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立醫院集團市中醫院隨訪項目上線,助力數字化醫療服務升級
有一座以泉水眾多而著稱的美麗城市--濟南,又稱"泉城"因地處古四瀆之一“濟水”(故道為今黃河所據)之南而得名。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
1951年成立的濟南市市中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中區人民醫院)智慧隨訪系統項目在山東濟南舉行。市中區人民醫院信息部、客服中心、門診主任與康策項目負責人以及雙方項目組成員共同出席了啟動大會。
濟南市市中區人民醫院建于1951年,2009年4月因拆遷搬至十六里河過渡,2013年11月,經濟南市衛健委批準為“濟南市第十人民醫院”,2014年3月,醫院與山東省立醫院簽訂醫聯體協議,2014年10月遷至新院區,加掛“山東省立醫院市中院”門牌,總建筑面積為26000㎡,設置床位500張。
省立醫院派駐專家團隊在市中區醫院開展臨床帶教,實施遠程醫學會診、人才交流培養等,帶動提升區醫院服務能力。目前,醫院擁有山東省各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5名、博導8名、碩導21名、正教授23名,優質醫療資源充分下沉至基層醫療機構。醫院以分級診療為核心,以“321”區域醫療聯合體為依托,努力發揮二級醫院橋梁紐帶作用,上聯省立醫院,下聯轄區一級診療機構,通過信息化手段,開展了遠程會診、遠程疑難病歷討論、遠程培訓、遠程查房等服務,建立了雙向轉診綠色通道。
在城市打造“10分鐘綠色生命通道”,在農村積極探索建立“30分鐘就醫圈”,并在社區推行“慢病管理紅綠燈”品牌,不斷夯實基層服務能力,逐步引導居民自覺自愿到基層醫療機構就醫看病,落實好“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
醫院以“為您的健康服務”為宗旨和“精醫惠民,清泉潤生”的院訓為指引,正在努力打造優質服務型、安全有效型、低費惠民型、方便利民型的百姓放心醫院。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民眾收入水平提高,財富的積累以及健康觀念的轉變,中國醫療服務產業正在從“醫療服務”向“健康服務”轉型。在數字化的浪潮下,大量健康服務企業努力尋求有效策略,推動從戰略到運營的數字化轉型。
為了改善醫患關系、轉變服務理念、切實提高服務質量與滿意度,以實際行動去為患者服務,解決患者服務中的痛點和難點,市中區人民醫院倡導“主動服務 發展未來”,做到更好地為社會和患者服務。作為一家二級甲等醫療機構,為了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濟南市中區人民醫院深知醫院想要持續保持競爭優勢,就需要強化企業的數字化能力,讓數字化成為醫院的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在這個客戶體驗為王的時代,濟南市中區人民醫院緊緊圍繞“以患者為中心,以服務為核心”的宗旨,在潛心治病救人的同時給患者最好的服務體驗。濟南市中區人民醫院基于上海康策智慧患者服務醫療隨訪管理平臺搭建規范化、統一化的醫院客戶管理運營數字化平臺,形成“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需求為導向”的運營管理機制,有效提升醫院服務質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通過康策軟件醫療行業隨訪數字化健康服務行業解決方案,采用康策智能隨訪系統解決方案,打通端到端,端到C端業務流程,實現咨詢服務、預約掛號、院后隨訪、滿意度調查、呼叫中心、投訴管理,并基于數據來指導決策和行動,最終實現整個醫療服務體系的數字化,構建完整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