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自播占比超50%,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品牌都開始「自播」?

晏濤
+ 關注
2023-06-08 09:36
731次閱讀

自播占比超50%,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品牌都開始「自播」?

又是一年618電商節,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不找網紅主播合作,而是選擇自己直播賣貨了。

品牌自播到底擁有何種魔力?讓諸多品牌煥發第二春的同時,還給了許多商家一夜爆紅的機會。數據可以告訴你,自播帶貨有多火。
據飛瓜數據統計,截止至2022年下半年全品類藍V認證號自播銷售指數占比在50%左右,2023年隨著貨架場的逐漸完善,品牌自播將迎來全面的增長。

           自播占比超50%,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品牌都開始「自播」?

來源:飛瓜數據

不少品牌都開啟了24小時常態化直播,一些大品牌甚至建立了十幾個賬號矩陣,根據旗下的不同品類或不同的門店,專門進行直播。
可以肯定的是,品牌自播已經從前兩年的趨勢,轉變為市場的主流選擇,甚至是品牌長期經營的必經之路。

自播占比超50%,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品牌都開始「自播」?

直播帶貨面臨諸多「痛點」

品牌自播成為主流

在品牌自播的風潮開始流行前,大部分的品牌都會選擇找帶貨主播進行合作,看似只需“花錢”就能達成目的,但背后暴露的問題始終難以解決。
例如,品牌想與主播合作需要繳納坑位費或是傭金, 面對大一點的主播,通常還要面臨嚴格的選品環節 ,為了能上直播間,利潤空間也被榨地極低,甚至于虧本賣。
更何況有不少“大”主播,最終的帶貨銷售差強人意。 與此同時,數據“注水”已經成為一種行業潛規則,超高的退貨率也只是行業亂象的一個縮影。
此外粉絲對品牌缺少忠誠度,很難將直播的觀眾沉淀到自己的品牌中。 靠李佳琦出圈的花西子就是一個典型,經過李佳琦推薦的商品都有不錯的銷量,但沒有推薦過的商品銷量就慘不忍睹。
還有如最近羅永浩京東首秀直播銷售額破1.5億,背后也折射出大IP主播決定著用戶購買決策的現象,用戶是跟著主播買,而非跟著品牌自身。
自播占比超50%,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品牌都開始「自播」?
所以“主播吃肉、品牌喝湯”成為直播帶貨的普遍現象。
諸多問題的存在,讓“品牌自播”順理成章的成為新趨勢,也是最安全和最具性價比的一種方式。
第一,品牌對整體環節有很強的可控性。 品牌無需支付高昂的坑位費或是傭金,成本可以控制;自己招募主播,在管理、培訓、直播活動流程上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安排,從而減少了發生意外的可能性。
第二,利于品牌的傳播和沉淀。 品牌在自播中,核心訴求是種草,通過大量的品牌曝光和專業的銷售技巧,可以有效沉淀忠實客戶,大大增加了復購的機率,也更有利于品牌力的沉淀。
第三,便于品牌提升選品效率。 不同于主播帶貨,品牌自播的受眾群體更為固定和精準,消費者也更容易在直播過程中發生購買行為,以及提供直接的反饋,便于品牌優化選品的效率和策略。

自播占比超50%,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品牌都開始「自播」?

品牌自播并非易事

需掌握基本技巧

以往與主播合作帶貨,品牌只需要做一個“參與者”。但現在做自播,不是拍腦門就能決定的,最直接的要求就是要組建一個完整的、有經驗的團隊,這絕對是個“技術活”。
雖然大小品牌之間存在著人力、財力、影響力的差距,所應用的策略也必然互不相同。但想要做好品牌自播,無論是頭部大品牌還是腰尾部品牌,以下幾個基礎技巧必須了解。
1.打造品牌矩陣,提升品牌曝光
做直播賬號矩陣是常規的玩法之一,這樣做可以為品牌帶來更多的流量曝光,最大限度地擴大用戶的覆蓋層面,還能增大試錯空間,增加爆款幾率。
自播占比超50%,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品牌都開始「自播」?
這些帳號粉絲量看似不高,但基于精準的品牌受眾,這些賬號使用通常統一開播的方式,形成刷屏效果,從而提高了品牌整體的曝光度,也成為品牌為各地代理商賦能的良劑。
2.短視頻+直播組合拳,達成品效合一
品牌可以制作直播預告、好物安利、線下探店等多元化短視頻內容,為直播引流,在較長的曝光周期內,激發用戶對產品的認知。而直播的高互動性,也能有效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完成粉絲留存,增加轉化。
短視頻和直播兩種流量相互促進,不僅可以持續吸粉,也能促進轉化,達到品效合一。
3.激活私域流量,為直播預熱
品牌可以在直播前在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內進行預熱,也可放入品牌公眾號內容推文或線下門店物料中,設置直播提醒的用戶在開播前會收到系統推送提醒,快速聚集精準用戶進入品牌直播間。
除此之外,還可借助一些拼團、秒殺、優惠券及裂變的營銷方式,促進了直播間的成交及分享拉新。
4.搭建線下實體門店場景,增強用戶體驗
品牌可以將直播間設計出線下門店的專柜感,在線下的商超、門店、倉庫進行直播,給自己的粉絲營造一種保質保真的真實體驗,給用戶一種親臨門店的感覺。
           
自播占比超50%,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品牌都開始「自播」?
這樣的方式對于線上、線下品牌的融合,起到了非常大的聯動作用,既鞏固了原有固定的粉絲群體,又拓展了很多線上新生代的用戶群體,一舉多得。
5.直播后進行復盤,不斷優化自播內容

直播結束后進行各項復盤,對優劣進行梳理,幫助品牌商家做到心中有“數”。

一般一場直播的數據復盤需要梳理以下內容:直播時長、訂單筆數、轉化率、下單額、成交額、最高在線、平均停留時長、新增粉絲等等。

寫在最后

當然自播有利也有弊,例如小品牌無法通過自播打開聲量,自家主播容易跳槽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總而言之,直播是一門誰都可以做的生意,但不是誰都能做好的生意。在直播帶貨行業仍是大趨勢的環境下,相信沒有品牌會對品牌自播無動于衷。

品牌自播是一個“長遠的工程”,不同量級的品牌還需探索出最合適自身的方式,能否把握住這個“風口”,全憑本事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晏濤三壽”(ID:yantao-219),作者:晏濤,36氪經授權發布。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自播占比超50%,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品牌都開始「自播」?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資深作者晏濤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