業微信在核心業務方面,B2C方面,微信客服功能、視頻號與企業微信的打通,加持了企業微信最大的獨特優勢。同時三大騰訊產業互聯網效率工具融合、B2B供應鏈和經銷商的連接上,打開了未來的空間。
企業微信4.0不僅僅是B2C連接能力的升級,還包括辦公、B2B等更廣闊的數字空間。在變化的同時,它亦保持了“連接器”的定位不變,并不設盈利指標。
“連接無界、共生有界”在發布會舉辦后,企業微信團隊對于第三方服務生態進行深入思考,在截稿前,他們再次回復了TO B新勢力目前最新的思考。
固守住“連接”的本質,4.0的企業微信似乎做到了“All in one”,給同行者創造出一個更大的空間。
在發布會現場,明源云合伙人、高級副總裁童繼龍告訴TO B新勢力:“企業微信與微信打通實現營銷與客服等C端能力,騰訊會議、騰訊文檔與企業微信深度融合,這兩點是生態合作伙伴看重的企業微信新產品的能力。這凸顯了企業微信未來在TO B 、TO C層面上的綜合優勢,這種產品能力能夠支撐生態合作伙伴在企業微信之中進一步做產品創新。”明源云在企業微信10萬家合作伙伴中被評為2021年度TOP 10最佳合作伙伴。
企業微信的這一動作立竿見影,一家實驗室行業垂直賽道上的創業公司釋普科技創始人李康就表示,如果將視頻號、公眾號與企業微信打通,流量能夠轉化進企業私域,會為營銷帶來全新的思路,并激發他們更加深度使用企業微信。
不僅如此,4.0版本企業微信、騰訊會議和騰訊文檔三大在辦公維度的產品打通;連接企業上下游供應鏈的合作伙伴,從而滿足制造業、服務業和零售業的行業剛需;這些都會提升企業微信的用戶黏性以及企業用戶量和終端用戶量,為生態服務商提供沃土。
產品迭代之外,企業微信生態負責人李致峰也公布了三條全新規則:
第一,應用快速上架。改變了以往生態服務商需要與企業微信共研三個月才能上架應用的要求?,F在,服務商的產品三天先上架,用戶搜到先使用,服務商迭代改進。
第二,普通員工有權發起企業微信上的使用權限。假設有1000萬家企業客戶在企業微信上,原本應用權限在1000萬個管理員手中,一家企業有10個人,權限管理者的范圍會擴大到10倍,從而激發應用市場活躍。
第三是承擔“接口廣場”的功能,讓第三方應用和應用之間能夠互相打通,團結起來。
新發布的“企航學堂”共創營,幫助合作伙伴加深對企業微信官方和其所在生態的了解,以尋找到彼此合作的機會,共同打造產品。
在整個生態動作中,最讓人驚喜的是創新。比如讓員工成為新的入口,提升員工的使用權限,這充分體現出對于終端用戶需求的重視,“用腳投票”會快速讓好的產品脫穎而出。一定程度上,企業微信4.0也顛覆了傳統的TO B產品采購流程。
此外,2021年企業微信一共提供了6種合作模式,分別是區域推廣合作、產品銷售合作、標準應用合作、行業方案合作、智慧硬件合作、產品戰略合作。
企業微信副總裁、生態合作負責人李致峰提及:2022年會增加兩種新的模式,分別是代運營合作和代開發合作,代運營合作是指合作伙伴為客戶提供教練式的服務,幫助客戶從會用企業微信到用好企業微信,真正幫助到業務的增長。代開發模式是為了解決部分客戶想要自建應用,但是開發能力不足的問題,可以通過集結業界最專業的產品和技術人員,科學地幫助企業滿足定制開發的需求。
4.0版本發布后,一個老問題仍然被推向關注的焦點。那就是:企業微信做什么、不做什么,與生態伙伴的邊界在哪里?
