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知果日記
+ 關注
2022-04-22 16:07
1009次閱讀
Hi,歡迎來到知果的知果日記。
知果日記分享:產品設計 | B端體驗 | 用戶思維 | 人機交互 | 認知成長相關話題。

關鍵詞: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
導視系統(tǒng)被廣泛應用在商業(yè)綜合體、公共設施、寫字樓、城市交通等公共空間中,它是人與環(huán)境交互的可視化系統(tǒng)。我們可以理解為,設計者通過相應的可視化指引性設計,幫助人們達到他的目的地。
根據(jù)交互形態(tài),我們可將導視系統(tǒng)分為靜態(tài)、動態(tài)和可交互態(tài)。
靜態(tài):環(huán)境中固定顯示的(一般是貼的、寫的或印制的),不會因為環(huán)境或是相應設定而改變。
動態(tài):會隨著環(huán)境或是相應設定而改變的導視界面。
可交互態(tài):這種導視系統(tǒng)是隨著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技術而出現(xiàn)的,例如商場里面的機器人,你對著它說話,它會做出相應的導航反饋。
根據(jù)導視系統(tǒng)每層涵蓋的范圍不同,我們可將導視系統(tǒng)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
一級:例如商場總平面圖、廣場導視柱。
二級:例如商場樓層的導航圖(包括每層樓相應的平面圖)。
三級:例如每層樓的衛(wèi)生間、服務臺等名稱牌。
導視系統(tǒng)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想要設計好導視系統(tǒng),不僅要了解導視系統(tǒng)本身是如何設計的,還需要知道整個導視環(huán)境的真實狀態(tài)、也要知道如何設計使用者的行為動線、對符號學社會學等也需要有相應的認知。
導視系統(tǒng)就如B端界面中的導航,兩者的設計思想大同小異。

