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警惕中美數字經濟差距拉大

騰訊研究院
+ 關注
2022-03-21 19:26
1586次閱讀
警惕中美數字經濟差距拉大

作者

閆德利  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

警惕中美數字經濟差距拉大

我國數字經濟居世界第二位,

但與第一名差距明顯

關于我國數字經濟的國際競爭力,智庫和學者的說法較多、數據較多。根據上海社科院數據(2021),我國在數字產業競爭力評價中位居第一位,遠超美國;根據信通院數據,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但與美國差距明顯;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2019)認為:“中美兩國共同領導著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我們認為,我國數字經濟總體實力居世界第二位,是比較合理的,也是應該的。

然而,與最高水平相比,我國還存在較大差距。2020年,我國GDP已達到美國的70.3% (來源:世界銀行) ,而數字經濟規模僅相當于美國的39.4% (來源:信通院) 。2019年,我國有14家企業進入全球數字經濟百強企業榜單 (來源:福布斯) ,而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前100位的企業數量更多,有24家。在很多關鍵指標上,我國是第二位,但美國仍數倍于我。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 (UNCTAD,2019) 數據,在全球70個最大數字平臺中,美中所占市值分居前二位,但美國是我國的3倍;根據Tech Nation數據,2020年我國科技領域風險投資額是第二位,但美國是我國的3倍多;根據Synergy Research數據 (2021) ,全球共有597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美國擁有的數量是我國的4倍。
數字領域的差距往往比較大,這是客觀規律。值得警惕的是,中美數字經濟由先前的“保持相同節奏,實現同步發展”到近年的“差距日趨拉大,開始分化發展”。拐點出現在2019年左右,我國上市公司和獨角獸出現優勢減少、差距拉大的情況。
警惕中美數字經濟差距拉大

收入:2019年我國增速優勢

開始減少

長期以來,我國互聯網公司收入增長速度快于美國。2016-2018年,我國8家主要互聯網公司的收入平均增速不斷加快,相較于美國9大互聯網公司的優勢不斷增強,2018年達到美國的4.8倍。此后我國的平均增速開始大幅下降,2019年8家主要互聯網公司的收入增速竟然全部放緩,這極為少見。我國相較于美國的優勢也開始減小,2019年下降到美國的1.9倍,2020年降為1.6倍。如下表所示。

警惕中美數字經濟差距拉大

表1 近年中美主要互聯網公司收入增速對比
數據來源:騰訊研究院根據各公司財報整理,2021年7月
注:部分公司的財年不是自然年。對此表中的年度,微軟是截止當年6月,蘋果是截止當年9月,Adobe是截至當年11月,Salesforce是截至次年1月,阿里巴巴是截至次年3月。數據有四舍五入。

相較于上表中的其他企業,拼多多是一家新公司,增速非常迅猛,且波動性較大,其歷史數據只能追溯到2017年。如果不考慮拼多多,用另外7家公司與美國9家相比,我國從2016年開始平均增速就逐年放緩,由2016年的63.7%下降到2020年的22.7%。我國相對于美國的優勢也逐年減弱,由2016年是美國的3.1倍降低至2020年的1.2倍。2020年,我國僅以3.2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快于美國。

警惕中美數字經濟差距拉大

市值:2018年底我國占比開始

下滑,當前處于最低水平

近些年,市值排在全球前7位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一直是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Facebook、騰訊和阿里巴巴這7家,其后的幾家與第7名存在較大差距。這可算作互聯網的第一梯隊,基本反映了主要國家的總體水平。2015-2017年,我國在前7名中的市值占比呈逐年上升趨勢,由17.4%上升到23.8%。從2018年開始則逐年降低,到今年年中已降至13.3%,是近些年的最低水平。如下表所示。

