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對話女性創始人、投資人,創業只是挑戰的開始

甲子光年
+ 關注
2023-03-08 11:29
1029次閱讀
對話女性創始人、投資人,創業只是挑戰的開始

對話女性創始人、投資人,創業只是挑戰的開始

第113個國際婦女節,致敬女性科技企業家。

作者|范文婧‍‍‍‍‍

編輯|栗子

科技行業通常并不被認為是屬于女性的行業,但在每一個歷史階段,女性都曾做出過卓越貢獻。

埃達·洛夫萊斯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員,她是女性;海蒂·拉瑪發明的無線電導航系統后來催生了WiFi和GPS,她是女性;格蕾絲·赫柏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編譯器,也被后人稱為“軟件之母”,她是女性……

除了這些載入史冊的名字,如今,女性科技從業者也越來越多出現在我們面前。

ChatGPT所在公司的OpenAI的CTO米拉·穆拉蒂、AMD的CEO蘇姿豐、Facebook的前COO雪莉·桑德伯格等等,都在各自崗位做出了耀眼的成績。

但在科技圈,女性依舊要面對更多的壓力和挑戰。

埃森哲和科技教育機構Girls who Code的報告曾指出,科技行業中的女性,有一半會在35歲之前離職;世界經濟論壇的《世界性別差距報告》中提到,在科技領域里,女性管理者的占比依舊只有24%,高管則更少;而且,由于疫情帶來的復蘇乏力、女性在家庭生活期間承擔更多的家務,實現平等所需的時間依舊在延長。

最近,「甲子光年」采訪了司庫立方CEO李靜、奎芯科技CEO陳琬宜、獅城資本主管合伙人郭燕妮、鼎和高達管理合伙人王瑩,這四位都是科技行業的創業者、投資人,也是女性中的一員。

作為創始人,創業至今她們總會被問到“憑什么是你來做CEO”?作為投資人,在面對女性后輩的時候,一向堅持性別平等、關注能力的同時,她們也還是愿意對女性的項目“多看一眼”。而作為女性,面對工作與家庭之間必然會出現的兩難,她們在實踐中不斷嘗試、選擇、一點點尋找自洽。

如奎芯科技CEO陳琬宜所說:“職業媽媽”或許是一個尷尬的角色,但我想少愧疚一點。

1.創業:“生完小孩”才是挑戰的開始

對話女性創始人、投資人,創業只是挑戰的開始
創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有的人來說,它是一生在追求的夢想;對有的人來說,它是面對挑戰的“向前一步”。從女性視角來看,創業也許更像是一次生育。“讓人激動,但辛苦的都在后面呢!”

李靜:一直在找一個機會

大學剛開學時,我一直都想要創業。起初,我和大三大四的學長學姐們一起創業,做過校內旅游,也做過采購平臺等,拿過種子輪融資。那幾年我們確實做成了一點生意, 但當時的項目想法一直到2018年才在國內興起來,我們在2005年開始做實在太早了,沒有占到天時。再加上內部也有一些變動,所以項目暫停了。

當時我最大的感觸是,無論做什么,都需要積累一定的知識儲備、人脈關系,以及擁有比較好的眼界發現機會。這些都需要時間去鍛煉,所以畢業后我決定去工作,學習提升。

我學的就是財務管理和金融,我想,錢多的行業一定是財務管理要求最復雜的。我先是選擇了一家行業排名前幾的保險集團總部。后來廣東省要成立一家當地保險公司,我又跳槽過去。當時我特別興奮,從零到一,從公司籌備到開始運營,擁有了創業的感覺和過程,學到了很多。我后來還成為當時最年輕的處長。因為管理資金多年,對國內外的各類企業財務管理軟件非常熟悉,也發現了一些行業的問題和機會。

2014年,SAP以83億美金的價格收購Concur的消息傳出,我當時判斷市場上的軟件行業將迎來一場革命,關于架構和部署模式的革命。而且,司庫SaaS一定是未來的趨勢。2017年,我決定在司庫領域創業,我邀請了幾位資金管理領域的甲乙雙方核心人物,請他們成為我的合伙人和我一起干,兩三個月后我們就拿到了天使輪。

2022年之后,國家陸續發布多份重要文件要大力建設司庫,不僅是對中央企業提出了極為明確的要求,更是對中國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做出指導與預警。而此時,我們的產品已經比較完善了,市場銷售也就更好做了。

王瑩:投資決策要接近市場

2010年之后,中國移動互聯網興起,帶動了很多賽道發展。作為投資者,我也想參與中國新經濟的投資。但移動互聯網在國外沒有發展得那么快,導致外資機構也不夠理解國內的產業發展情況,這時候如果投資決策地還放在國外,一定會錯過很多機會。我覺得,做投資決策的人一定要理解當地市場,所以我決定創業。

