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AR領域,中國公司先行了一步!
物聯網智庫 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
導 讀
7月29日,全球領先的異構計算技術軟硬件提供商阿依瓦(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LVA Systems”)在北京召開了2021新品發布會,宣布其基于AR技術的遠程專家指導平臺——ALVA Rainbow全面升級。
去年,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導致各國封鎖國境線,許多工廠在復產復工之際卻面臨著國外專家無法抵達國內工廠現場指導生產線裝配等問題,雖然可以依托視頻、圖片、文字等輔助工具,但卻不能滿足企業追求高效復工的需求。
如今,隨著AR、云計算等技術的推進,類似的空間交流障礙正在成為歷史。7月29日,全球領先的異構計算技術軟硬件提供商阿依瓦(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LVA Systems”)在北京召開了2021新品發布會,宣布其基于AR技術的遠程專家指導平臺——ALVA Rainbow全面升級。
全新升級的遠程專家指導平臺ALVA Rainbow增加了全球領先模型識別(Model Recognition)及圖像識別(Image Recognition)功能,具體來看:
-
AR+高清視頻會議,支持高清穩定視頻通話、多端屏幕共享、實時文字與文件傳輸
-
AR實時空間標注,實時標注錨定,通訊過程中平均標注精度誤差小于100像素
-
AR+數字資源展示,實現相關數據信息與設備一對一結合與AR呈現
-
AR模型投放,Model Recognition算法可實現無先驗信息下3D模型與設備的匹配
-
多終端靈活部署,支持多系統、多終端、混合部署方式
發布會現場,ALVA 產品工程師模擬實際應用場景對全新發布的Super Rainbow進行了演示。當面對復雜故障問題時,現場工程師能夠通過 Rainbow 第一時間與遠程專家進行連線,高清視頻通話以及AR空間標注功能讓故障的描述和溝通暢通無阻。遠程專家可以依托圖像識別功能,掃描圖紙查看設備的三維模型,并投放在任意平面上,讓維修方案的輸出更加高效。
連接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助推產業數字化升級
當前工業制造領域正處于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部署階段,相對于單純的設備升級,溝通方式的數字化也成為發揮數據價值的重要途徑。這一過程中并不僅是單純的數物融合,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第三個最重要的因素——人。
傳統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未來,“人-數-物”的融合是重要課題。這關乎到人與物之間如何打交道,以及人和人之間是否存在更加高效的溝通和協同方式。因為以往工業軟件的開發通常圍繞工廠管理、供應鏈、客戶的信息化,而很難下沉到一線員工。
另外,ALVA Systems CEO楊衛國還指出,全球制造業正面臨人才短缺的嚴峻挑戰,工廠招新難以及培訓難與富有經驗的員工老齡化之間形成了鮮明對比,如此一來數字化技術反倒導致“人”成為問題的核心。
而增強現實技術便是溝通方式數字化的關鍵途徑。“ALVA公司推出的這款軟件,讓我們感覺的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數字孿生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越來越可以被替化,進而融合在一起。”倪光南表示到。
比如遠程的維修可以遠在千里之外告訴工程人員應該怎么做一些事情,可以在虛擬的對象中加標記,實體對象可以再現過來等。從看到一個很簡單的視圖,成千上萬個部件就能聯系在一起,通過人工智能的技術增強視覺與虛擬現實的結合,可以把數字孿生水平提到一個很高的階段。
突破產業桎梏,推動國產軟件走向全球
倪光南表示,“我們可喜地看到今天發布的ALVA Rainbow甚至在某些領域超越了國外領先企業,期待ALVA Systems 能夠持續創新,在新的領域用新技術趕超海外。”ALVA Systems 作為國內最早,并一直專注于異構計算應用開發的公司,近年來持續發力工業AR算法,開發了擁有自有知識產權的AR引擎,這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領先意義。
從定義來看,增強現實就是將虛擬的世界和現實世界巧妙融合的一種技術,通過融合多媒體、三維建模、數據實時跟蹤、智能交互、感知等所有的技術手段,把計算機所形成的文字、圖像、三維模型以及音視頻信息經過仿真模擬再應用到真實的世界里,和真實的世界形成相互的補充,從而實現對真實世界的增強。
但這并不是完整的增強現實,在增強現實技術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技術是識別技術。按照規模性、協同性、持久性、融合性和復雜性給增強現實里的識別技術分類,大致按照由易到難可分為圖像識別、自然識別、實物識別、區域識別以及空間識別五大類。目前國內大多從事AR領域研究的軟件公司還處于低級階段,ALVA Systems是為數不多可以做到“語音+視頻+空間”第四代區域識別的企業。
ALVA Rainbow模型識別技術是ALVA Systems 完全自主開發的AR識別算法。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模型的公司不超過三家,ALVA Systems 更是全球第一家把模型識別技術和AR遠程協助場景深度融合的公司。
倪光南最后也表示,“希望ALVA公司能夠把這類技術擴展到數字軟件,擴展到工業軟件里面,幫助我們國家在工業軟件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希望今后取得更大的成績。”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物聯網智庫”(ID:iot101),作者:Enzo,36氪經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