李致峰曾對這個問題給出過答案:連接無界、共生有界——廣泛連接,但是在和生態伙伴的共生上,企業微信恪守清晰的“邊界”,有所為有所不為,讓合作伙伴放心干、放心去做發展。
這個邊界具體定在哪里?什么是不為?在媒體群訪中,騰訊集團副總裁、企業微信負責人黃鐵鳴更為完整的詮釋是:
“企業微信其實既能夠在底層上面給員工統一的賬號和通信基礎框架,又可以對外連接微信上面的用戶。今天我們還推出了連接上下游的功能,可以實現企業跟企業之間的連接,能夠建立起一張基于ID通信賬號的連接網絡或者一張基礎的通信網絡。并且我們在企業微信上面將一些更有效的協作功能,或者使覆蓋面更多、更通用化的協作功能也結合進來,例如會議和文檔這樣的辦公工具,形成了一整套的協作閉環。”
“但企業微信團隊不到700人。”黃鐵鳴回顧過去一年與服務商的交流,從他的角度看,他認為每一個垂類的合作伙伴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合作伙伴他們都是這個行業、這個領域上面的專家。企業的需求太多了,通過更多的合作和接口的開發來在整體的中國產業互聯網和SaaS上面做更多的產品出來,這個才是未來我們產業發展的一條路徑。”
“會開放更多的接口出來,支持更多SaaS生態的合作。”
當然企業微信支撐起了一個第三方服務商的生態,甚至是一些“賽道”。從服務商的角度,企業微信的一舉一動,企業微信“青睞”誰,都被高度關注和放大。但黃鐵鳴覺得企業微信被高估,“太看得起企微的團隊了。”他說這是自己在不斷回答這個問題時候的真實感受。
企業微信的核心就是連接,黃鐵鳴在采訪中,回答TO B新勢力:“企業微信的定位沒有改變——連接器。 ”
“連接的形態會有多種,人跟人之間的連接——通信和溝通;系統之間的連接——可能是一些底層的接口的互相調用;以及人跟事情的連接,比如員工在工作臺上面可以快捷地調用一些小程序的應用。”他解釋“連接”的表現形式。
過去幾年企業微信的定位一直沒變過——企業的連接器。第一個版本完成了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連接,通過一個通訊錄,一個IM來完成。2.0版本,通過工作臺開放接口,把一些小程序和應用結合到企業微信里面來,新增了連接企業內部系統的能力和連接企業內部信息以及硬件的能力。3.0實現了與微信的互通,讓一個企業不單單可以連接內部,還可以連接消費者。輸出“人即服務”的理念,是連接了外部的消費者。
4.0版本讓企業跟企業互聯,形成上下游之間的聯系。企業微信一直在做“連接器”的事情,連內部、連外部、連系統、連人。這就是他們一直想做的事情。
在現場演講中,李致峰總結企業微信的生態合作理念,如果用一句話形容,那就是:“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我們希望將點點滴滴的能力匯聚成河,奔向大海。”李致峰的總結讓我想到騰訊一直依賴的價值觀——科技向善。
這四個字中,我認為最有力量的是“向”這個字。在做生態的過程中,持續朝向最終目標是一個過程,需要選擇,需要取舍,需要守住邊界,這并不容易。今天來看,企業微信一直開放地接納所有的合作伙伴,剛開始的時候也是有考勤、打卡、審批OA的功能,但這一點并沒有影響到泛微、金蝶這樣的產品跟企業微信進行合作,并且基于企業微信的工作臺和消息通道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
今天在企業微信的生態上,有班小二這種以50人的規模服務“排課”這一個場景的公司;也有喔趣這樣專注于靈活用工場景的公司。他們非常垂直,提供了行業之外的人想象不到的功能。這是因為他們在各自的行業里垂直做了10到20年,對于自己所在行業用戶需求細節的了解程度是超乎想象的。在某種意義上,企業微信和這些生態方是互相依賴的。生態方的存在,讓終端用戶得以在企業微信平臺上就達成自身需求的滿足。
企業微信在平臺級產品中獨有的B2C屬性,可能讓SCRM這類廠商非常依賴于企業微信的生態。但在本質上,無論是通用型、垂直型或者強生態依賴型,企業微信更在意的是這些服務商有沒有服務好自己的企業客戶,有沒有創造價值,至于有沒有余力去做其他的事,企業微信并不介意,這方面是開放的。核心與關鍵仍然是把企業客戶服務好。
通過企業微信,讓生態服務商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快捷地給到企業客戶個性化的服務,這就是企業微信跟合作伙伴的互補結構。這些服務商在致力于為千萬家企業客戶做上門安裝、培訓、代運營等工作。
“就像騰訊把半條命交給其他的合作伙伴一樣,企業微信也是把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的。”黃鐵鳴強調這一觀點。
根據企業微信官方數據,截至完成采訪,服務商總數已經達到12萬,其中表現優秀的服務商總數已經超過6000,生態能力可覆蓋97個行業,與連接微信相關的獨特接口達1232個,第三方應用則多達1900個。
未來,將服務對象從12萬家發展到幾十萬家,發掘更好的應用,覆蓋更多的行業,是企業微信的需求。與此同時,他們還要把精密的服務交給服務商來做,讓生態企業有錢賺,讓更多的人因為企業微信的連接而有生存的機會,比如12萬家服務商背后至少有120萬的就業人群。
在采訪中,黃鐵鳴表明所有變化背后,推動力是用戶——企業微信的企業和用戶,是企業的需求和市場的聲音。企業微信把重點放在用戶身上,更為底層的邏輯是用戶的需求是不同的,單一服務商永遠不會讓用戶滿意。不強迫、不站隊,才能站在用戶視角解決問題、創造價值。這也是2021年9月份開始,騰訊會議和企業微信正式進行封閉式研發,最終實現產品融合的推動力。
除了在業務維度上,有自己的“月亮”和“六便士”,在最終的預期目標上,企業微信把重點放在了對數字化更廣闊空間的探索。
“‘數字化’是很大的詞,微小的方面體現在一家家企業的‘生與死’上。”
疫情快速帶動了企業微信一批數字化工具的使用。后疫情時代,一部分需求會消解,但是與商業相關的創新,以及深度連接企業上下游的效率場景會不斷涌現出來。
很多人還會質疑企業微信當下不提盈利,是否是“隱藏”了KPI呢?從另一個角度看,數字化的創新不僅僅體現在辦公效率的提升,更廣闊的空間里充滿了未知的可能。真正有價值,企業用戶就愿意去使用,產品使用量自然就會漲。真實解決企業和用戶的需求,那才是最根本的。這也是企業微信的“詩和遠方”。
發布會剛剛結束,黃鐵鳴接受了媒體采訪。他本人嚴謹而有親和力,且直面問題。這是TO B新勢力提給他的問題。
宇婷:今天企業微信已經有很完整的產品功能,企業微信給ISV和第三方服務商留下的空間在哪里?