目前,我們主要關注的領域是先進制造、未來出行、碳中和。跟隨市場熱點和對行業的判斷,我們在AI興起的時候,就看到了自動駕駛領域的機會,投資了智能駕駛領域激光雷達公司禾賽、自動駕駛解決方案Momenta、高精度定位公司六分科技,以及產業鏈上許多其它細分領域的公司。

郭燕妮:“生完小孩”才是挑戰的開始

我從2008年開始就在華僑銀行的投資部工作,主要投資的賽道是PE階段的企服賽道。到了2018年,我們感受到中國數字科技領域已經開始迅速發展,但之前只有美元基金,數字科技部分項目對外資有限制,我覺得錯過了很多機會。

所以那年我向總部提出,想在國內成立本地的人民幣基金,投資也主要集中在數字科技賽道更早期的VC階段。公司當時對做VC的風險有些顧慮。我看到了公司的猶豫,所以跟公司提出,引入產業龍頭合作基金的模式,聯合產業龍頭的行業資源和洞察來降低風險,且主導了本土募資。我告訴當時的領導,應該讓“新人做老事,老人做新事”。因為新機構是我牽頭發起成立的,所以自然被任命為新管理公司和基金的負責人。

成立新公司之后確實有很多挑戰。這種感覺就像是:我們曾經以為生完孩子就結束了,但生完小孩才是挑戰的開始成立公司的困難程度也遠比想象的大。我很喜歡做投資,但是成為公司負責人之后我沒法完全跟著自己的投資節奏走,會被募資、管理事務和投后事務所打斷。不過,新公司也讓我在決策的時候更能秉承一貫的投資策略,投資方法更接地氣了,尤其是可以及時投到更多心儀的公司。

陳琬宜:“三胎媽媽”要為下一代留下點什么

我在芯片行業從業很多年,2015年我從海外回到中國擔任合資公司的高管。當時國內芯片行業正在開始發展,雖然在硬科技的技術上已經有很多進展,但是在“文化”上卻還有很多路要走。當時我就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但事實上,當時的我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了。我深知創業的不易。但媽媽的角色讓我會去主動思考,我能為下一代留點什么。這是我創業的驅動力之一。我希望能夠給中國的芯片行業留下一些東西。可能這種思考方式也只有女性創業者才能理解吧。

2.“你這么年輕,憑什么hold住其他合伙人?”

對話女性創始人、投資人,創業只是挑戰的開始
在人們對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中,感性標簽更強的女性并不適合成為企業CEO。但事實上,很多女性在戰略與執行上都展現了比男性更強的能力。她們用實力回答了人們對出任CEO的質疑。她們也不再滿足于只回答“我能事情/產品做得很好”,而是更多向內探索,找到了自己的優勢。

陳琬宜:他們說“要不就你來吧”

成立公司之前,我和合伙人認識了很久,也已經籌備了很久。大家都說“我可以幫忙”,但一直沒有找到可以做CEO的人。后來大家說:“Wendy你統籌了那么多時間,要不就你來做CEO吧”。就這樣,我就“稀里糊涂”地成了公司的CEO。

我認為我的管理風格可以簡單的總結為“仆人式領導”。我的態度一向都是聽大家說,我在中間,但我處在比較低的位置,就像水一樣大家都會向你這邊流,更容易匯集成一股力量。也是因為這個,所以我很少在媒體中出現,我們芯片公司是以工程師為主導,今年我們也打算做一些對年輕工程師的宣傳。

作為領導,我的工作不應該是決策,而是鼓勵和兜底。一個員工一年365天都在從事一個工作,但要求我從他10分鐘的匯報中就比他更理解這件事情、做出更好的判斷,這不太可能。

對員工來說,犯錯也沒有那么可怕,奎芯鼓勵大家犯錯之后能分享交流,不在同一個地方犯兩次錯就可以了。我也鼓勵大家互相幫助和主動求助,從同事的錯誤中學到東西,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李靜:女性創業往往是優勢,可以毫無保留地all in

創業是我一直想做的,所以我覺得自己會成為CEO,這似乎就是我的默認人生道路。某種程度上來講,女性在創業上也會擁有優勢。女性其實更能夠且愿意承擔更大的風險,以及有更強烈的創業勁頭。

也有投資人問我,我這么年輕,還是女性,怎么hold住其他合伙人?我覺得合伙人就是要找某些方面比自己強的人,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長板,互相補短板,才能使團隊的效能發揮到最高。我們之間是伙伴的關系,我們有共同的目標,所以我不需要管住他們,而是用真誠和共同的目標去保持合作關系。

3.沒什么可以失去的,才有了“絕地反擊”

對話女性創始人、投資人,創業只是挑戰的開始
關于“榜樣”,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對于女性來說,女性之間存在的某種共情,更能讓她們相互信任,相互成為事業上的同行者。在去年「甲子光年」《 看見女性同行者 》的文章中,我們就談到了女性偶像、女性領導、女性同事對女性職場工作的重要性。今天,同樣的問題,有了不一樣的答案。

陳琬宜:沒什么可以失去的,才有了“絕地反擊”

因為同處半導體領域和同樣是華裔女性,給我影響最大的女性應該是Lisa Su(AMD CEO)。大概在2015年的時候,Lisa剛上任公司CEO不久,AMD呈現最低谷的狀態。那個時候,AMD已經拆分了GlobalFoundries,但每年還要繼續支付費用。按中國的老觀念看,“變賣家產”是不是意味著已經很慘了?

