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音樂的商業價值到底有多大?

音樂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劑調味品,擁有龐大的受眾群體,為大家帶來精神慰藉,同時,它也展現出獨特的商業價值。
隨著時代進步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音樂產業數字化發展已成為常態,而數字音樂作為內容生態內的關鍵一環,通過自身或與其它文娛產品的聯動,為商業模式帶來更多可能性。
數字音樂,以數字格式存儲,以互聯網為平臺進行傳輸的音樂,具有易制作、易傳播、易存儲的特點。追溯其歷史,從1948年的黑膠時代到1963年磁帶時代、再到80年代CD,音樂傳播及存儲形態越來越輕便且易于攜帶,最終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成為無實物的數字形態,傳播和存儲全面進入數字化時代,極大程度上提高了音樂的傳播效應與普及率。
2003年,蘋果推出第三代ipod,并借助ipod播放器和ITUNES音樂商店的結合,正式開啟了數字音樂在線試聽和購買模式,數字音樂銷售正式面市。
雖然數字音樂進入中國的時間可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但當時的音樂環境很不好,盜版橫行,用戶不愿意為正版付費,原作者也沒有維權意識。數字音樂產業真正規模化的發展則是近些年,以政策、環境和資本等因素作為驅動力。
自2010年“劍網行動”起,國家加大打擊網絡盜版,開展知識產權保護。2015年,《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的通知》等多項推動數字音樂正版化發展的政策發布,政府展開了針對網絡音樂傳播最嚴厲的一次打擊盜版和侵權行動,開啟數字音樂正版化元年。在政策的大力嚴控下,數字音樂盜版泛濫的現象得到有效改善,為此后健康、規模化的商業發展打下了基礎。
在數字音樂行業正版化之后,其商業化之路也開始走上正軌。頭部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數字音樂產業,激烈競爭過后市場格局逐漸穩定,各平臺專注于成熟商業模式的建立和探索。現階段在國家各類保護政策影響下,用戶知識版權意識越來越強烈,也愿意為正版數字音樂付費,龐大的數字音樂付費市場逐漸形成,成為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隨著數字時代到來,音樂逐漸嵌入到多元化的場景中,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也為中國數字音樂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數字音樂的商業化應用:
1)在線音樂
尤其是移動音樂應用,遍布生活的每時每刻滿足用戶隨時享受音樂的需求。
一組用戶音樂需求數據顯示,在家休息時,音樂占比67.2%,乘坐交通工具時,音樂占55.9%,旅行途中54.7%,鍛煉健身時40.4%,排隊或等人時38.5%,戶外游玩時31.3%,圖書館、咖啡廳時24.7%。
而QQ音樂、網易云音樂等數字音樂平臺,采取單曲、數字專輯或會員等形式對用戶進行付費轉化,這也是音樂下游分發中金額和數額體量最大的一類。
2)電信運營商
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通過打包購買的形式,滿足用戶彩鈴、振鈴和整曲下載等多樣化需求,但近年來該體量明顯下降。
3)影視綜/游戲OST及配樂等
音樂作為其中重要元素,對內容呈現有著重要影響,此類音樂也多采取定制或單首購買的形式。
4)背景音樂
主要包含短視頻/直播、廣告營銷活動以及商超、咖啡廳等公共場所播放的背景音樂等。此類場景下,音樂可潛移默化的對用戶消費產生影響。
5)音樂營銷,放大品牌合作、IP傳播
通過音樂在情感層面與用戶建立共鳴和價值連接,讓品牌的口碑和信譽度得到有效提升,品牌影響力沿著音樂能量擴散,不斷強化;對于IP孵化,將歌曲和IP結合進行內容深化,可精準切入粉絲經濟,實現以點帶面的全面擴散,在音樂分發中具有較高價值。
6)音樂綜藝節目伴奏
購買歌曲伴奏以便在音樂綜藝節目中進行改編或重新演繹。此情況下通常僅需要詞曲版權。
7)線下音樂活動
如音樂節/Live House,對歌曲進行現場演繹。
此外,企業也積極探索關于音樂的更多新玩法,催生出app軟件、短視頻、K歌、在線服務業、智能硬件、有聲讀物、直播等需要結合音樂的新興行業,音樂內容作為其中的一環,發揮著重要作用,商業價值愈發明顯。
03 數字時代,音樂版權成為最重要的競爭力
如果說,正版保護是數字音樂發展的第一步,那音樂版權則讓更多商業模式變為可能。
不管是線上的傳統廣告收益、數字單曲/專輯售賣、音樂周邊硬件產品的產銷、O2O模式帶動的粉絲經濟還是演唱會、音樂會、音樂綜藝等,在音樂商業變現的道路上,音樂版權已成為最重要的競爭力。這對于數字音樂產業鏈上的所有創作方、錄制方、版權方、分發方都同樣重要。
對于創作者(獨立音樂人、詞曲作者、音樂工作室等),尤其是普通音樂人,沒有大牌足夠的粉絲積累和商業活動,所以需要更多的依靠版權收入為后續創造緩解生活壓力。
對于音樂版權所有方,不管是唱片公司、版權代理公司、國家音樂版權管理監督機構還是數字音樂平臺,都積極的通過創作、購買或管理的方式獲取音樂版權內容并形成流程化的再分發體系,以此挖掘作品商業價值達到變現目的。
雖然擁有音樂版權數量的多寡是各音樂平臺和版權公司開展商業化嘗試,爭奪市場份額的重要資本。但必須要說的是,只有良性競爭,才能帶來源源不斷的創新,更好地服務用戶。
數字化時代,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音樂產品的生產、分銷流通乃至消費形式,使得音樂產品擺脫了以往膠片、磁帶或是光碟作為載體,并通過有形物理渠道進行分銷流通的傳統商業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數字化、無形化的純數字音樂通過互聯網向消費者傳遞。音樂產業也由此經歷了從傳統產業格局向數字化的轉型。
當前,數字音樂已成為全球音樂產業最重要的資金來源和毋庸置疑的未來方向,中國數字音樂的重要程度也不言而喻。在政策與企業平臺的雙重推動下,中國音樂產業正版化、付費潮、數據技術應用以及產業鏈服務等正逐漸完善,音樂版權價值的持續增長未來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