警惕中美數字經濟差距拉大

表2 全球七大互聯網公司市值變化情況

單位:億美元,按2021年7月15日匯率計算

數據來源:騰訊研究院,2021年7月

以今年為例,我們清晰看到中美呈現分化發展的趨勢。年初至今,美國9大互聯網公司中,有8家股價正增長(唯有Netflix小幅下跌),其中有4家增幅在20%以上;有7家于今年7月達到史上最高市值(另外2家是Netflix和Salesforce,最高值分別是在今年1月和去年)。我國8家主要互聯網公司均是股價下跌,其中有4家跌幅在20%以上。以原點為中心,各公司股價變動情況呈現出比較完美的對稱性。不幸的是,原點的一邊是中國公司,另一邊是美國公司。如下圖所示。

警惕中美數字經濟差距拉大

圖1 年初至今中美主要互聯網公司股價變化情況
(數據截至2021年8月4日)
注:對同時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企業,采用美股數據。

從代表公司看,蘋果的市值在2015年底相當于我國當時最大的2家公司(阿里巴巴、騰訊)之和,現在則超過我國前十名之和(騰訊、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京東、小米、快手、網易、百度、滴滴)。以一抵十的不只蘋果,微軟也是。

警惕中美數字經濟差距拉大

新生獨角獸:被美國狠狠甩下,

被歐盟逆轉反超

獨角獸代表著未來,是數字經濟創新活力的體現。根據CB Insights數據,截至2021年7月14日全球共有759家獨角獸企業,總估值約為23850億美元。其中,美國獨冠全球,其數量和估值均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我國緊隨其后,共有160家獨角獸(大陸155家,香港5家),占世界的21.1%;總估值為5370億美元,占世界的22.5%。從總量來看,獨角獸在各國呈階梯分布,相鄰名次國家保持成倍差距——美國是我國的2倍多,我國是歐盟(含英國,下同)的2倍,歐盟是印度的2倍多。如下表所示。

警惕中美數字經濟差距拉大

表3 全球獨角獸企業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CB Insights,2021年7月14日

就行業分布來看,中美之間也呈現明顯差異。我國的獨角獸較多分布在電子商務、硬件、汽車與交通、移動和通信、教育科技、供應鏈/物流和配送等領域,而美國較多分布在互聯網軟件和服務、金融科技、健康、大數據和網絡安全等領域。如下圖所示。

警惕中美數字經濟差距拉大

圖2 中美獨角獸行業占比分布情況

從獨角獸誕生時間來看,情況大大不妙。與上市公司市值一樣,2015-2017年也是我國獨角獸的高光時刻,每年新生數量都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也不錯,雖屈居第二位,但仍和美國相當。2019年,我國新生獨角獸數量斷崖式下跌,而美國仍保持逐年快速增多,中美差距開始拉大。2019年美國新生獨角獸數量是我國的2.4倍,2020年變成5.4倍,今年變成6倍。今年僅半年時間,美國就誕生了156家獨角獸,超過了我國大陸現有之總和(155家)。我國年度新生獨角獸數量不僅被美國狠狠甩下,還被歐盟逆轉反超。我國原先領先歐盟一個量級,2019年兩者差距大幅縮小,2020年實現持平,今年歐盟(32個)則反超我國(26個)。如下圖所示。

警惕中美數字經濟差距拉大

圖3 美中歐獨角獸誕生時間分布情況
獨角獸不是一日長成的。在美國今年新生獨角獸中,有48.1%是在2013-2016年創立,有66.7%是在2012-2017年創立。我們需要注意,2019年是結果的分水嶺。只能是在此之前的幾年時間內我國初創企業成長情況不理想,才導致這一結果。
警惕中美數字經濟差距拉大

結語

我國曾錯失三次工業革命,造成百年屈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我國牢牢抓住信息化發展和數字革命興起的歷史機遇,一路高歌猛進,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馬克思指出,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方向是前進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數字經濟想必也是這樣,呈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當前發展雖遇低谷,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憑借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經過刮骨療傷和深度糾偏后的數字經濟必將獲得更加頑強的生命力,邁向新的輝煌,助力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讓我們共同期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騰訊研究院”(ID:cyberlawrc),作者:閆德利,36氪經授權發布。

0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