但 Lisa 那時候曾經評價當時的狀態是“nothing to lose”。因為做科技產品,只要在某代產品上“超車”翻身了,這個轉折點后就可能一路騰飛。于是,AMD提前布局了7納米的產品,后來也不斷超越,完成了這場“絕地大反攻”。Lisa 在AMD的經歷不是創業勝似創業,后來也一直激勵著我。

郭燕妮:創始人是女性的項目,我會“多看一眼”

我在研究國內信創賽道的時候關注到了Diane Greene,她在1998年成立VMware,后來又陸續創立了Bebop和VXtreme,分別被谷歌和微軟收購。她還曾經是谷歌的董事會董事、Google Cloud的CEO。她的經歷非常“傳奇”,同時她是一個非常“柔和”的管理者,會鼓勵員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甚至幫員工尋找新的合適的工作。

真的強者都是一樣的,都有一份心底的熱情去追趕工作,我希望我的員工也有一份遠方的追夢。我覺在投資是一種創新,在微觀上更是一種潤物語無聲的細節迭代。女性能更好的捕捉到一些可能發生質變的細節創新,雖然投資本身不關注性別,但創始人是女性的項目我也會“多看一眼”。兩年多的時間里我們投資了14個項目,其中有4個項目是女性創始人。

在投資后,我自然對女性創始人的關心也更多一點。與男性相比,女性在面對不同事情的時候抗壓能力也會不太一樣,比如面對團隊更替、行業重大變化的時候,我會多留意她們的心理變化、情緒變化。工作的煩心事都需要有一個“輸出口”,我也關心她們的出口在哪里。從她們的心理調節能力中能看到一種女性特有的堅韌與智慧。

王瑩:我們團隊的女性真的能頂半邊天

我才發現,我們機構的女性確實挺多的,而且不止是投后,投前的女性也很多,官網上核心團隊11位里有5位是女性,是真的“頂半邊天”了。我覺得這挺好的,說明時代在進步,我們進步得更快。

我想到之前在跨國機構工作的時候,有一次去印度團隊交流,發現他們除了一個前臺之外沒有任何女性,連秘書都是男性,這給我挺大的沖擊。中國給女性的職場機會之豐富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得感謝生在這個時代,生在這個國家。

我們機構對男性和女性一視同仁,主要還是看個人能力。我覺得女性很有能力,女性的很多特質也挺適合做投資的。首先,女性有韌性,一級投資是個非常長期的事,女性普遍更能忍耐和堅持,韌性強。第二,女性更務實,一級投資的試錯成本很高,還是得腳踏實地地把事情做出來,務虛是搞不出一級的業績的,女性在這一點普遍比較好。第三,女性柔和,一級投資的過程充滿了沖突,投資要談判,管理過程中要處理對抗情景,退出也要談判,女性能屈能伸,處理沖突方面反而有優勢。

4.“2022,我幫被投企業找到了救命錢”

對話女性創始人、投資人,創業只是挑戰的開始
疫情的巨大沖擊,讓各個行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2022年,科技賽道的融資減少了50%以上。在疫情之下,她們是員工的老板,也是家庭的一員。面對公司運營壓力的同時,也要面對生活的不確定性。

陳琬宜:經歷過磨難,我們的情誼永遠不會結束

我們家人比較多,疫情期間冰箱的消耗速度比較快。那時候我和小區的幾個團長說,只要你們要開單,可以就算上我的2~3份,有破損的情況也可以算在我這里。我知道那時候的資源比金錢更重要,我沒有時間參與那么多具體的事情,但我至少可以這樣支持一下團長。后續也順便幫助了我們的員工。

2022年3月份的時候,我還接到一家兄弟公司的求助。是張江那邊臨時封樓,公司的兩個創始人都在外地不知道怎么辦。于是他們授權給我,我請他們統計人員構成和特殊需求(如孕婦、病人、生理期女性等),然后快速采購了行軍床、睡袋、瑜伽墊等等,又幫他們規劃了如果時間更久要怎么安排。