黃鐵鳴:合作伙伴對企微的作用和價值是非常大的,企業的需求是非常豐富的。在做個人產品的時候,我們的需求是規整和單一的,但是當你去面對企業的時候,每一個企業都在經營自己的領域,能不能企業的經營形成閉環,企業的需求是非常多樣性的。
企業微信只完成了一個比較底層或者說比較基礎的事情,那就是構建了一套員工連接的能力,包括它可以跟用戶通信的能力,可以跟微信連接的能力,可以讓上下游相互連接的能力,但是這些更像是一種基礎的能力。它能否很好地支持企業千變萬化的需求,是要靠合作伙伴和我們的服務商合力完成的“最后一公里”來決定的。
像剛才李致峰在臺上講的,我們有很多大企業其實在內部辦公上面有更多個性化的需求,也有很多中小企業需要上門服務。但企業微信現在只有不到700號員工,我們并不能把這些都做完,而且我們也不是這些方面的專家。
在不同的行業我們有非常多的合作伙伴,我們跟合作伙伴合作的過程中,非常敬佩他們,因為他們都是行業里面的專家。我們要跟他們進行更好地合作,通過企業微信或者通過騰訊提供更基礎的平臺能力給他們,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能夠提供給他們自己的企業客戶更快捷、更個性化的服務,以及更方便的服務,這就是企業微信跟合作伙伴互補的一個結構所在。
我自己更覺得,以前中國TO B的SaaS產品為什么發展得不算非??欤磕鞘且驗橐郧拔覀冏鯰O B項目,很多時候都是要從最底層開始,并沒有分工。一個項目的負責人要把整套方案,包括最底層的服務器,中間的基礎軟件,再到上層的應用軟件,這一整套的方案給到企業。
但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產業互聯網的玩家或者說更多服務提供方參與了進來。現在,在基礎設施上已經有很多像騰訊云或者同行的云服務商共同支持和推動,包括像企業微信提供了基礎賬號和通信能力的支持。有了這樣基礎能力的支持,上層的服務商企業、一些個性化或者垂類應用的廠家和產品更容易被搭建出來。社會分工會更加清晰、(對企業來說會)更加方便,因此可以產生五花八門,為了滿足企業方方面面需求的產品。所以我覺得未來幾年中國產業互聯網應該會有更高速的發展。
宇婷:企業微信4.0發布的產品很多,你覺得我們最應該留意的是什么?
黃鐵鳴:其實我們在4.0發布的這些新功能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我們覺得什么東西是重要的?企業微信的定位,4.0里面提供了三種能力。
第一種是跟微信互通方面繼續豐富我們的連接能力,除了“人即服務”的連接方式之外,還提供了微信客服。這樣另外一種服務能力提供出來,那也就是說企業能夠更關注自己的消費者和自己用戶的一些需求變化,讓自己更加敏捷,洞悉市場的機會在哪里。
第二,通過后端連接上下游的能力,可以讓企業跟企業之間溝通,來完成自己生產的協作,更利于生產協作。
第三方面是我們內部一些協同的功能,效率和協作的功能要更加地好用,甚至跟自己C端用戶的溝通或者協作可以更加地方便,這些是我們4.0提出來,我們認為企業微信需要去做的事情。
宇婷:這次發布會之后企業微信自身的定位有沒有變化?
黃鐵鳴:對企業微信的定位我們一直沒變過,我們一直是企業的“連接器”,從發布第一個版本開始就是說企業微信是企業的連接器。第一個版本是完成了企業內部員工的連接,通過一個通訊錄,一個IM來完成員工的連接。2.0版本有了工作臺,通過工作臺開放接口的能力,把一些小程序和應用結合到企業微信里面來。那是一個連接企業內部系統的能力和連接企業內部信息的一些能力,包括硬件的能力也在上面。3.0我們實現了與微信的互通,讓一個企業不單單連接內部,還可以連接消費者,輸出“人即服務”的理念,那是連接了外部的消費者。
而今天,可以讓企業微信跟企業微信之間互聯,形成一個上下游之間的聯系,所以企業微信一直在做連接器的事情,連內部、連外部、連系統、連人,這就是我們一直想做的事情。
宇婷:連接的含義是什么?是建立一個溝通的渠道?
黃鐵鳴:連接形態會有很多種,人跟人之間的連接——可能通信和溝通,系統之間的連接——可能是一些底層的接口的互相調用,或者是人跟事情的連接,那就是說一個員工在工作臺上面可以快捷地調用一些小程序的應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宇婷對話TO B 新勢力
專家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