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5月出口數據強勁,紡織品服裝外貿完全恢復了嗎?

財經十一人
+ 關注
2022-06-16 16:58
573次閱讀

短期內業務能看到轉機,但長期挑戰依然嚴峻,外貿出口完全恢復的節點尚未到來

文 | 辛曉彤
編輯 | 余樂

進入5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加速回暖。海關總署數據顯示,當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92.3億美元,同比增長20.4%,增速高于全國貨物貿易。其中,紡織品出口140.3億美元,增長15.8%;服裝出口152億美元,增長24.9%,超過全國貨物出口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

一系列內外因促成了紡織品服裝出口短期內的快速增長,但最主要原因還是上年同期的基數不高。2020年以來,疫情造成的影響持續至今。在服裝外貿一線的從業人員看來,短期內業務能看到轉機,但訂單流失、產業鏈轉移等長期挑戰依然嚴峻。外貿出口完全恢復的節點尚未到來。

自2020年初疫情開始發酵,中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經歷了較為震蕩的起伏,尤其是紡織品出口領域。如果單從紡織品服裝出口額來看,5月的數據并不意外,部分與紡織品出口去年同期處于低位有關。

5月出口數據強勁,紡織品服裝外貿完全恢復了嗎?

2020年一季度,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經歷了“斷崖式”下滑,其中2月紡織品出口同比下降59.9%,服裝出口則下降63.5%。進入二季度,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出口大幅增長。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會長曹甲昌介紹,2020年3月中旬到9月初,中國日均出口口罩達10億只左右。

但是,防疫物資之外,其他常規產品的出口下降明顯。2021年,防疫物資對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拉動作用顯著降低,同時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國家受疫情影響,開工率不足,對中國紗線、面料等產品的需求和依存度也大幅減弱。5月紡織品出口增速前一年同期基數大,降幅最大。

服裝出口則呈現相反態勢。2020年,國際貿易需求萎縮,東盟成為中國服裝重點出口市場(通常指的是美國、東盟、歐盟和日本)中唯一實現增長的地區。2021年上半年,市場需求逐漸復蘇,加之前一年同期基數較小,中國服裝出口快速增長,一、二季度增幅分別為47.4%和35.7%,下半年則有所放緩。

5月服裝出口的快速增長主要與國際市場的復蘇有關,重點市場需求較為旺盛。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中國1月-4月對美累計出口服裝104.5億美元,同比增長36.6%;對歐盟累計出口服裝81.4億美元,同比增長17.48%。

4月國內服裝出口積壓的貨品也部分移交在5月發出。黃逢春做的是潮流鞋服的跨境電商。他表示,現階段物流、海關沒什么障礙,“貨品方面4月有一些積壓,但5月基本順利。”

經歷了增速峰值和低谷間的反復震蕩,今年以來,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進入平緩回升階段,1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一度達到21.77%,但疫情造成的不確定性仍在。

5月出口數據強勁,紡織品服裝外貿完全恢復了嗎?

政策上對穩外貿也給予更多支持。5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一批推動外貿保穩提質措施;6月8日,國常會議部署進一步穩外貿穩外資舉措,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從國際角度來看,5月增速上漲與人民幣貶值有關,5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最高時出現了7%的貶值,依然是受美聯儲加息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有所提升。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認為,人民幣貶值對出口形成一定程度的利好。但是,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認為,人民幣匯率貶值短期內不會直接、明顯推動供給改善,因而對出口的正面影響有限。短期內出口改善可能更多受到國內復工復產進度影響。

相比增速,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外貿訂單外流和產業外遷。

在6月8日舉辦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表示,總體看訂單流出的規模是可控的,影響是有限的;部分產業的外遷符合經濟規律。

結合近兩年的疫情背景來看,對于非戰略安全類的行業,其供應鏈布局仍將以成本與收益最優為主要考量。因此,中低端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轉移的趨勢較為明顯。

莆田一家外貿工廠的老板向《財經十一人》表示,這兩年訂單損失嚴重。“小公司的外貿訂單都處在‘撿漏’狀態,高端和低端都接不了。”

黃逢春也表示,現階段普遍感受到三四季度都沒有太多新訂單過來,“以往二季度都是下單旺季,下半年外貿出口能不能增長還是未知數。”

不過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認為,中國外貿出口潛力還沒有完全釋放,還有進一步恢復的余地。按當前趨勢來看,六七月的外貿還會繼續反彈。

劉琪是上海一家外貿公司的員工,主要服務中東國家,5月中下旬中東國家“開齋節”放假,他預計假期結束會有一批訂單。

劉琪表示,多數航線運價今年出現大幅下滑,“我們主要關注紅海航線,價格比最高點下降約三分之一。”但東南亞例外,越南等國家持續爆倉,貨輪遲遲進不了港口,導致船期延誤、運費上漲。

今年以來東南亞國家紡織品服裝供應鏈持續恢復,對美歐等市場出口增長迅速。預計下半年,中國出口貿易仍將面臨較大競爭壓力和不穩定因素。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唐遙也提到,產業鏈外遷不能只看東南亞,還要關注歐美等地。“一些企業為了尋求供應鏈穩定性,可能會犧牲一部分效率,將原本只在中國及周邊國家地區生產的產品于全球重新分布,例如東歐、南歐、墨西哥等地。”他在接受《財經十一人》專訪時表示,“這一部分遷移是在所難免的,而且短時間難以挽回。”

作者為《財經》記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財經十一人”(ID:caijingEleven),作者:辛曉彤,36氪經授權發布。

0
相關話題
物流供應鏈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