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Figma事件,看國產設計軟件的機遇與挑戰 | 甲子光年
國產替代迫在眉睫。
剛過去的周末,Figma 封停大疆企業賬戶的消息震驚國內設計行業。
Figma在郵件聲明中談到封禁的原因在于:因為大疆在美國發布的制裁名單中被點名,所以根據美國法律,Figma無法再提供對軟件的訪問權限。據了解,Figma 不止封了大疆賬戶,所有在制裁名單上的公司,都將受到封禁。
Figma是一款美國在線界面設計協作工具,在2021年6月完成了E輪2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達到100億美元。
據了解,目前國內的個人用戶目前還不受影響,但市場的疑慮在于,如果接下來一段時間,由于同樣的原因,Adobe、Sketch 這些公司的軟件也因為不可抗力不能使用的話,國內企業該怎么辦?
有觀點認為,當前國產替代軟件,迫在眉睫。
目前,國內已經有新涌現的云端設計工具產品,可以替代這些國外的產品,提供更具有本土特色的數字化服務。
比如,就在 Figma 的消息傳出不久,藍湖旗下的 MasterGo 宣布支持Figma文件導入,并且提供了完善的導入后編輯功能。同類型的其他幾家公司也紛紛宣布了相關的遷移方案。
盡管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國產軟件的機會來了,且市場不小,但對國內企業產品來說考驗依然很大。以設計協作產品為例,目前用戶已經被 Figma 培養出相對固定的使用習慣,可以接受在線協作的模式。如果用戶要遷移到新產品上,對新的軟件產品除了要求具備基礎的功能和豐富的素材資源、以及良好的開放性和穩定性以外,還要求其云端技術實力撐得住涌進來的用戶需求。
此外,云端設計工具會有一個最容易產生但是用戶很難忍受的問題就是性能不穩,即網絡不穩定、傳輸速度慢、頁面相應慢……
性能不僅包括網絡穩定性、傳輸速度、產品可用性等指標,還有包括能否支持足夠大的同時在線協同設計,能否支持大型項目。
這個需求特點往往是采購選型階段容易被團隊忽視的部分。因為,在試用階段,未必會使用一些重度依賴產品性能的場景,而在具體工作中,這往往又最容易出問題。
相比之下,“云端設計工具”在性能上則略勝一籌。
以藍湖旗下 MasterGo 產品為例,其目前已能夠支持 500人在線協同設計,支持圖層量 10 萬級別的大型項目。大多數 Sketch 文件導入比 Figma 還要快。
文件加載速度上,大型的文件也可以輕松使用。同時,不用像 Figma 那樣受限于網絡速度,可以批量刪改,操作便捷,也不會出現無響應或是卡頓現象。同時,產品渲染快,畫布縮放平移速度已經幾乎和 Figma 同級水平。
除了專業設計師孔晨的評測,抖音設計百萬粉絲賬號“子牧說|且曼學院”也出了評測視頻。其表示,國內3款設計軟件的性能排序是MasterGo性能最優,處于第一梯隊,Pixso和即時設計處于第二梯隊,但是Pixso略勝于丟圖層的即時設計。
性能是云端設計軟件的核心。因為,使用設計類的工具產品時,需要大量密集的操作,即使一個操作響應慢一點點,不斷累積下來就嚴重影響工作。所以,一款優秀的產品需要在提供豐富功能的同時,又要提供足夠的性能,這對技術投入和時間投入都有很高的要求,這是中國軟件企業長遠發展的目標。
未來,誰能夠替代并超越Figma、Sketch、PhotoShop 等工具,誰就能成為下一個現象級的SaaS企業。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甲子光年”(ID:jazzyear),36氪經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