經歷過了這件事情,我想我們和這家公司的情誼是永遠不可能結束的。

郭燕妮:幫被投企業找到了救命錢

疫情期間,初創企業最擔心的就是現金流。去年疫情期間,一些公司有訂單,但因為封控,沒法交付、沒法簽合同、沒法開發票,因為這樣的問題而死掉很可惜,我當時也幫他們找有沒有銀行可以快速做一個科創貸,最后確實鎖定了貸款,幫他們熬了過去。

還有一些企業,可能不那么在意現金流,我也會去敲敲警鐘。如果有必要的話,創始人和高管應該帶頭降低工資,能活下去是重要的。

我是從2014年開始健身的,那次我在追一個項目的份額,創始人請我等二個月,幫我去問問有沒有股東可以轉讓。那兩個月我壓力非常大,很焦慮,但也沒地方可以推進,所以開始跑步了。自律的運動,能讓我更堅信成功。疫情也更讓我意識到健身的重要性。我也會建議被投企業的創始人好好健身,運動能幫助企業家體會到“心流”,專注于難題的解決。DaoCloud、杉數科技等等,他們的創始人都很愛運動,有擅長的運動專項。

5.“媽媽”或許是個尷尬的角色,但我想少愧疚一點

對話女性創始人、投資人,創業只是挑戰的開始

有人覺得,問女性創始人“如何平衡家庭和生活”是一種偏見,因為很少有人這么問男性。不過,人生確實不止有工作,而工作與工作之外的影響、拉扯、牽制,也在影響著每個創業者。對女性來說,這是一種與自己妥協、又自洽的過程。伴隨而來的也許有遺憾,但也不完全是消極的。畢竟,走在前面的女性做出了榜樣,下一代的女性也因此獲得了更多選擇。

郭燕妮:孩子讓我學會妥協和接受

我覺得孩子肯定是給了我更多積極的影響,小孩讓我更“完整”。因為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新鮮的領域,這讓我再次成長。比如說,小孩子小的時候你真的拿他沒辦法、沒法講道理,我只有更多地細致觀察、換一個方式溝通,也必須有一些妥協。我現在帶團隊也是這樣,很多年輕人的想法對我來說太新了,我也需要努力去接受。

當然孩子也會給我一些牽制,有時候我也覺得,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是不是陪伴他的時間不夠,人生就是一種羈絆,還是和自己妥協吧。我小時候和家長在一起的時間也不太多,他們也在追求自己的事業,這對我也有積極的影響,我想我們已經比上一代做得好一點了。

陳琬宜:“媽媽”或許是個尷尬的角色,但我想少愧疚一點

我的媽媽也曾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從小到大創業、工作對我來說都是一件很“真實”的事情。我放學之后就會去她公司,有時候前臺下班了,我就會在前臺看書,也學會了幫忙收發公文郵件。那時候我每個周末都跟著媽媽去不同的商場玩、去不同地方吃不同食物。長大以后我才知道那時候她是在工作,我是在陪媽媽工作。

去年疫情,學生不能去學校,我也會帶我的孩子來辦公室,他就可以親身觀察,“原來上班是這么一回事”。現在中午如果我們前臺去吃飯,他如果在,他自然地就知道會去開門。

有人會覺得,職業婦女、職場媽媽會對孩子有很大的愧疚感,因為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陪伴他們。但是通過這個方面,我想要鼓勵大家了解,確實,“媽媽”就是這么一個尷尬的角色,很多時候你很難做得更好了。但這種“讓孩子了解我的工作”、參與進來,對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都是很重要的一環。

王瑩:個性讓我邏輯清晰,閱歷讓我變得敏銳

我覺得我最適合投資的點是邏輯比較清晰。但更重要的是我比較“敏銳”,包括對商業機會、政策趨勢、風險把控、人的特質等等。我覺得其實也是一種分析能力吧,就是當我和被投企業、供應商、客戶等交流的時候,尤其是去探場的時候,我能夠從這些周圍的信息和交流中,捕捉到一些別人沒發現的信息和聯系。它可能是基于我現有的知識儲備、市場認知、也有積累的閱歷等等。

我會鼓勵被投企業和身邊的朋友去運動,我自己開始的時候強迫自己每周鍛煉五次,嚴格執行之后發現還挺有效的,很少影響工作。

李靜:真誠是我的“必殺技”

不管跟誰聊,我都會比較真誠。我覺得這是我與生俱來的性格,我更了解自己之后,就更覺得這點非常重要了。真誠是必殺技,它讓我能最快地溝通方式,找到伙伴。

而且,如果只有100分鐘去和客戶交流,真誠的話就會有90分鐘在聊合作,但不真誠的話就可能有一半的時間在周旋,只有50分鐘在談合作,為什么要這樣呢?這樣很浪費時間 。

最后,「甲子光年」祝所有女性,婦女節快樂!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甲子光年”(ID:jazzyear),作者:范文婧,36氪經授權發布。

0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