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騰訊、字節、B站紛紛入局餐飲,你以為是沖賺錢去的?

餐飲老板內參
+ 關注
2022-03-28 16:23
928次閱讀

相對于互聯網巨頭動輒千億的年收入,開餐廳實在是一門微不足道的營生。但這并不妨礙近兩年騰訊、字節、B站頻繁出手餐飲賽道。

獲得投資的餐飲幸運兒固然值得關注,更應該想清楚的是,巨頭們殺入餐飲到底是圖啥?

和許多行業相比,餐飲雖然和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其實只能算一門“小生意”。 

中國最大的餐飲企業百勝中國2020年營收82.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59億元;擁有1298家門店的海底撈2020年全年收入286億元,而九毛九則為27億元。 

騰訊、字節、B站紛紛入局餐飲,你以為是沖賺錢去的?

這些已經是餐飲行業舉足輕重的“大佬”了,另據中烹協數據顯示,2020年餐飲百強企業總營業收入為3095.1億元。而騰訊2020年全年的營業收入為4820.6億,字節全年營收2366億元,毛利潤1330億元。 

餐飲百強都抵不過一個騰訊,老鼠和大象的既視感一下出來了。盡管如此,從2020年開始,互聯網巨頭們卻不約而同地對餐飲小生意產生了濃厚興趣。 

一周前有消息稱字節跳動投資餐飲SaaS企業東方鴻鵠,持股比例達13%,一個月前入股區域檸檬茶頭部品牌檸季;騰訊則手筆更大,接連投了和府撈面、Tims咖啡、喜茶等全國餐飲頭部品牌;年營收百億上下的B站也不甘落后,半個多月前投了擁有網紅品牌“粉紅漢堡”的曾士餐飲。 

除了直接投資,還有更多的互聯網企業在用各種方式參戰。日前知乎網推出了自己的咖啡新零售產品,而巨頭阿里則在早幾年就開始布局餐飲平臺和服務商端。 

騰訊、字節、B站紛紛入局餐飲,你以為是沖賺錢去的?

互聯網巨頭做餐飲,到底想要什么,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從產值上來看,顯然意義不太大了,我們不妨站在巨頭的角度,思考真正關乎它們生存的命脈。 

從坊間流傳的一則笑話里,可以一窺端倪:據某大V稱,騰訊內部對其他互聯網巨頭并不忌憚,最讓他們感到惶恐,覺得未來最有可能干掉騰訊的,不是別的,而是小天才電話手表。 

順著這個角度細想,雖然QQ、微信用戶量巨大,這兩個平臺的用戶群體互相兼容的能力并不強,同時他們對“祖國的未來”兒童的覆蓋能力都不夠大。當10后、20后們都開始習慣于用小天才電話手表來互相溝通,騰訊還有明天嗎? 

騰訊、字節、B站紛紛入局餐飲,你以為是沖賺錢去的?

對于互聯網巨頭來說,觸達年輕人,鎖定更多年輕用戶,是決定平臺生死的一件大事。而餐飲捕獲年輕人的能力和體量,是絕大多數商業模式難以企及的。通過掌握餐企,進而抓住更多年輕用戶,不失為互聯網巨頭花小錢辦大事的聰明之舉。 

看透了互聯網巨頭投資餐飲的本質,下一個有趣的問題是,他們認為什么樣的餐飲品牌、品類,更能高效觸達年輕人?通過梳理他們的投資案例可以看出,大家的想法不太一樣。 

1 騰訊:“壟斷”思維,鎖定“萬店基因”品牌

在早期,騰訊主要投資的是SAAS餐飲服務商,來為本地生活獲取數據。后來則更傾向于成熟性的大型的確定性的品牌,這些具有“萬店”基因的連鎖品牌,客群基數大,年輕人的體量自然非常可觀。 

比如兩次投資和府撈面、加入喜茶的D輪融資、而且獨家投資Tim Hortons,這是來自加拿大的國民品牌,被號稱“北美傳奇咖啡館”,有著近60年發展史。 

上海兜約創始人楊躍軍認為,“互聯網公司的生存現狀,更像是一種壟斷經濟,互聯網公司只有老大,沒有老二、老三。騰訊投資和府撈面很能代表騰訊的特點和心理,和府撈面近9年時間開店200多,門店數量不算多,但早已奠定了在面類領域的江湖地位,或者說是面條領域勢能最高的品牌。” 

騰訊、字節、B站紛紛入局餐飲,你以為是沖賺錢去的?

