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實體經濟加速上云,云計算開啟新一輪成長周期

科技云報道
+ 關注
2022-03-08 10:27
553次閱讀
如果要形容當前的云計算市場,一面“紅海”一面“藍海”或許更為貼切。
紅海是資本市場熱捧,云計算的熱度升溫以及行業競爭者的持續加入。

藍海是云計算滲透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商業模式有待進一步創新,除互聯網之外的其他領域云計算依然還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
 
但無論是政策的鼓勵還是拓寬發展空間的需要,云計算已經注定要深度融入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

當兩種經濟邁入新的協同周期,云計算必然要跳出單純的基礎設施范疇,轉向對工業、制造業等實體經濟的全面再造,這也將開啟云計算新一輪成長周期。
 
 
步入工業4.0時代,數字經濟的發展以及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云計算將成為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環,在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建立數據要素市場等方面,都將發揮巨大作用。
 
實體經濟加速上云,云計算開啟新一輪成長周期
 
雖然云計算正在與互聯網“解綁”,逐漸成為實體行業的支柱技術,但千行百業上云、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并不是一蹴而就。

以往運營模式對傳統行業企業發展的支撐已達極限,迫切需要通過數字化轉型上云實現降本增效和業務邊際擴張。
但受限于人員、技術、資金等問題的制約,導致其數字化基礎薄弱,而企業之間需求差異過大,區域和行業涇渭分明的特征,也令云服務商很難通過制定標準的服務模式來滿足其需求,這也就形成了當前傳統企業上云的主要困境。
 
當前,中國實體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仍處于早期階段,各類企業自身還沒摸清數字化轉型的方向,云廠商需要花費不短的時間去理解傳統行業的業務場景,這意味著云廠商不能照搬目前適用互聯網行業的方案,還應針對不同傳統行業的特點和需求進行定制開發服務。
 
從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改造到智能化升級,云計算生于互聯網,但打破互聯網天生桎梏的機遇與時刻已經到來,一個新的周期已經開啟,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實體產業正處于數字化轉型期,模式和產品都在探索中,這既需要技術積累,也需要云計算與各行各業的全方位磨合。
 
經過多年的發展,云計算服務對企業的價值已不能單純從IT系統層面來理解。

從戰略層面來看,云計算對于企業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創新商業模式、專注核心業務、管理數據資產等方面,將從整體上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實踐。
 
未來,云計算更多地是作為一種生產力而非技術,幫助企業實現生產關系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傳統行業通過上云,可以實現由基于產品向基于“服務+產品”業務模式的轉型,由提供單一服務的企業轉型為提供行業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服務商。
通過上云,企業用戶可以使用公有云服務商提供的營銷、銷售、服務、運維等支持性、輔助性功能,從而使自身更專注于核心業務領域的創新,在提高創新效率的同時,降低經營管理成本,并不斷尋求新的業務機會。
 
同時,上云可以幫助企業用戶更好地管理數據資產。

“云”將主動尋找數據源及系統地點,并主動移向這些數據,爭取到更多的數據資源,實現數據與數據之間的遷移,重塑數據存儲與處理的市場格局,從而提高企業用戶采集和處理數據的效率,降低數據遷移成本,進而釋放出更多資源聚焦于企業的核心業務創新。
實體經濟加速上云,云計算開啟新一輪成長周期
 
基于數據經驗實現對現有模式的改造,把效率提升和質量改善融為一體,這是云計算和傳統產業“綁定”的核心。
不過,圍繞這一個核心,云計算也有很多細分的道路。
 
美國云計算三巨頭中,亞馬遜AWS在IaaS領域的份額是最高的,SaaS服務則是微軟依靠Windows布局的速度更勝一籌。
而“中國市場四朵云”里,阿里云的份額是最高的,成長最快的是百度智能云。
2021年12月,Canalys發布中國云計算市場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在市場整體同比增長43%的情況下,百度智能云同比增速64.7%,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的增速分別為33.3%、49.1%、49.5%。
 
細分領域的差異,決定了不同的云計算巨頭有著不同的核心競爭力。

這也使得云計算巨頭“落地”的姿勢不盡相同,只是最終目的都在于幫助傳統產業上云。
工信部提出,到2025年,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
而波士頓咨詢的調研報告顯示,市場上86%的智能化實踐需要定制化的AI服務。
這無疑給云計算玩家提供了機遇,但也要求它們繼續走向產業的“田間地頭”,用思維構筑轉型策略,用腳步丈量實際需求。
 
從推動高質量發展來看,數字經濟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這條道路如今已然明了。

實體經濟上云進程雖然較慢,但相應的云計算需求卻持續增長,實體企業上云積極。
其中,零售業和制造業是實體經濟中上云滲透率最高的兩個行業,分別為31.6%和29.0%,高于實體經濟行業整體的上云滲透率18.9%。
 
疫情帶動零售消費的線上化,倒逼零售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形成全新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

而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提速,則離不開“中國制造2025”等規劃的帶動。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制造業上云已成必然趨勢。
云計算可以幫助制造業企業不斷改進生產工藝、調整生產結構,優化產品的制造、運輸等各個環節,也可以將生產和銷售結合起來,打通產品的產銷供應鏈,這些都為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幫助。
 
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越來越多的實體經濟產業開啟上云之路,而零售業和制造業作為傳統行業上云的“旗手”,其數字化成效也將為后來者們提供很好的參考標的,同時也激勵金融、醫療、政務、工業等更多行業加速走向數字化。

在政策和市場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云計算將實現再度爆發,萬億市場或許也只是開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科技云報道”(ID:ITCloud-BD),36氪經授權發布。原標題《實體經濟加速上云,云計算開啟新一輪成長周期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