設計者既要具備宏觀的視角,也要具備設計好細節(jié)的專業(yè)能力。為使用者清晰規(guī)劃“我在哪兒、我可以去哪兒、如何回來”的解決方案。
今天就跟著知果來看看「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設計的好的地方吧。
設計者考慮到門內工作人員在開門后,可能會導致門意外撞到正在門外走動的乘客,因此在門外框定了一個黃色警示區(qū)域,并在上面寫上「開門區(qū)域、請勿站人」,讓人感覺很貼心。乘客們走到這個地方后,會自然而然避開,降低突發(fā)事件概率。當然,現(xiàn)在此門被貼上了封條,應該是暫時不用了。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在地鐵的出口,不僅標注了大大的「出+箭頭」標識,同時還將高頻地點直接顯示在了靠近「出」的位置。知果想,要么是設計團隊以往有類似經驗,要么是設計團隊后來受到反饋補加的,總之很不錯。將乘客在該口要去的主地點直接突出化設計,提升了乘客自助前往目的地的概率,無需再問其他人或查手機協(xié)助。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這是一條通往地鐵出口的長通道,墻面均由如下的白板組成,對于乘客來說,即便某些白板后面有什么特殊之物,也壓根分不出,而這就可能出現(xiàn)危險。特別是小孩子經過這么長的通道,喜歡一路上打打鬧鬧。設計者在將背后有特殊之物的白板進行了標注,第一防止乘客誤觸,第二也為地鐵出現(xiàn)緊急情況要使用消火栓提供了一眼定位的便捷性。
如果沒有“當心觸電”,很多小孩子走過很可能會拿手翻翻、玩玩,萬一出意外就晚了。因此,即便這么不起眼的位置,設計者也是很用心,加了警示標志。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這個出口位置顯示的內容與方式和「2」是不同的,但它們之間具有互補關系,「5」是概貌信息,「2」是突出重點地點。通過「5」覆蓋了幾乎所有乘客的需求,直接告訴大家從C出口出去,可以到達哪些地方;「2」告訴大家,大部分在此處下車的乘客主要去哪個地方。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現(xiàn)在的衛(wèi)生間除了滿足日常的需求外,基本都增加了母嬰室、殘障者衛(wèi)生間,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城市公共設施的人文關懷。在杭州地鐵的導視系統(tǒng)中,不僅放大了衛(wèi)生間標識(地鐵衛(wèi)生間是乘客的高頻使用功能),同時與衛(wèi)生間相鄰的標識也進行了符號化與文字示意,讓乘客通過一處便可知曉關于地鐵衛(wèi)生間相關的基礎設施。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都說圖比文字來的更容易讓人理解,更直觀。知果抬頭看車廂內的禁止行為時,想到假如都是文字,就需要讀很久才能一一知曉,況且很多時候,我們根本就不會有耐心去讀。而設計者將這些禁止行為全部轉換為讓人容易理解的圖片,我們掃一眼就立刻知道了,無需去閱讀文字。同時,圖很多時候比文字來的省排版空間,是一個很妙的設計手法。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知果覺得這套圖形化說明書設計的非常好,原有三:
a、是誰使用的(圖上有個輪椅標識)
b、使用哪個對象(向下箭頭)
c、如何使用(極簡文字說明+清晰化圖示)
這個安全帶的使用方式很多人基本一看就會用,用不了10秒鐘。且對于做輪椅的殘障者來說,非常友好。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愛心專座」四個字,溫馨又直觀的讓乘客知道這個角落上的獨座是給哪些人專門留的。假如沒有這四個字,乘客們就不會明白設計者背后的思考。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試想一下,你要是站在一條路線的前面,想知道下一站是去哪里,如果它的整條線路都是彩色的,我們是不是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去確認下一站到底是哪里。而設計者以當前站為起點,當前方向終點站為終點的這條線路連起來繪制為彩色,反向繪制為灰色(灰色站點直接可以被忽略),如此便提升了乘客定位下一站的效率。
并且在可換成站點直接進行標注,乘客就可以知道哪個站點是換乘站點,以及可換幾號線。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11.1、總分結構
首先導視牌中通過「此電梯前往」一句話告訴乘客通過乘坐該電梯你可以去哪里;再通過「-1」和「-3」的區(qū)分,讓乘客知道「-1」是干什么的,「-3」又是可以做什么的。在「-3」前面有個「您在此」的標識,讓乘客對當前的環(huán)境妥妥的清楚。
11.2、圖文結合
導視牌光用文字會讓乘客覺得閱讀干澀以及不易定位。通過將文字中的關鍵詞提取后轉化為圖形,圖文搭配的方式,不僅讓導視牌變得好看了,也讓導視牌的信息變得更加簡潔了,提升了乘客的閱讀和理解效率。
11.3、重點突出
導視牌中用了顏色和文字放大的方式將乘客關注的關鍵點突出,有效引導了乘客的視線。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如果要對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做個啟發(fā)式總結,知果覺得有這4點我們可以學習:
a、無處不在的圖形化
多思考是否用圖形可以更好的、更直觀的、更簡潔的展示。乘坐地鐵的人們,大部分是匆忙的,他們只想通過地鐵能快速到達自己的目的地,并不想在地鐵上多停留。
因此,能用圖形化來表示清楚的,就不要通過純文字來描述。實在需要文字,可以用圖作為增強理解的標識。
B端系統(tǒng)中,適當通過圖配文,會提升用戶的理解效率。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b、簡潔為王,突出重點
重點突出,非常有利于用戶定位和閱讀信息。人們乘坐地鐵,無非是想知道自己乘車的位置在哪里、乘車的方向對不對、地鐵上下層各是做什么的、出口信息是什么等關鍵信息。
因此,設計者從乘客場景訴求出發(fā),將當前場景下的關鍵訴求突出和放大,便于用戶即刻明確。
B端界面的突出重點方式除了字號加粗變大外,還有排版的差異化、顏色的差異化等。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c、隱喻性色彩
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無處不在隱喻性色彩,用的恰到好處。例如愛心專座的粉色、出口的綠色、禁止的紅色、警示的黃色,都非常符合用戶的認知。
在B端系統(tǒng)中,數(shù)據(jù)的狀態(tài)均可以使用顏色去表示,識別效率會比文字高。
企服點評專家團知果: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fā)
d、如有必要,才增實體
「如有必要,才增實體」是知果對「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修改。在杭州地鐵系統(tǒng)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導視牌都是對乘客有用的,很少會出現(xiàn)對乘客無用的信息,真正起到了對乘客的有效引導。
B端也是如此,不要出現(xiàn)與該場景下無關的信息,避免混亂用戶。例如,不要為了獲取用戶的信息,讓用戶填寫一堆除了必要信息以外的信息,導致用戶關閉界面,直接逃走。
假如我們細心觀察,會發(fā)現(xiàn)杭州地鐵導視系統(tǒng)的設計與B端界面的設計有相似之處。導視系統(tǒng)的導視圖和B端界面都是與用戶交互的媒介,它們設計的好壞,會給用戶不一樣的感覺。
設計的好,就會讓用戶覺得你很懂我。
設計的不好,就會讓用戶覺得你很笨拙,都給我了一些什么無關緊要的信息。
我們都希望設計出用戶喜愛的交互媒介,那么就要了解用戶來你的系統(tǒng)主要是做什么的,他們期望達到什么結果,以此來構建系統(tǒng)的交互流程、功能要素等。
及時給用戶他們需要的當下場景下的重點信息,協(xié)助用戶做出良好的操作決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知果日記”(ID:gh_690a8b6479cb),36氪經授權發(fā)布。

0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