面類貫穿中國古今,中國人對面類得接受程度非常高,就比如雖然說重慶小面、拉面、牛肉面、饸饹面、熱干面等來自不同地域,但目前來看,倒是給人們提供了更多選擇,也更愿意吃。 

隨著微信、支付寶的崛起,SAAS服務的發展,供應鏈的進步,包括餐飲業的一些痛點逐步得到有效解決,也出現了像海底撈、九毛九等品牌。而且,蜜雪冰城、絕味鴨脖能做到萬家店,也說明餐飲品牌存在實力。 

中國十幾億人口,需求足夠大,代表著未來在各渠道、各行業都有機會成就這種萬店品牌,意味著資本入局之后,或許能夠創造非常快速資本的回報,這也倒推資本方對餐飲業的看重。茶飲、鹵味品牌做到了,誰知道未來在點心、快餐等品類不會出現萬店模式呢? 

2 字節:營造“本地生活”:火鍋配茶飲,美酒加咖啡

今年,字節跳動在餐飲板塊的布局加深,從火鍋食材超市、酒類、輕食,到咖啡、茶飲,跨界投資多個餐飲細分品類。相比騰訊所投,這些更偏重于餐飲零售,而餐飲零售模式,也是自去年疫情出現后,業內積極探索和推崇的模式。 

比如,火鍋食材超市在去年尤為活躍,尤其是鍋圈食匯一年里完成3輪融資的速度非常震撼,就連海底撈也在北京開了一家海底撈火鍋食材超市在試水。字節跳動也是兩次投資懶熊火鍋,而且這種業態主打社區經濟,一方面滿足了人們火鍋到家的需求,一方面一定程度上為字節跳動在本地生活的布局中,搶先布局。 

近日,大火的長沙檸檬茶品牌“檸季”獲得了來自字節的數千萬元的投資。茶飲品類本就具有復制快、規模化特點,自今年2月份首家門店在長沙開業,目前已經有150多家。長沙作為網紅城市,自帶流量和知名度,而且品牌營銷優勢明顯,而且“檸季”又是長沙的新晉網紅品牌,前有茶顏悅色的品牌標桿,想必在資本的助力下,“檸季”也將由不錯的發展空間。 

騰訊、字節、B站紛紛入局餐飲,你以為是沖賺錢去的?

3 B站:瞄準年輕消費群體心理

國內最重要的二次元平臺嗶哩嗶哩(B站),據稱其用戶覆蓋了全國范圍四分之一的90后和00后網民。 

從今年B站相繼投資的鷹集咖啡、Charlie’s粉紅漢堡兩個品牌來看,都來自年輕消費群體集中和強消費力的魔都上海,而且都是受年輕人喜歡的網紅品牌,充滿著時尚氣息。 

對于具有美食基因的B站來說,曾經出現百萬級的美食UP主,更早的形成用戶在B站觀看吃播和美食教程的習慣。這樣看起來B站投資具有網紅性質的餐飲品牌,倒也毫無違和感。 

騰訊、字節、B站紛紛入局餐飲,你以為是沖賺錢去的?

同時,作為互聯網巨頭中體量相對較小的一個,B站2020年的全年營收約為120億元,通過餐飲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拓寬營收來源的動機較為明顯。 

在成功打造美式紀錄片《人生一串》和《生活如沸》后,B站玩起了餐飲+IP的模式,紀錄片主題燒烤體驗店線下運營成功,未來可能以品牌授權的方式迅速擴張。這在互聯網企業中開創了以IP促進餐飲實體經營的先河,可見對餐飲野心不小。 

歸根到底,互聯網企業對于餐飲品牌來說,應該歸為資本力量的一種,資本的投資審美,將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餐飲行業的品牌創新趨勢。 

如果要為互聯網企業的投資偏好尋找共性,內參君認為,他們看重的品類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賽道的想象空間要足夠大;二是容易做出規模化,具有較高的標準化程度;三是強供應鏈的管理邏輯和能力。 

而在交流中,好幾位餐飲人向內參君強調,對于餐飲品牌來說,在擁抱資本的同時,也要認清自身定位和清晰品牌未來發展方向,騰訊也好字節也好,他們的光環抵不過腳踏實地的深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餐企老板內參”(ID:cylbnc),作者:孫雨 王菁,36氪經授權發布。

0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